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守财奴》这篇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的小说中,作家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贪婪、吝啬、凶狠、虚伪、狡诈的守财奴形象——葛朗台。“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为了获得金子,他可以进行任何肮脏的交易。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一件交易”。本文写了他人生最后的四笔交易。第一笔交易:用一百金路易换取妻子的原谅和女儿的信任。当葛朗台知道妻子死后,女儿将继承部分财产时,他感到“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于是,他决意巴结、诱哄女儿,使她放弃继承权。然而“看到金子,占有金子”的执著与狂热,使老葛朗台在上楼看到金梳妆…  相似文献   

2.
《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两部作品都是巴尔扎克的作品,两部作品都讲述了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故事,但是主题却发生了很大的异化。《高老头》中的父亲对待女儿是一味地付出的,甚至不惜倾其所有,而《欧也妮葛朗台》中的父亲则是非常的吝啬的,甚至对待自己的女儿也不例外,对待女儿非常残忍,为了金钱不惜毁掉女儿一生的幸福。本文对《高老头》以及《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异化主体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主题、社会以及人性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一、理性认识与直觉反应的对比文章开头葛朗台边检视庄园里的葡萄藤,边打定主意,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以便到死都能“抓着几百万家财的大权”,因为妻子一死他便要放手一部分财产给女儿。他决定与女儿“讲和”,是他理性思考的结果。但当他回到家,轻手蹑脚上楼后,看到妻子、女儿正捧着查理寄存的精美梳妆匣在把玩、咂摸,便把原先的“理性认识”抛到了九霄云外。源于对金子的痴情与执著,葛朗台露出了“本来面目”。他的直觉反应是“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而当“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时,葛朗台又“…  相似文献   

4.
姚娟 《学语文》2005,(3):13-13
《守财奴》节选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文中的主人公葛朗台是世界文学长廊中塑造的最成功的守财奴形象之一。他生活节俭,对家人苛刻,除了占有金钱,他不知道世上还有什么更令人快乐的事。为了钱,他可以逼走因破产而前来投奔的侄子。对妻子进行精神折磨,直到其死亡。剥夺女儿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乃至一生的幸福。他临终前最后一个动作是  相似文献   

5.
课文摘要(故事节选自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主要描写了葛朗台老头,一个发“国难财”的暴发户,因为自己的贪婪、吝啬、拜金,断送了女儿欧也妮一生的幸福。) 那时葛朗台刚刚跨入第七十六个年头。两年以来,他更加吝啬了,正如一个人一切年深月久的痴情与癖好一样。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专制的程度也随着吝啬而俱增;如果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哪怕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只要他管不着,他就觉得逆情悖理。怎么!要对女儿报告财产的数目,把动产不动产一古脑儿登记起来拍卖?……“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他在庄园里检视着葡萄藤,高声对自己说。  相似文献   

6.
《守财奴》的情节是围绕财产继承权这一法律问题展开的。通过这一情节,巴尔扎克向读者揭示了人世间掠夺的另一种起源。葛朗台在对待病妻的态度和女儿感情上的种种令人捧腹的表演都是受继承权的归属这一问题支配的。在葛朗台眼里,妻子的存在只具有财产统一的法律意义,如果不是这样,那她的生老病死便不再与他有何关系,女儿也只不过是帮助爸爸剥夺她自己继承权的工具,她的幸福与否与他也没有什么关系。他的  相似文献   

7.
赵群 《文学教育(上)》2008,(16):126-127
我在教授《守财奴》课后练习第一题时(“有人说,葛朗台为了金钱,逼死了妻子,葬送了女儿的一生,是可恶的;又有人说,葛朗台做了一辈子金钱的奴隶,是可悲的。对此,你怎么看?”),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体现出市场经济发达、开放的特区孩子们的独到视角。作为同为市场经济环境中产生的人物,欧也妮·葛朗台这一先前备受诟病的人物形象现在得到了学生较多的同情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这件事不能不说陈万珍前几天,看到女儿写的一篇作文,题目是《这件事不能不写》。女儿写的是关于学校小卖铺开展摸奖活动的事,还写了妈妈对她的教育以及她的想法。看过之后,我的感觉是:女儿长大了。女儿在小学读书。大约一个月前,她放学回到家,非常兴奋地告诉我:班...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7):F0002-F0002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是其《人间喜剧》系列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描述了箍桶匠老葛朗台依靠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而成为当地最大的富翁,但他却贪财吝啬,看到兄弟因破产而自杀不去救,折磨死妻子,逼走侄子,断送自己女儿的青春。  相似文献   

10.
一向循规蹈矩、文静懂事的女儿突然离家出走了。她仅仅带走一个小提包,装着两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留给我们的纸条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字:“爸妈,你们多保重,我出外打工去了,三五年内一定回来,我要边打工边学习,活个人样儿给你们看!”妻子捧着纸条大哭起来。自女儿上初中后,妻子任劳任怨,起早贪黑地伺候女儿,又订牛奶、又买脑白金,各种相关的辅导书刊都买全了;女儿放学,妻子便实行“三陪”:陪做作业,陪背课文,陪学英语;妻子还严格规定女儿不准看电视,连双休日也只允许女儿去图书馆“放松放松”。妻子的口头禅是“初中三年最重要”,开口是某家…  相似文献   

11.
[技法阐释] 一个细小的举动,一句轻微的话语,一抹迷人的笑容,一次心灵的震颤,一件普通的物品,一道特殊的风景……都可能会让人刻骨铭心.浩瀚的生活大海就是由这样一些微乎其微的细节涓滴汇聚而成.文学作品那种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往往就在于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细枝末节的精雕细刻.不是吗?《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伸出两个指头,直到把灯盏内的两根灯草挑掉一根才瞑目的吝啬之举;《阿Q正传》中,阿Q遭人欺侮之后,在酒店中无端扭着小尼姑的面颊所发泄的"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的无耻之语;《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诱骗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时,"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的贪婪之态……无不深深烙印在读者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什么》(第九册30课)中讲到有一位神奇的美丽的姑娘,头上戴一个“白色的花环”。为什么这花环是白色的?颜色,常常有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色象征热烈、胜利;金黄常象征光明、幸福;黑色常表示庄严或悲哀;白色常用来象征圣洁。高尚(白塔、小白花)。巴尔扎克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的领带,作者原先写的是白色,后来改为黑色,无疑对描写那样一个吝啬鬼、守财奴更为合适。《幸福是什么》中的姑娘,是“智慧的女儿”,写  相似文献   

13.
一向循规蹈矩、文静懂事的女儿突然离家出走了。她仅仅带走一个小提包,装着两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留给我们的纸条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字“:爸妈,你们多保重,我出外打工去了,三五年内一定回来,我要边打工边学习,活出个人样儿给你们看!”妻子捧着纸条大哭起来。打女儿上初中后,妻子任劳任怨,起早贪黑地伺候女儿,又订牛奶、又买脑白金,各种相关的辅导书刊都买全了。每天放学,妻子实行“三陪”:陪做作业,陪背课文,陪学英语。严格规定女儿不准看电视,连双休日也只允许女儿去图书馆“放松放松”。妻子的口头禅是“初中三年最重要”,开口是某家的儿…  相似文献   

14.
梵学者是古印度著名的预言家 ,相传他能占卜吉凶 ,预知未来 ,深得当地人民的尊敬 .然而就是这样“伟大”的预言家 ,却有一次被他自己的女儿好好的愚弄了一把 .有一次 ,他的女儿在纸上写了一件事 (一句话 ) ,然后让她的父亲预言这件事在下午三点钟前是否会发生 ,并根据这件事的发生与否 ,进而在一张卡片上写上“是”或“不” .然而梵学者看完他的女儿在纸上写的话后 ,却限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发现自己被女生彻底地愚弄了 .因为他的女儿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在下午三点钟之前 ,你将写一个‘不’字在卡片上 .”所以无论他在卡片上写“…  相似文献   

15.
师:大家喜欢这篇课文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我被课文讲的几件事深深地感动了。你们呢?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件事,为什么喜欢?仔细读一读课文,然后跟同桌说说你的读书感受。生:(读文,同桌交流)师:谁愿意跟大家谈一谈?生:我喜欢第2自然段写的这件事。(读第二自然段)我感觉到作者的家长能告诉孩子实情,而不是欺骗他,说明他的父母很尊重孩子。这里的“欺骗”我认为是“哄骗”的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三年前,有个学生问我,在《守财奴》中,巴尔扎克对葛朗台的称呼有好几个,为什么一会儿用这一个,一会儿又用另一个?仔细一看,巴尔扎克在小说中刻画葛朗台时,以葛朗台、老头儿、他、箍桶匠、好家伙等名称交替使用,使人读后不由自主地惊呼:好家伙,他葛朗台老头这一个箍桶匠!这确实是一个有趣而耐人寻味的问题. 首先,这是巴尔扎克在小说创作中的自觉追求.巴尔扎克总是在人物的性格与其称谓之间寻求某种契合,某种隐义联系,因而非常重视人物的命名.据戈日朗在《巴尔扎克怎样给人物取名字》中回忆:巴尔扎克在动笔写作一部中篇小说前,曾  相似文献   

17.
很偶然的一件事. 周末在朋友家里闲坐,说起他的女儿,他和妻子都是一脸的温暖.他们的女儿刚刚考到省城的一所重点高中,初次的分离,他们都很是惦念.朋友的妻子此时便越发想念,就拿起手机给女儿打电话. 电话刚一接通,朋友的妻子就是一通问候,担心关爱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种只有母亲才会有的神情.忽然朋友妻子的话被打断,我清晰地听见电话那头的女儿说:“妈,我正忙着呢!你别唠叨了,我都挺好的,不说了!”然后电话挂断.  相似文献   

18.
理清文章的思路,对于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而要理清文章思路,就要从弄清文章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同整篇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它主要表现小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在鬼子面前英勇不屈以及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这个主题主要是通过第四段雨来不怕鬼子的威胁利诱、宁死不屈这件事表现出来的。那么其他几段对表达中心有什么用呢?开头为什么要写妈妈追打雨来?第二段为什么写他上夜校?第三段前半部分为什么写他半夜听爸爸妈妈谈话?这些问题,如果不去分析文章的内在联系,就只能一事一论,讲…  相似文献   

19.
从幼儿园回来后,女儿就有些闷闷不乐。直到晚饭时,依然兴致不高,慢吞吞地吃着,几次看着妈妈欲言又止。我和妻子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饭后,妻子坐到孩子身边,温柔地问道:宝宝,今天在幼儿园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女儿抬起头,似乎鼓足了勇气:妈妈,我有一件伤心的事要告诉你,是在幼儿园里的。妻子看着她,微笑着点了点头。小家伙平常都是嘻嘻哈哈的,还从没这么正式地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爸爸》一文中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了小时候爸爸教育自己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爸爸教育“我”做事要认真踏实,不要三心二意。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读懂这部分内容并不难。但第二件事情,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比如:爸爸为什么说学校里新教的歌“学校像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