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有大报和小报之分。然而,区分大小的标准是什么?人们的认识颇不一致。有以办报单位的级别为根据的,省级以上单位办的为大报,地、县以下单位办的为小报;也有以报纸的开张大小为根据的,对开的为大报,四开的为小报。这两者又往往是统一的。大报和小报,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有高低之别。于是乎,一些报纸纷纷扩版,以跻身于“大报”之林,有的宁肯将刊期延长,也要扩大版面。其实,这是一种向声背实、得不偿失的做法。报纸原名“新闻纸”,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地市报纸一向崇尚“小报小办”。其实,小报“大”办,才是地市报纸推进改革的新思路。这是因为:第一,小报并不“小”。地市报纸在当地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大报。在通讯设备已明显改善的今天,当地读者从报纸上获悉国内外重大新闻,从时间上看,不是“小报重复大报”,而是“大报重复小报”;具有全国意义的地方新闻更不必说。因此,小报绝不是大报的“补充”,它具有和大报一样的独立存在的意义。第二,小报读者的胃口并不“小”。打开一张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地市报纸一向崇尚“小报小办”。其实,小报“大”办,才是地市报纸推进改革的新思路。这是因为:第一,小报并不“小”。地市报纸在当地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大报。在通讯设备已明显改善的今天,当地读者从报纸上获悉国内外重大新闻,从时间上看,不是“小报重复大报”,而是“大报重复小报”;具有全国意义的地方新闻更不必说。因此,小报绝不是大报的“补充”,它具有和大报一样的独立存在的意义。第二,小报读者的胃口并不“小”。打开一张地市报纸,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了解本地本市,还想知道全国和世界;不仅想了解政治、经济,还希望知道文化、体育……。“本地东西太多”已经不是什么“优点”。第三,“小办”未必真“小”。在地市报纸的版面上,常见大块的会议消息和官样文章。平心而论,这种现象往往比大报还严重。“小办”的排他性和扬本性  相似文献   

4.
大与小“大报”、“小报”的提法,近几年来频频出现在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口中,这一对似是而非的概念已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报纸发展的正确判断。按照刘健同志的说法,“严肃的、庄重的综合性日报,特别是全国性综合新闻报”是大报,而那些“都市生活”类报则是街头小报。有了“大报”、“小报”的机械划分,接下来便是对所谓  相似文献   

5.
地市报纸通常被人们称为“小报”,这就道出了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小”。怎样在“小”字上做文章,显示它应有的个性特征,是地市报纸新闻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盐阜大众报是四开四版(周六刊)的小报。近几年来,我们同兄弟报纸一样,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摸索和研究。我们认为,大报的许多经验和长处值得小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小报增多,和大报争高竞长,这对大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推动大报认真改革。但是,我以为大报要吸取小报的长处,而不应该失去自身的风格、特色,趋同于小报。“大报应该向小报靠拢”的说法,未必是正确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报纸,组成了统一的社会主义报纸结构体系。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因分工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个性、风格。所谓“大报”,极大多数是省、市委以上的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小报增多,和大报争高竞长,这对大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推动大报认真改革。但是,我以为大报要吸取小报的长处,而不应该失去自身的风格、特色,趋同于小报。“大报应该向小报靠拢”的说法,未必是正确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报纸,组成了统一的社会主义报纸结构体系。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因分工不同而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与省以上大报相比,人们习惯地把地市县报称为“地方小报”。小报以城乡的基层干部、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报小作用大,自有广阔天地,这是任何大报所不能代替的。近几年来,全国报纸发行工作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大报普遍下降,小报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随着自办发行的逐步推开,一些小报的发行量更有明显的上升。江苏铜山报由去年的32000份,今年猛升到53000份,增长62%以上。河南开封日报在市属五县的发行量,今年也比去年增加25%。最为突出的  相似文献   

9.
赵子薇 《青年记者》2017,(17):116-117
在日本,小报是相对于大报而言的大众化廉价报纸的别称.日本现代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奠基人小野秀雄将小报定义为“与政论本位的大报相对应的娱乐本位的报纸”,①西田长寿在其著作《明治时代的报纸与杂志》中,继承了小野秀雄的观点,将小报定义为“通过平实的笔触,主要报道世间百事的、标注注音假名的报纸”.小报不持有确切的政治立场,标榜不偏不党,把所有阶层皆视为自己的报道对象,取得了很大的发行量.当今,在日本报业占有重要地位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全国性报纸就是由小报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这里要说的小报,不是街头叫卖的小报,而是连街上出售资格都没有的内部报纸。 按照国家规定,我国目前的报纸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统一刊号”,即广义上所说的“大报”;另一种持“内部报刊准印证”,对比前者通常称作“小报”。根据1992年底的统计数字,小报有4536种,是大报数量的两倍多。 小报,咱们自家的报 使小报不能被忽视的不仅仅是数量,还有读者的需求。一位姓吴的工人说:“要说每期必看的报纸,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国334个地市行政单位中,已有267家地市报。地市报摄影记者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创出优质“产品”,提高新闻照片在地市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虽说地方小报的覆盖面积、编采阵容,版面容量总的来说不如全国性大报,采访重大新闻的机遇也比不上大报记者。但大报有大报的长处,地方小报也有小报的优势。唐代诗人窦庠诗云:“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世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某省评好新闻时,一位大报的同行不屑一顾地说:“大报跟小报一起评好新闻,简直像大人跟小伢一起打球。”这话很伤小报同行的感情。真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我想,那位大报同行如果把“大人跟小伢打球”改成“大个子跟小个子打球”就科学了。中国女排郎平是“大个子”,“高点扣杀”,拦网成城,很有威力;日本女排是“小个子”,但“小个子”却“弹跳高”;又小巧灵活,于是“小个子”和“大个子”并列为世界四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大报有大报的长处,也有大报的短处;小报有小报的劣势,也有小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报纸为什么平淡现在报社内外普遍反映本报“大报平淡、小报好看”。大报之所以平淡,不如小报《星期刊》那样有生活性、知识性、服务性,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什么是“平”?所谓“平”,就是不突出。什么东西不突出?党和国家的大事  相似文献   

14.
杨育才 《青年记者》2004,(3):25-25,28
今天中国的很多报业集团,部有“大报主导,小报平民;大报掩护小报出击,小报支撑大报生存”的现像。甚至在同一份报纸上电可以发现,“头版主导舆论,二版发布信息,三版媚俗赚钱。”这种一个主体两种表现的现像或可称为媒体的双重人格。导致新闻媒体“双重人格”的原因造成新闻媒体“双重人格”的原因,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2004年11月1日开始,英国严肃大报的代表之一《泰晤士报》正式“瘦身”,以四开“小报”的形式出版。在英国,高级严肃报纸以小报样式出版早有先例。1992年《卫报》就已经把其第二板块以小报形式出版,吸引了不少分类广告。2003年9月30日,《独立报》在继续出版对开大报的同时,还出一份同样内容的小报版,两个版本在市场上同时销售,价格也一样,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大报或者小报。2004年5月开始,《独立报》彻底转型为小报。《泰晤士报》2003年11月26日推出小报式样的版本,“大小并行”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全面取消了大报版本。《泰晤士报》改版…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办好地市报纸?我的回答是:把地市报同其他党报区别开来。此应列为第一条。人们习惯于把地市报纸称为小报,用以区别大报。与省报与中央报纸比,它的版面小,覆盖面小,行政级别也小。然而这“小”只是一种表层特征,深层的、本质的差别,则是各自不同的读者构成。认识了这一条,我们才算认识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小报蜂起,大报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清醒地看到大报的优势和劣势。大报的劣势简要地说是信息量不如小报多,知识性不如小报强,服务性不如小报好,版面不如小报活。大报要学习小报的长处,适应形势的发展,把报纸办得活一些,丰富多采一些。大报的优势主要是它的权威性。这种权威  相似文献   

18.
曾经任意选择了一个月的十家省以上对开大报和十家四开地市小报作比较,用数据和事例说明存在“三个普遍”现象,即刊登新闻照片的数量普遍少,照片占用版面普遍小,照片在版面上的位置普遍低,而且相比之下,小报比大报严重,大报之间也不平衡。这种现象表明,大多数报纸特别是地市小报还没有把新  相似文献   

19.
报纸发展的动态 20世纪末,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出了一本书,叫《第一次全球革命》。书中预言21世纪有三股影响人类的最大力量,其中之一就是媒体。现在我们已经身处21世纪之初,研究媒体首先应当研究传统媒体。因为目前网络这个“第4媒体”方兴未艾,由于诸多原因,暂时还远远赶不上报纸、电视、广播等的影响力。同时,还得认识到,20世纪末,中国报业存在两个悖论,一个是“大报”的发行面,不如“小报”,大报成了小众媒体,“小报”成了大众媒体。第二个是机关报大多成了只有在机关里才能看到的东西,而“小报”有的甚至只有内发刊号的报刊却满街叫卖,形成了公开刊号“内部发行”,内部刊号公开发行。所谓“大报”,通常是指省市级以上的党报,这种报纸在零售市场上较少见,绝大多数是公费订来给党政官员看的,而所谓“小报”则是指那些非机关报的各类市场报纸,它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日报和晚报,都是社会主义报纸,都是党领导的新闻工具,都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它们的共性。如果背离了这一条,就会犯政治上的错误,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的报纸。但是,各种报纸除了有它的共性外,还必须有它的个性。否则,各种报纸一个面孔,象“文革”期间那样“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也就没有各种报纸分别存在的必要了。因此,晚报除了要坚持社会主义报纸的一般共性外,还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