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不少报纸都有特稿、专稿版,刊登一些长篇的人物报道,比较多的是安排在周末或周日,让人们休闲时阅读,很好。但这类长篇报道,人物一定要选准。否则,宣传效应就会降低,因为这不像一般的人物报道,一定要有新闻性才行。  相似文献   

2.
特稿在写作上借用文学描写的各种技法,写作者有很高的自由度。人物特稿写作中,允许记者有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闻人物特稿呈现出"强判断"的特征,判断性叙述使用得过多过滥,影响了新闻的客观全面。因此,有必要探讨新闻人物特稿中判断性叙述的使用规范。新闻人物特稿是以新闻热点事件中的人物为报道内容的特稿。因为关注度高、冲突性强,是近年来各大报刊人物报道选题的重点,譬如关于王立军、袁厉害、黄洋等新闻人物就引发了一批相关的人物特写。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媒体和记者陷入有观点、有态度的误区,强烈的主观判断占据上风,影  相似文献   

3.
典型人物报道是媒体报道的基本样式,而改进人物报道的脸谱化、同质化弊端,则是业务创新的焦点话题.通过细节发掘和呈现使人物报道故事化、特稿化,已成为实现人物报道微创新的有效路径. 按照普利策奖委员会的定义,特稿的特征是“文学性”、“创造性①”细节正是特稿实现故事化叙述、呈现优美文本的基石.细节是报道的指纹②,在典型人物报道中,记者尤其要通过独家细节的发掘,使报道更有辨识度.  相似文献   

4.
人物类报道在新闻性与文学性之间由于平衡性的欠缺而长期处于纠结状态,而我国学界对人物类特稿的研究在系统性与深刻性上略显不足,因此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人物特稿写作规律就显得较为迫切且意义十足.《人物》杂志2012年5月以后以新颖的理念、娴熟的叙述技巧改版面世,赢得了受众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因而成为人物类特稿研究的绝佳范本.本文从故事和话语两个维度探究人物类特稿的叙事规律,力求为特稿写作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民晚报有个名牌专版──《五色长廊》,以刊载长篇特稿为其特色。新千 年到来之际,恰逢《五色长廊》出版1000期。为此,今年1月21日至23对日,新民晚报召开“纪念《五色长廊》1000期暨特稿作品研讨会,对特稿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在林林总总的新闻样式中,特稿起着什么样的独特作用? 以撰写突发性事件报道、深度典型报道为主的特稿记者,应具备怎样的思想业务素质? 与一般的消息通讯不同,特稿写作经常采用什么样的独特视角? 在新千年中,特稿面对的新闻生存环境又有哪些新特点? 在媒体老总的眼中,特稿记者具有什么…  相似文献   

6.
人物特稿,顾名思义,是以人物为报道中心的特稿,相对于事件特稿、风光特稿、服务性特稿而言.1978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始设特稿奖.普利策评奖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篇被提名为其他报道奖项的作品最后被授予特稿奖.这一现象说明在美国最高新闻奖项的评委的观念中,体裁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壁垒.  相似文献   

7.
周末特稿或曰特别报道、大特写之类的长篇纪实性报道,是当今报纸尤其是晚报和日报星期刊的拳头产品,是奉献给广大读者的一道大餐。然而,这道大餐要真正为读者喜欢、让读者接受,就必须做得有滋有味。这种滋味绝不能靠丑陋、猎奇的东西来取  相似文献   

8.
我服务的媒体最近组织了新一年的招新笔试,考试前有几个朋友问我往年一般考什么、怎么考.一瞬间,我想起了当年的入职经过. 笔试前一天的晚上,实习老师带我们几个实习生一起吃饭,唯一的外部门记者来自以人物报道见长的特稿部门,她是实习老师特地请来的.此前我们并不知道,往年笔试的主要内容是写人物特稿和评论,特稿素材来自数万字的采访资料,而作为主要操作调查报道的实习生,我们对人物特稿几乎没有尝试过.  相似文献   

9.
周末特稿或曰特别报道、大特写之类的长篇纪实性报道,是当今报纸尤其是晚报和日报星期刊的拳头产品,是奉献给读者的一道精美的大餐。 然而,随着激烈的报业竞争,扩版增刊后的这道大餐越做越多,越做越滥。有的报纸几乎每日一道,但色香味俱佳的精美大餐愈加少见,食之无味甚至变味的并非鲜见,周末特稿品位低下的问题日见突出。一些报纸的周末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周末特稿定位于杀人放火、卖淫嫖娼、赌博行骗等社会丑恶现象上,认为只有这些东西读者才喜欢看。其实,这些  相似文献   

10.
王潇 《出版广角》2021,(6):74-76
媒介环境的巨变推动了人物类特稿近年来在叙事层面的不断革新.文章以众多新闻媒体的特稿作品为例,探讨新媒体浪潮之下,人物类特稿在叙事主题、叙事视角和叙事技巧方面的变化.由此得出,对报道主题别样价值的挖掘、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增多以及细节描写的文学化倾向,已经成为当前人物类特稿创作的共识.这种变化既是为了适应融媒时代的多元传播环境,也是这一新闻类别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探索.  相似文献   

11.
人物专访要写出人物性格,才能把人物写“活”。第一,在写作前,就确定好人物的性格特色。所谓确定,就是对人物性格有一个把握,也可以说是下一个结论,最好是选择人物性格最鲜明突出的一个侧面。比如,这个人的性格是沉稳的,还是幽默的。因为新闻专访的文章都不是很长,不允许记者有更多的展开空间,确定了人物的某个侧面的特点,即可以确定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即所谓“这一个”。确定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在下笔写作前必须明确的,但是,这却是要在整个采)访中去进行的工作。这包括:首先在采访前,在阅读被访者的材料时,就开始研究被…  相似文献   

12.
特稿是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深度报道的出现诞生于美国。随着特稿影响力的日益增大,1978年,美国专门设立了一个普利策特稿奖。特稿写作奖在西方新闻界被视为实力派记者的标志。特稿将文学的叙事手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从而将事件的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情感巧妙地展现出来,从而增加新闻的可读性,达到打动读者、引起社会关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陈卓琼 《青年记者》2017,(12):59-60
1995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创办“冰点”栏目,其人物报道从这时开始在特稿版以一整版的形式出现,成为《中国青年报》“站在社会进步潮头”的代表,第一篇人物特稿《北京最后的粪桶》就出现在这个时期.2004年6月,“冰点”改为《冰点》周刊,扩大到四个版面,分别是《冰点·特稿》《冰点·文化》《冰点·探索(科学)》《冰点·人物》.如今《中国青年报》的人物通讯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个是每周三报纸第10版的《冰点·人物》专版,在该版的头版位置写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文章字数大多为2000~3500字.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以农村为主要报道对象的县市报,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县市报要积极主动地、深人地去研究农村改革的动向,以找出农村报道新的突破口。重新认识农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有哪些特点呢?它除了具有传统农业所有的属性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从单一的粮棉油的小农经济转向多种经营的大农业,这种变化不仅优化了农业内部结构,也丰富了农业生产内容。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扩大了农业的外延。乡镇企业的崛起,不但成为农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圣诞,展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英文人物特稿,是新华社送给海外读者的节日大礼,精彩的配图更是锦上添花。这些特稿和中文版一上网就成了新闻界的新闻,在海内外华人华语世界激荡,然而西方三大通讯社罕见地集体失声,无一转发。对如此厚礼不理不睬,令人费解。一2012年12月23日,习近平、李克强人物特稿英文版首先亮相新华网;24日和25日,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和张高丽人物特稿英文版和"中共高层新阵容"人物特稿的中文版陆续上网。①特稿结构宏大,手法精巧,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家庭温馨沁人心脾,辛苦历程催人奋进,百姓心路感人肺腑,和平韬略消人疑虑,事实数据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16.
陈福锋 《今传媒》2003,(2):45-46
特稿类报道,指的是全面深入地对重要新闻事件、人物,进行详细解释、分析的一种新闻文体,它的特点是:选题重要,意义深刻,分析透彻,材料丰富,可读性强。特稿类报道在满足受众深层次的需要,提高报纸的阅读率方面达到了双赢的效果。然而,在今天各式新闻泛娱乐化的影响下,严肃、负责的特稿类报道日益萎缩,特稿的“特”越来越偏离了它应有的方向。新形势下,特稿的“特”除了在其基本内涵中所体现的外,还应着重在以下3个方面加强其“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实践中,不同媒体对特稿的理解有较大差异。新华社特稿大多是对重要事件的报道,风格类似通讯;财新特稿是重要的深度报道,风格类似调查报道和解释性报道;南方周末特稿更强调报道的故事性和文学性。由于我国没有对“特稿”定义进行固定,加之“特稿”一词含义丰富,所以媒体按照各自理解进行特稿实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全国不少晚报中,周末特稿成为报社周末奉献给读者的一道精美的晚餐。从不少见报的周末特稿中我们可以发现,周末特稿因题材广泛、主题鲜明、文笔优美、意境深邃、读者众多,不仅成为晚报的一个拳头产品,而且各家报社都投入了“大手笔”精心组织或采写,出现了不少耐人寻味的周末特稿。 但是,要出一篇有一定分量的周末特稿并非易事。如何挖掘晚报周末特稿,使其真正受读者欢  相似文献   

19.
倪恩泉 《视听界》2006,(2):96-97
广播人物报道目前主要有两类:一是人物新闻,以消息的形式报道典型人物;一是人物通讯,以专稿形式报道人物事迹。前者大都在新闻节目中播出,后者在专题节目中播出。由于用处和采访要求不同,两类人物报道写作的创新突破点也就不同,但基点是一样的,就是要“三贴近”。一、人物新闻的创新广播新闻节目总长度一般在20分钟到30分钟,这就决定了典型人物报道的长度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用3分钟左右时间写活、写像、写好一个典型人物相当难。与人物通讯相比,它就是一个“瞬间的艺术”,通过小片断、小浪花来反映人物,使之成为超越时间、引人思索的“长…  相似文献   

20.
新闻特稿不是小说、也不是消息。新闻特稿是什么呢?有人说它是长篇通讯、特写,也有人说它是报告文学,还有人说它是纪实文学,至今,还没有人能给它下一个准确科学的定义。尽管没有发现一部专著从理论上来谈论新闻特稿,但实际上,新闻特稿的实践与成功早已走在了理论的前面。比如发行量较大的《知音》、《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