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晶晶 《文教资料》2011,(13):154-155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后进生的评价更是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后进生转化的效果,批评、表扬与鼓励等评价手段的正确运用不仅可以促进后进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后进生是指在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他们一般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等方面相对滞后。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后进生与非后进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本文围绕后进生产生的原因,简要分析后进生的转化措施,让每一名后进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重视后进生教育是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课改"关注学生发展"理念。因此,对后进生进行成因分析及提出转化策略尤为必要。所谓后进生即在学习、品德、纪律、卫生等方面表现不良的学生。总结后进生表现情况及分析其原因是转化教育后进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他们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每个班级里都有个别后进生。后进生在学习或纪律等方面与班上其他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后进生还有逆反心理。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我认为与他们沟通要做到"抓时、适度、得法"。"抓时",是指与后进生沟通必须注意抓住时机。刚接手新班时,新学期开始时,后进生取得进步时,他们的情绪、行为反常时,他们明显地对某种事物、活动特别感兴趣时,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呢?感觉可以从以下入手。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体育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应该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  相似文献   

6.
正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后进生的概念应当进行科学界定,主要指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较差以及思想与行为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的双后进学生,这与语数外等学科后进生的定义有着截然不同。在思品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后进生转化,不仅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且要对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与行为等方面问题进行引导纠正,让他们保持正确的理念,并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健康地成长。本文主要针对思品教学如何促进后进生转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学生群体。学校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行为懒散、精神颓丧、成绩不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变化发展的,学校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根据我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对后进生的观  相似文献   

8.
后进生,一般是指在学习和品德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转化后进生被公认为教育工作中的难题。人们不禁要问;后进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知道,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全面负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直接与教师的教育行为有关。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是导致后进生的一个主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9.
沈林 《成才之路》2013,(32):75-75
任何学科都有后进生,体育也不例外。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他们在体育课上表现消极,甚至厌烦上体育课。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体育教学,而且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应高度重视“体育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促进其成才。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后进生。对于这些后进生,教师要有信心和责任心,充分了解和掌握教育规律及少年儿童的年龄、心理、生理等特点,以便在转化进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后进生要改进教学方法,一方面要加大对他们朗读的训练力度,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课前精心设计思考练习题,让他们在阅读课文时认真思考问题;再一方面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和发展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想方设法对后进生进行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一、后进生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什么样的学生是后进生,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一,大致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是智力型后进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后进生。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自身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身心发展、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因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因材施教,后进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折妮妮 《考试周刊》2011,(55):231-232
素质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在教学工作中,基于个体差异,每个班级都存在一部分后进生。能否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后进生问题。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要用爱心、信心、耐心、细心、恒心,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感化和引导他们,使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杨琳 《教育艺术》2008,(2):59-59
所谓“后进生”,通常是指智力发育正常,但在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等方面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并不是天生就这样,他们有很多的潜力未被开发,优秀的品质未能得到适时的发展。为全面提高“后进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活泼的成长,班主任应对“后进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进行教育转化。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后边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学生群体。学校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行为懒散、精神颓丧、成绩不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变化发展的,学校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根据我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对后进生的观察、交流,我觉得后进生并不是智力上有严重障碍,也不是无法教育的。后进生并不是不想学好,也并不是没有理想或美好愿望,只是他们的自我感觉太差,没有信心,没有干劲,缺少勇气。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关注后进生,针对后进生的实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经过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努力工作,后进生一定会转化为好学生。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工作,做好这个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5.
安正娟 《学周刊C版》2019,(4):157-158
因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多种因素影响,后进生的存在不可避免。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在教学工作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系统的了解、研究后进生心理矛盾的基础上,给予后进生无私真诚的爱、尊重和信任他们,与他们建立起真挚的师生情谊,同时对其进行严格而有分寸的批评教育,引导后进生进行自我教育是我多年以来所采取的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采取这样的策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在后进生转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关注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不断研究的课题。"后进生"指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个体或群体。后进生一般品行和学习成绩相对滞后,尤其是在课堂纪律、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毅力等方面相对滞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必须后进生做深入的调查研究。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到:有来自学  相似文献   

17.
陈海森 《小学生》2013,(11):17-17
学生的智商发展是不平衡的,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正常,但由于受到环境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品德、学习、纪律等诸方面表现落后的学生。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掌握后进生心理,建立学外语的热情和信心后进生在考试中连遭失败,在课堂上易受老师忽视,他们对外语已失去了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全体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提高,不应有所谓的"后进生"。但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主要是指在体育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目标有距离,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的学生。我们要正确认识体育后进生,深入研究和分析造成他们体育成绩落后的原因,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化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在教学工作中,基于个体差异,每个班级都存在一部分后进生。能否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后进生问题。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应该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多和家长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想结合,并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相似文献   

20.
剧笑艳 《新课程研究》2010,(2):177-177,189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后进生是指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发展、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是班级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在学习过程中因学校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其原因既有自身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外部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因此,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