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和特点着手,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成因,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如何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已逐渐成为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从当前在校大学生犯罪现象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努力寻求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态势,特别是大学生犯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文章针对大学生犯罪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在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未成年人.大学生犯罪因为其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独特的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针对大学生犯罪的案件,我们应该从家庭、社会、学校、立法执法等各个方面具体分析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全面认识大学生犯罪,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防止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犯罪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令人堪忧。当代大学生犯罪不同于一般的青少年犯罪,有自己的特点,如犯罪手段的残忍性、高智能性和犯罪时间的规律性等。导致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很广,有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在一起就会导致大学生心理的不健康成长,当大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就会采取过激手段来解决,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大学生犯罪是一个"综合病症"。控制、减少当代大学生犯罪必须构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社会教育为辅导的全方位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犯罪率的逐年上升,大学生犯罪已经成为危害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犯罪也越来越得到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犯罪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逐渐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刑事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原因不仅与个人有关,同时社会、学校、家庭都对大学生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预防是减少犯罪的最有利的办法,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家庭和学校的职责,也是司法机关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从大学生网络犯罪现状谈起,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地防范措施来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安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率明显上升,犯罪形式也层出不穷、多样复杂,使人感到触目惊心,这不得不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从根源入手,从不同方面不同因素全面探究大学生犯罪率不断攀升的原因,为减少大学生犯罪及早预防。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有效地维护学校和社会的治安稳定,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违法犯罪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如清华大学刘海洋伤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残害同学事件等等,日趋严重的大学生犯罪现象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我国,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犯罪的原因也变得错综复杂。未成年人犯罪是由其自身心理矛盾即内在因素和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梁海彬 《大众科技》2008,(7):176-178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加重,且犯罪向低龄化、暴力型、团伙犯罪转变。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要做好预防,则必须把握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以及对其犯罪的原因进行研究,如此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为有效地减少犯罪的发生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概述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及社会不良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重点讨论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心理教育等应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积极防范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加强青少年思想健康教育,不仅是急需解决的一项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重要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文章试图通过对犯罪原因的探析,从而找到一个较为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史强 《大众科技》2013,(5):260-261
高等教育应满足社会的需求,将犯罪学课程列为大学公共选修课程,有利于积极应对当前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与自杀行为,正确地处理大学生心理的转型期;预防校园内犯罪是开设该门学科的最直接目的;只有让学生多了解犯罪学相关知识,才能有效避免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犯罪道路,也更加有利于积极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不断增多的现象,本文对引起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叶韦韦 《科教文汇》2010,(14):180-181
针对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不断增多的现象,本文对引起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多种多样,原因错综复杂.试结合心理学、社会学有关知识对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