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天气比较干燥,常有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对我说:老师,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不然她在回家的路上就嚷口渴。对此我感到很纳闷。因为在园我们每天都安排多次喝水时间,其它时间也不限制幼儿喝水。按理说,孩子们喝水不算少了。但为什么家长却觉得自己的孩子喝水少呢?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那天,石可小朋友有点咳嗽,我让她去喝点水,只见她取下自己的小杯子,很利索地扭开保温桶的开  相似文献   

2.
近来天气比较干燥,常有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对我说:老师,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不然她在回家的路上就嚷口渴。对此我感到很纳闷。因为在园我们每天都安排多次喝水时间,其它时间也不限制幼儿喝水。按理说,孩子们喝水不算少了。但为什么家长却觉得自己的孩子喝水少呢?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次偶  相似文献   

3.
“老师,麻烦您多给乐乐点水喝!”“老师,毅毅上火了,您让他多喝点水。”“老师,筱筱嗓子发炎了,谢谢您让他多喝点水。”……每天晨间接待时,家长们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老师多给孩子喝点水。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有的孩子能够喝一两杯水;有的孩子接了满满一杯水,却只喝一两口。为了让孩子们喝足量的水,我们想了各种办法:创设了喝水记录栏,记录今天喝了几杯水;通过故事、儿歌引导幼儿,让他们知道喝水的重要性,培养喝水习惯等。对于那些不爱喝白开水的幼儿,我们会及时与家长联系,叮嘱家长不能用果汁、饮料代替白开水,请家长配合培养幼儿的喝水习惯。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 孩子们正在喝水,我拿着自己的杯子喝着泡的红茶,这时,悦悦走过来指着我的杯子说:“老师,你的水怎么是红的?”“你来猜一猜吧。”我反问道。“我不知道。”孩子坦然的说。这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孩子们开始对水感兴趣了,水是怎么样的?老师的水怎么是红的?这不正是引导幼儿去探索,去发现的切入点吗?于是我紧紧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猜猜哪杯是清水》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前些日子,一位家长向我反映,她在幼儿园的女儿每天回到家,先喝两大杯水,她便奇怪地问女儿:“你在幼儿园里怎么不喝水?”孩子说:“阿姨不给我们喝水,要我们回家喝。”听了家长的反映,我感到有的保教人员还要学点卫生知识。水,在人体组织中占很大的比重,在食物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及体温的维持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保教人员应根据季节和幼儿活动情况,让幼儿每日  相似文献   

6.
期盼关爱     
孙锡现是个小男孩,不爱说话,也不大惹人注意。有一天喝水时,他走到我跟前,小声问我:“老师,是用自己的杯子喝水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对,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第二天喝水时,他又来问我:“老师,是用自己的杯子喝水吗?”我又习惯地摸摸他的头,说着和昨天同样的话。说完,我想:不对,孙锡现这孩子并不健忘,为什么昨天告诉了今天又来问呢?这时,我无  相似文献   

7.
一得集     
“来,干杯”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机关幼儿园一园唐杰活动结束后,我端起杯子想喝水。这时,宇宇端着杯子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想和你干一杯。”“好呀,希望你越来越聪明!”说着,我轻轻和她碰了一下杯。宇宇高兴地把杯子里的水喝了个底朝天。旁边的几个小朋友看见了,也端着杯子要跟我干杯,特别是几个不爱喝水的小朋友也拿着杯子朝我喊:“老师,还有我呢!”看到这种情形,我想何不用“干杯”来激发孩子们喝水的主动性呢?于是,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喝水的谈话,并由他们自己制定了规则,如:要轻轻碰杯,不要大声吵嚷等。再到喝水的时候,孩子们主…  相似文献   

8.
家长在教幼儿看图识物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下列几个问题: 问题一,以图画所提供的答案为唯一标准。家长们习惯按图画的文字说明教幼儿识物,要求答案也是唯一的。比如说,画册上有一个人拿着一个装着透明液体的杯子,文字说明是“喝水”,大人们就教“喝水”,其实孩子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喝酒、喝药、喝饮料等等,何必一定因要与书的答案一致而扼杀孩子的想象呢?聪明的家长应尽可能地让幼儿发挥  相似文献   

9.
老师也排队     
每次喝水时总有人来“告状”:“老师,某某插队。”“老师,某某挤我。”尽管我多次教育孩子们要遵守秩序,可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我行我素。今天体育活动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去接水喝,秩序可想而知。我也端起杯子径直往水桶走去。蓦地,我停下了脚步:我要求孩子们排队,自己却随到随喝,这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又怎能教育好孩子呢?于是,我走到队伍最后排起了队。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快看快看,老师也排队了。”“我们快快排好队。”顿时,队伍变得井然有序。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以教师的身份享用某些“特权”,在要求孩子如何如何的同时却忘了要求自…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常常不好好喝水:有的孩子觉得好玩把水喝到嘴里又吐到杯子里;有的孩子趁我不注意偷偷倒撒了;还有的和小伙伴商量好请别人帮忙喝掉……为此我也曾多次和幼儿讲述不喝水对身体的危害,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很好。今天在户外活动时候,有个孩子流鼻血,怎么都止不住。孩子们看在眼里,急忙帮我出主意、递纸巾。我帮孩子用凉水拍了额头一会儿,鼻血终于止住了。  相似文献   

11.
早晨,很多家长送孩子入园时总是嘱咐我:"李老师,麻烦你多让孩子喝水。"我也总是满口答应:"放心吧。"可每次活动后喝水,孩子们总是不太情愿,喝几口就把杯子放下了。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喝水呢?我一直很苦恼。有一天,洋洋带来了一瓶橙汁。喝水的时候,他就从包里拿出橙汁喝了起来,好几个小朋友眼巴巴地看着他,天天说:"我也想喝饮  相似文献   

12.
教孩子吃饭可以从教喝水开始。喝水与吃饭的动作相似,且比较易学。一岁多的孩子很愿自己喝水。这时可用带柄的小杯子给少量的水,成人手把手地教孩子拿杯的方法,孩子握住杯柄后,成人轻轻地托住杯子把它送到孩子嘴边。孩子初学时可能喝一口洒半口,但在练习过程中他会逐步学会自己端着杯子喝水。两岁左右的孩子便可学习自己吃饭。教孩子吃饭时,应准备两把勺子,大些的勺子成人用,便于示范和喂饭;小些的勺子孩子用,既满足孩子自己拿勺吃饭的要求,又便于练习。使用的碗要稍大些,饭菜要盛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应该看是否培养出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方式和习惯。 有这样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有一个小孩口渴时总对妈妈说:“妈妈,我渴了。”然后,妈妈就拿起水壶和杯子,给孩子倒上水,孩子便端起杯子喝水。时间久了,孩子便形成了想喝水就先找妈妈这样一种习惯。形成了“口渴——妈妈——有水”这样一种思维模式。终于有一天,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为此,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特点。那么,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1.孩子想摆脱成人,尝试自己做事情。二岁左右的孩子,喜欢自己试着做事情,什么都想“我自已来”,这时他根本还不会考虑自己会不会做。能不能做和该不该做。例如成人用杯子喂他喝水,他  相似文献   

15.
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经过观察、了解,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因为年龄小,在家自己动手的机会比较少,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在入厕、盥洗、进餐、喝水等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家长对孩子过分关心、照顾,连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也都包办代替了,不知不觉中压抑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经验     
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常常不好好喝水,有的把水喝进去又吐到碗里,有的趁老师不注意干脆把水倒掉……为此,我多次向幼儿讲了饮水不足对人体的危害,但收效不大。今天又到了喝水时间。我先带领大家做一个常做的小游戏:“我们  相似文献   

17.
陈敏 《中华家教》2011,(5):20-21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并希望他(她)能改正,但很少透过孩子的言行去看自己,而且出于家长的尊严和面子,极少愿意承认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自己问题的延续。叫你不好好洗头受访人:海心,中学教师,女儿7岁我女儿7岁,很怕洗头,起初我还能耐着性子给她慢慢说,慢慢洗。我稍不小心她就会哭丧着脸大叫:"毛巾,给我毛巾,水都流到我眼睛里去了……"看着她那胆小惊慌的样子,我就有火。后来我烦了就由不得她了,拿了杯子从浴缸里舀水就往她头上冲,任由她哭喊,心想这样还可锻炼她的胆量呢。  相似文献   

18.
误会化解了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面临着孩子多、教师少的问题 ,经常一个班两名教师要面对五十多名甚至更多的幼儿 ,所以如果家园工作做不好 ,就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家长嫌教师对幼儿照顾不周 ,对教师产生误解 ;教师嫌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工作 ,心怀委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 ,作为教师 ,应该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 ,认真细致地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我班有个叫随毛毛的小朋友 ,性格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 ,在老师眼里属于那种听话、守纪律的好孩子。但也正因为她的这种个性 ,使得她妈妈与我之间产生过一次小小的误会。那天 ,我带幼儿户外活动 ,因室内外温差较大…  相似文献   

19.
老师的错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口渴了,我让孩子们分组去喝水。这时我发现有个孩子正有些吃力地去拿我的杯子,我的杯子放在钢琴上。他踮着脚才刚好够着,因为这个孩子平时比较调皮,我发现了之后有些生气,心想,不好好喝水,去拿我的杯子干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科科又站在饮水机前喝水,我走过去问:“科科,你应该在哪里喝水呢?”“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喝。”“那你怎么站在这里喝?”“在这里方便呀。”我无言以对。是呀,为什么非要孩子回位子上喝水呢?第二天,在喝水前,我跟大家讲了科科的意见,请小朋友说说在哪里喝水更合理。有的孩子说:“在饮水机前喝水是很方便,而且不会因为端着水走路把水洒出来。”有的孩子说:“不行,都在饮水机前喝水,就没地方站了。”我说:“那我们去试试。”由于有不少孩子站在饮水机前喝水,另外几个孩子因无法接水而急得大喊:“老师,我们没法喝水了。”等孩子们喝完水后,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