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不少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一种是潦草地完成,敷衍了事,错漏百出;另一种是干脆什么都不做,让他补做,他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就是不愿意写.教师固然不能用"填鸭式"教学法去教学生,作业也不能让学生枯燥地重复,但必须采取一些方法让孩子喜欢上做作业,毕竟作业是对学生课堂上学得知识的检验.笔者尝试着变换作业形式,投其所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喜欢做作业.以下是笔者关于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心得,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2.
有的学生怕做数学作业.这是一种常见的个别现象.是一些教师不能原谅的事。教师一般会认为学生懒惰.或是不负责任的家长造成的.所以总是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不是把他们臭骂一通,就是打电话告知家长,让家长“严加管教”.要么搞一些恐吓政策.“明天再不做就不要来上学”“放学前不补好作业不许回家”等等.迫使学生不敢不把作业做完。  相似文献   

3.
设计作业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在以往的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一般就是让学生简单地做教材后的练习题,或者是让学生做一些练习册的题目,导致很多学生将课后作业当成一种负担,或者是以一种"应付"的态度来对待,这样对待作业的态度不仅不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设计多样化的语文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们的数学教学重心也应该逐渐地转变,不能一味地把重心放在作业数量上,每天让学生做越来越多的作业。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低下,而应该把重心放在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上,在做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日常教学中,作业是巩固知识,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一定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学习活动中去。在这一要求下,教师设计作业时就不能再简简单单的只抓基本的认知层次了,要学着去尝试用多角度多层次相结合的作业设计去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真正调动起他们作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语文作业"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季徐丽 《学子》2016,(1):12-13
<正>一、影响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因素1.作业机械抄写,缺乏趣味作业大都机械重复,毫无趣味,大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模式,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2.作业没有梯度,缺乏层次传统作业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让有差异的学生做...  相似文献   

7.
邵义娟 《广西教育》2011,(34):48-48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外作业是小学生课内英语学习的重要拓展形式。一些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英语作业时,习惯让学生抄写英语单词、背诵英语句型。不能否认,这些作业对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有一定作用,但长期让学生做这样单一、枯燥的作业,势必会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设计让学生有兴趣的英语作业呢?  相似文献   

8.
张珊珊 《教师》2014,(29):99-99
本文根据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和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原则,对作业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评价,实现作业分层次、学生分层次;作业形式多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相似文献   

9.
<正>作业作为巩固学习的一种手段,历来受到教师重视,作业设计也是教师备课中很重要的环节。因此,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安排好每课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预先设计作业,让学生的作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一、顺应学生实际,不生搬硬套"生搬硬套"原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经验等,在这里是指当教师发现预设的作业不适合学生实际情况时,可以顺应学情,调整教学内容与作业。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巧妙地一"换",如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教学中,每当提起语文作业,不少学生垂头丧气、毫无兴趣。究竟是何原因呢?通过调查,我发现语文作业设计存在很大的缺陷:作业量多,知识巩固型作业多,应用实践型作业少;统一型作业多,自主型作业少;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作业检查以"对与错"确定,故学生缺乏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在教学中广泛生根,语文作业的设计也要充分地体现出尊重学生的个性,要较好地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同时也要抓住学生由被动作业到主动作业,由讨厌作业到喜欢作业的心态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对语文作业充满兴趣,开启轻松语文作业之门呢?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8,(65):42-43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使用情况,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依然沿用着"题海战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学生对写作业的兴趣降低,完成作业的成就感不高。基于此,教师要创新作业设计方法,作业不在多,"有效"则成。文章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分析如何提升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构建有效的数学常态课,不能忽视课堂作业设置这一个环节。毫无疑问,数学教学离不开练习,数学知识的掌握最好就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去感悟。为此,数学作业设计应讲究"厨艺",注意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富有新意,吸引学生做作业的乐趣。一、设计"特色"作业,让学生在"乐"中做新课程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我们可以试着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作业的"编导",自己设计,自己参与评价。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做:周周设置特色作业——  相似文献   

13.
卢洪喜 《学苑教育》2023,(36):55-57
家庭作业既是对课程内容的一种有效的补充与扩展,也是学生把所学的基本数学知识进行牢固的强化与运用的主要路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能随便安排作业,让学生麻木的做大量的习题集,不然的话,就会造成反复的训练,但是,实际效果不佳。老师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上,让他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能起到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任亚娟 《教师》2013,(14):62-62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突然很厌烦批改眼前那些一成不变的作业,日复一日感觉到批改作业很是机械;不少学生也对语文作业感到乏味,认为语文作业做不做无关紧要。也难怪,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这种重复甚至机械的作业,久而久之,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而成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成了许多学生对语文丧失兴趣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政治课作业设计的五种方法,结合实例展现其设计活动和设计理念,从而让政治课作业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在"想做、乐做、共同做"的过程中,收获朴实归真;学以致用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它为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生活之中",北师大教授肖川如是说。确实,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上做足"文章",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发展。一、让作业融入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融入生活。如此,作业就不成为负担,而成为孩子们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一种途径。如在作文教学时,我为了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就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在父母的帮助下用活鱼烧一道菜,要求从买鱼、抓鱼、杀鱼、做鱼到品鱼整个过程都亲自参与,留心观察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爸爸、妈妈在整个过程中都跟你说了什么,为  相似文献   

17.
作业设计历来是小学语文老师重点研究的课堂。有效的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本文从"设计自主型作业,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设计探究型作业,让学生认识到幸福""设计发展型作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等三个方面展开了探究,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中兴 《考试周刊》2014,(14):80-80
<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是教师授课后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通常情况是:教师大量盲目地布置作业,学生草草机械地做完,为"完成"作业甚至采取"互助式作业法",即你做几科作业给我抄,我做另外几科给你抄,还有的同学根本不屑做作业,又怕被老师批评,所以采用"雇佣式作业法",即找一名同学代写作业,应付差事。最后是教师习惯性地用"√"和"×"评判学生作业的正误。由这种情况我们得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认真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这样布置作业显然是过于简单,不能照顾  相似文献   

19.
如何把课堂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英语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让他们能开心地去完成?笔者进行了以下的尝试。一、立足一个"活"——设计作业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英语时,能做到"动中学,学中动,做中学"。因此,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设计作业,可  相似文献   

20.
龚荣 《现代教学》2016,(Z1):116-117
【案例背景】当前,减轻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已经成为共识。在新课程理念实践中,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质"上下工夫,在"量"上做文章。作业布置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作业评价该如何发挥教育功能?我们觉得,突破口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让每个学生完成对他来说需要练习的习题和题量,即改原来布置"统一量"作业(图1)为现在推荐"自定量"作业(图2)。(2)让学生养成自主"习得"的态度和方法,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