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型旅游人才立体培养模式是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实践中凝练的一种能力加素质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政企校三方融合,集团化办学捆绑人才培养手段的系统发展机制,旨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职业训练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两大人才培养支柱,实现旅游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和一流旅游人才培养的双赢。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的实践为例,探讨了ATT(A TourismTalent)培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旅游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面临尴尬的局面:就业率低、流失率高,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思考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服务地方,突出特色,重点培养职业能力,进行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8,(2):136-140
以产学研协同培养"外语+"人才的模式是一条特色鲜明、有无限可能的人才培养战略,本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日语专业为例,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协同培养"外语+"人才进行了理论应用和实践探索。通过对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力求为"外语+"产学研合作提供决策参考和实施模型,从而推动地方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合作开发、共建实体阶段。  相似文献   

4.
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旅游人才和建构"5E+2C"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旅游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对本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确定创新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要求,构建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国内外旅游教育的发展,国外成熟的旅游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国内旅游人才培养的不足,为"能力——市场导向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需求依据。"能力——市场导向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强调根据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进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同其他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应是未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创意经济的兴起,创意旅游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旅游创意人才的培养符合旅游发展的本质,是对我国传统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与优化。在阐明创意旅游提出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培养高校旅游创意人才的重要意义,进而通过"两个环节、三个阶段、四个平台、一个保障体系"深入剖析了高校旅游创意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打造一支热心旅游事业发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构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地方人才培养体系,加大高端化、国际化旅游人才开发和引进力度,推动产教融合,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专门的旅游高等院校,才能支撑全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我国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本文在分析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和对应用型人才渴求的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素质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整合,并构建了知识素质、职业素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五大子系统,最后针对此五大子系统提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实施策略,这将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石丽璠 《教育与职业》2012,(35):114-115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凸显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人才培养内容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人才培养方式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实战性,积极探索个性化、多样化的专业改革模式,培养满足旅游管理需求的实践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从"求量"向"求质"转变。传统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很难适应未来激烈的旅游人才竞争,其人才培养模式亟待革新。文章论述了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提出应当在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楹联文化教育,从教学观念、课程内容、师资培养等方面创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本文以我校地学旅游人才培养为例,从构建"1+1+1"的阶段提升培养模式,携同企业构建"淡进旺出、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企业进校园项目、建设校内"微企业",推进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地学旅游人才培养机制,试图探索一条符合云南省省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道路。  相似文献   

12.
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职业适应性差是导致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及行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探索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旅游人才职业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在实现了校内实习基地"生产化与教学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支撑的行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以"人才订单"培养模式为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地方工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必须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需求。地方工科院校可以根据特色原则及最优化原则,从培养目标(纵向)、培养方案(横向)及培养方式(个性化)多个维度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66-170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立足地方院校实际,根据学校办教学应用型大学,以产学研协同教育模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转型,以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硬"技能为特色,形成了地方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与管理制度,创新了人才硬技能培养体系。一是按照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本着服务地区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思想,对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渗透"硬"技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二是为强化培养学生专业人才"硬"技能,体现地方院校立足地方经济的宗旨,采用以产学研教育模式为创新点制定了培养学生"硬"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三是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各学科要求,在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和会计学三个专业中分别构建了多个专业"硬"技能模块。  相似文献   

15.
身在地方性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为地方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出适应旅游行业要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就要突破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与省城高校展开错位竞争,构建以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立体化、实践平台多样化及社会服务地方化为主要内容的一式三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综合素质好、深受社会欢迎的合格的旅游行业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更好地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本文以昆明学院为例,系统论述了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遵循的原则、思路、定位及对旅游行业人才培养规律的独特认识。  相似文献   

17.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较少,主要是受传统本科教育"学科"本位影响、"双师型"师资缺乏、企业订单少等问题困扰。针对地方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难的现实困境,对策在于变企业订单培养为行业订单培养,变封闭式人才培养方案为开放式人才培养方案,变单一专业教师为双师型教师。通过"嘉华班"实证研究,证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了参考。借鉴该分类法,地方本科高校应以实施"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地方本科高校应改变传统"精英式"育人模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深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我国出入境旅游尤其是出境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国际旅游管理人才。外语类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根据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并通过明确培养方式、改革课程体系、开拓国际办学、培养双语双师型师资等方面构建合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高职旅游类专业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找到适合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不仅关系到高职旅游院校的生存,更事关旅游行业健康发展。文章根据北京旅游业发展现状,在分析国内外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教学组织安排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构建"互动式"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