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明芬  余少华 《今日科苑》2007,(12):245-245
考试作弊蔓延于高校,其危害性不亚于毒瘤。本文从大学生考试舞弊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探析,说明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完善考试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最终实现预防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栾华坤 《科教文汇》2014,(26):209-210
考试作弊已经成为大学生考试的一个惯有现象,对于学生诚信状况和学校的学风建设造成了严重影响。当前高校考试不同程度上的违纪现象经常可见,对于这一现象的教育惩罚一直都在进行,却屡禁不止,且有上升趋势。监考工作是学校教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主要分析了引起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高校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考试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测评学生知识水平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法。而近年来,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频繁发生,考试作弊现象愈演愈烈,这不但大大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还严重降低了毕业生的质量以及高校学生的诚信度。因此,加强高校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是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考试作弊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着重提出几条管理加强高校考风考纪建设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考试作弊现象在各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是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大问题,90后大学生在诚信问题上存在认知和行为的脱节、道德界限的模糊等现象,作弊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工作顺利展开,应引起社会的关注。从当今大学校园里存在的考试作弊现象入手,着重分析了大学生作弊的危害性及考试作弊现象存在的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些基本构想和部分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锋 《科教文汇》2009,(15):84-84,95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考风考纪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随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现状,深刻剖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提出预防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考风考纪的现状及研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考风考纪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随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现状,深刻剖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提出预防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赵志远 《科教文汇》2012,(13):35-36
课程考核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和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在检验教与学、制定决策以及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各高校,考试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需要我们创新思路,探究学生考试作弊的主客观因素及其深层原因,寻求解决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高校本科生考试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考试形式单调、学生作弊及考试分析不足等问题,介绍了考试管理在教学运行中的作用。探讨了改进考试管理的具体措施,对做好高校考试管理工作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中,考试作弊现象越来越严重,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得不到真正的体现。本文拟用市场失效理论,对引发作弊的一些考试规则和管理制度进行剖析,提出一些有效防治考试作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考试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测定和检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而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加强对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对培养大学生诚信原则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艺 《科教文汇》2009,(16):22-22,32
目前大学生作弊现象时有出现,困扰高校的作弊之风不但没有有效制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给高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冲击。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危害及成因,剖析作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求了高校如何应对当前作弊之风的管理对策及办法。  相似文献   

12.
刘学茹 《今日科苑》2009,(24):174-175
考试作弊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危机,而高校考试管理的质量与学校的教学质量息息相关,高校要不断加强考试管理,并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所在,如社会原因,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等。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如加强教育,塑造一个好的诚信环境,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的改革等,真正提高考试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中专院校考试作弊群体既有学习成绩较差的,也有学习成绩较好的。作弊既有主观原因,也有考试内容、方式和考试管理等客观原因。防止学生考试作弊,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健全考试制度,严格考试管理,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周秉伟 《科教文汇》2009,(15):30-30
大中专院校考试作弊群体既有学习成绩较差的,也有学习成绩较好的。作弊既有主观原因,也有考试内容、方式和考试管理等客观原因。防止学生考试作弊,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健全考试制度,严格考试管理,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因为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中学阶段的培养计划存在差异,导致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现象难以完全消除,且屡禁不止,因为社会风气及科技发展,使作弊更为容易。解决作弊问题,使公平性原则深入学生内心,帮助学员树立威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及其原因,并针对作弊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何静 《科教文汇》2008,(30):34-34
随着高校扩招进程的加快,高职学校生源素质下降,使得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已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教学管理、激励机制、考试制度和诚信机制等,使广大教师和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育人和成才的目的,从根本上认识作弊的危害和造成的恶劣影响,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作弊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考试作弊现象在社会各类考试中普遍存在,同样在高等院校里也不例外,所谓"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就灵",考试作弊的不利影响在高等教育中,它不但影响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影响对学生评价的公平性,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一所学校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更影响社会的诚信建设.对大学生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作弊的负面心理效应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成长极其不利.下文我们就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以及如何看待和克服做一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在各个学校的各种考试中,总能抓住作弊的学生。一些学生并没有因为监考力度的加大而消除作弊的动机,而是出现了考试次数越多、越想作弊的怪现象。究其原因,学生一些不正确的心理起了主要作用。1.侥幸心理。一方面,学校针对作弊的学生一般是制止或驱离考场,惩处力度较轻。另一方面,多数作弊学生都认为自己不会被抓。2.功利心理。有的学生视成绩为最重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各种考试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与考试相伴的是层出不穷的考试作弊行为。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独立学院教学过程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成因与防范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为有关教学人员、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工作者进一步完善工作方式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对于考试作弊的惩罚力度越来越大,然而考试作弊的现象屡禁不止,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校适用了"开除学籍"这一做法。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了因为考试作弊被开除学籍而引发的诉讼,学生的受教育权再次被搬上历史舞台。此类的诉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法律界的热烈讨论:学校是否有开除学籍的资格?学校针对考试作弊适用开除学籍这一做法是否合理合法?由考试作弊适用开除学籍引起的诉讼法院应不应该受理?我国教育方面的立法是否完善?现阶段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将从学校针对考试作弊适用开除学籍这一做法切入,解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冲突与矛盾,进一步呼吁教育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