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目前日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学校的普遍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人力资源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性资源,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及有效利用,是增加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本文拟就高校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谈谈看法。 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及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从传统管理学角度来考察人力资源,其含义一般是指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即已经参加和可能参加劳动的人,简称“劳动力”。在我国,根…  相似文献   

2.
一、劳动力供给情况1.劳动力自然增长部分。城乡统算,1999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净增1075万人,比1998年少了188万,而1998年劳动年龄人口净增加数比1997年多了394万。两相比较,1999年劳动力自然增长的压力相对有所缓解。如果劳动力参与率仍保持为85%,那么1999年需要安排914万个新增劳动力,其中,城镇约为263万人。2.农转非。按照历年的惯例,传统意义上的“农转非”人员每年约为300万人。由于新的户籍管理政策的实行,农转非人员可能会有所增加,但估计1999年的数量不会太大。3.国有企业新下岗人员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据从劳…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人力资源”或称“人力资本”,是人体内的一种存量.它是由人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的.它以其数量和质量的形成体现于劳动者身上.人力资源有别于被动形态的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它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能动作用.目前我国总人口占世界50亿人口的22%,占亚洲30亿人口的1/3,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过剩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促使经济增长,反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口本身并不是人力资源,而是形成人力资源的基础.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及增长,才会形成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而产生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2003年2月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止》及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出我国当前教育与人力资源的大致特点如下:第一,我国人口资源充足,质量偏低。本世纪前20年,我国劳动力供应总量仍将持续上升。未来50年内,我国都将保持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各种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但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国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根据2003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据统计,现在我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已攀升至近9亿人。但这种优势仅仅表现在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6.
人口流动加快香港是个移民城市,近年更趋向“人口国际化”,这种人力资源的国际化趋势和潮流使得香港的劳动人口流动加快,人力资源状况变得极不稳定。1994年,香港移民劳动人口约3万人,相当于香港劳动人口的1%,这些移民中年龄介乎30到40岁的已婚男士,大多...  相似文献   

7.
在去年年底全国政协举办的“中国首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2009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届时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这2400万各有来头,其中一增一失是就业两大难题来源。一增指的是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受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过程及社会发展进程等因素影响,21世纪前20年我国仍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未来20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达到9.4亿人.其中2001年至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增长1 360万人.到2020年,就业总量达到8.4亿,将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在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目前尚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有1100万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而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尖锐的同时,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1.人口众多,总量缺乏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劳动力资源约占世界的26%,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势必造成其他资源的紧缺,会从总体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而经济发展的滞后同样也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如果不能全面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最终会因相互牵制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如此过量的劳动力资源却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据统计,我国现在29个专业技术系列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只有157.3万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5%。这样便形成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既多又缺…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的现状教育部2003年2月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及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出我国当前教育与人力资源的大致特点如下:第一,我国人口资源充足,质量偏低。本世纪前20年,我国劳动力供应总量仍将持续上升。未来50年内,我国都将保持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各种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但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国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现实中表现为高层次专业人员和劳动熟练工人严重…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随着国企的深化改革、资产重组、减员增效,我国正面临下岗、失业、再就业的高峰期,职工下岗再就业的矛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一、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现在中国用世界3.4%的资源来支持占世界25%的劳动力的就业,这一格局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且将伴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增长延续到2020年左右。今年我国城镇待就业人员将达2370万人;其中下岗未就人员为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约600万人;企业下岗人员约为300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约为270万人;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我国长期以来,无论解决城市就业或农村就业,基本上把眼光放在城市。只有当城市陷入困境时,才想到农村。农村被当作劳动力的“蓄水池”和缓和就业矛盾的后方。让农村分担城市就业的矛盾,让本来已经劳动力过剩的农业又增加城市过剩劳动力的包袱。这是与劳动就业的意义相违背的。劳动就业从其本身的含义来说,是指劳动人口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或者说,不是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与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的比例结合,给边际生产力带来的只是零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13亿人口,200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近8亿,年增量为1097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为1.5亿人;国企下岗人员约600万人。通常GDP每增加1%,可增加约130万个就业岗位。2001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3%,虽可安排一些新增劳动人口就业,但因需安排就业数字过大,因此总就业率并没有增加,而在持续下降,80年代为0.32,90年代为0.1左右。如不重视就业,这种失衡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解决就业的途径通常有两方面:一是退出劳动力原劳动岗位的递补;二是发展国民经济,通过提高GDP增长率来提供…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劳动力资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是我国市场经济转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矛盾。这首先表现为劳动力资源总量迅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增长,潜在劳动供给人口超过实际劳动需求人口,形成持久的就业压力,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其次表现为劳动力供求结构方面的矛盾,即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而急需的高技术专门人才缺乏;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分布不尽合理,在区域间分布也不平衡。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供求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使之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一、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人力资源一般指全部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简称劳动力。但是从“人力资源”理论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的含义并不完全等于“劳动力”。前者更强调人的可开发性,强调其蕴含的巨大潜在能量。“人力资源”概念的形成,是地球上一度忙于认识自然、  相似文献   

16.
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西部大开发是国家跨世纪的战略决策。以资源开发为中心的西部开发战略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经济发展证明,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关键和活跃的因素,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对促进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低估的战略作用。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它又称为“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在不同理论领域中人力资源的内涵与外延是有区别的。在管理学领域中人力资源是就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中投入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而言的,其内涵是指社会劳动…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国就业压力将达到峰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都阳绘制的“就业人口不断疯长造成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曲线分析表格表明:2006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其后处于递减趋势到“十一五”末期,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到800万人。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国际竞争的胜利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胜利。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企业必须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WilliamSchultz)指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将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人力资源的数量是构成人力资源总量的一个基础部分,反映着人力资源的特征。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口主要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所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潜在的人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未来的人力资源,即那些还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人力资源的数量及其变动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或潜在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开发既…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持续保持低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预测表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及比例将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将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快速提高,总人口将在2026年左右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十三五”时期中国人口发展将面临人口结构失衡、劳动力供给下降、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城镇化转型等多方面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尽快全面放开二孩生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开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