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笔者在进行规律探究教学时,曾以下面这道题与学生一起经历以上过程.原题如图1,是用棋子摆成的图案,摆第1个图案需要7枚棋子,摆第2个图案需要19枚  相似文献   

2.
<正>1二阶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的第r(r为正整数)阶差数列是一个(非零的)常数列,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r阶等差数列.例如:数列1,3,5,7,…的一阶差数列是2,2,2,…,是一非零常数列,故数列{2n-1}是一阶等差数列~([1]).例1(2010年中考山东青岛)如图1,2,3,是用棋子摆成的图案,摆第1个图案需要7枚棋子,摆第2个图案需要19枚棋子,摆第3个图案需要37枚  相似文献   

3.
毛彩霞  姚洁 《数学教学》2004,(10):27-28,49
一上课,我提出问题:下面是用棋子排成的“小屋子”. 摆第1个“小屋子”要5枚棋子,摆第2个需要11枚,摆第3个需要_____枚,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摆下去. 1.摆第10个这样的“小屋子”需要多少枚棋子?  相似文献   

4.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在各地中考中是必考的内容之一,且题型更贴近生活、更新颖,下面列举几例,供欣赏.一、定义新运算例1(2005资阳)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则100!98!的值为A.5049B.99!C.9900D.2!析解:这类问题只需根据题中所给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100!98!=1009×8×999×7×98…××…1×1=100×99=9900,故选C.二、探索规律题例2(2005年马尾区)如下图所示,摆第一个“小屋子”要用5枚棋子,摆第二个要用11枚棋子,摆第三个要用17枚棋子,则摆第30个“小屋子”要"""枚棋子.(1)(2)…  相似文献   

5.
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页“整式的加减”中又出现 了探索题.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探索型题,学生可在原有知识经 验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捕捉异同)、比较(求同求异)、归纳(总结规 律)来提出猜想过程,通过探索变量和常量的关系,初步建立这一 类有递增规律问题的解题模型. 一上课,我笑盈盈地对大家说:“这节课我们比赛,好吗?”同学 们开心地说:“好!”“请同学们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看谁先发现 其中的奥妙!” 图1 题目 图1是用棋子排成的几个“小屋子”, 摆第1个“小屋子”要5枚棋子,摆第2个需要11枚, …  相似文献   

6.
摆棋子     
下图是用16枚棋子排成的,两横行和两竖列都有6枚棋子,你能拿走1枚棋子,用15枚棋子摆一摆,使两横行和两竖列也都有6枚棋子吗?小朋友,赶快动手摆一摆吧!  相似文献   

7.
林国耀 《数学教学》2003,(12):24-25
题目:000 00000 0000000OO个“T,,字应该需要【(2·10+1)+(10+1)1=32枚棋子;’··…;以此类推可知第。个“T”字应该需要【(2·。+1)+(n+1)!=3n+2枚棋子,000 (1)(2)(3) 图1 图1是用棋子摆成的“T”字. (l)摆成第1个“T”字需要多少枚棋子?第2个呢? (2)按这样的规律摆下去,摆成第10个“T’,字需要多少枚棋子?第。个呢?这个探究规律型问题,选自《数学》七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好问题.为此,本文对此间题的各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加以归纳整理,供读者们参考. 文中所指问题的第(l…  相似文献   

8.
巧摆棋子     
将8枚棋子摆在下面的方格内,每个方格内只许摆1枚棋子,要使每行、每列和两条对角线上都分别有2枚棋子,应该怎样摆?  相似文献   

9.
50枚棋子围成一个圆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上号码1、2、3……50,每隔一枚拿掉一枚,直到剩下一枚棋子为止。如果剩下的这枚棋子的号码是39,那么第一个被取走的棋子的号码是——。 这是199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A卷第A题。 由吕柏根等编著、海南出版社出版的《199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精选与解答》一书给出的答案是:第一个被取走的棋子的号码是8。  相似文献   

10.
棋子问题     
《少年科学》2008,(2):52-52
黑、白两种棋子按图所示的规律往下排,试问:(1)第1001枚棋子是什么颜色?(2)其中白色棋子多少枚?  相似文献   

11.
摆棋子     
有5枚黑棋子和5枚白棋子,如下图所示。请你将这10枚棋子摆成5行,并且使每行上都有2枚白棋子和2枚黑棋子。聪明的小朋友,赶快动手摆一摆吧!  相似文献   

12.
摆棋子     
数学活动课上,朱老师先给3个小组每组分发了9枚围棋子,然后宣布:“今天我们进行摆棋子游戏。要求是每3枚摆成—行,不但行数要尽量多,而且要美观大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根据几个代数式或几个排列有序的几何图形,用含有自然数的代数式表示这些规律的探索题,在中招考试中经常出现。本文用“函数思想”对这类试题进行了分类探索,这样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在考虑问题时,不局限于在静止的、孤立的情况,而是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研究,可谓独辟蹊径,现举例说明。1.一次函数型此类规律可表示为“y=kn b”型(其中n为排列序号,k、b为常数,且k≠0)例1下列每个图案都是若干个棋子围成的正方形图案,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上都有n个棋子,每个图案的棋子总数为s,按下图的排列规律推断,s与n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谁的点子妙     
正喜欢"标新立异"的点子们聚集在一起,它们七嘴八舌地就一道练习题展开了讨论,到底谁的点子妙呢?我们看看它们的讨论吧。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个图形需要棋子___枚(用含n的整式表示)。点子1说:"这个好办呀,一个一个地数就知道了啊!"  相似文献   

15.
例1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图1所示的规律摆放,则第2012个图共有多少枚棋子?  相似文献   

16.
某些数学题若用常规方法去解,则非常烦琐,若巧用“逆推法”则非常简单,可以说具有事半功倍之效,请看下面两例:例1现有50枚棋子围成一圈,依次编上号1、2、3……50,按顺时针方向每隔一枚取走一枚,直到剩下一枚棋子为止,如果剩下最后一枚棋子的号码是39,请问第一个被取走的棋子应是多少号?(2005年贵州省中学数学竞赛试题,初一组)此题若按常规解法,则非常烦琐,即使同学们能够想到最后剩下的一枚棋子的号码是奇数,应先从偶数号开始取,但由于1至50之间的偶数有25个,根本无法确定应先从哪一个偶数号开始取,若用“逆推法”来解此题,则非常简单,因最…  相似文献   

17.
问题1.9     
桌面上均匀地放了 n(>2)枚棋子,围成一个圆圈(比如当 n=8时见图1).甲、乙两人轮流从中取走一枚或两枚相邻棋子(如果两枚棋子之间已有棋子被取走了,这两枚棋子不算相邻),如此轮流选取,谁取走最后一枚棋子就获胜.问:谁必胜?他的必胜策略是什么?(周士藩提供)(答案要有理由或说明,信封上贴上第38页的“有奖问题征解”小三角,在9月底前寄出,详细要求见第20页《“有奖问题征解”须知》.)  相似文献   

18.
洪其强 《考试》2010,(1):51-53
1.以递推数列为载体考查概率题 [例1]某人玩硬币走跳棋的游戏,已知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概率都是1/2.棋盘上标有第0站、第1站、第2站、……、第100站.一枚棋子开始在第0站,棋手每掷一次硬币,棋子向前跳动一次,若掷出正面,棋子向前跳一站;若掷出反面,  相似文献   

19.
在有关双人比赛问题中,两人按指定的规则操作,争取获胜是有一定策略的。讨论获胜策略是一个饶有兴趣的智力问题,因而是国内外数学竞赛中时常出现的题类之一。本文从若干实例入手,揭示归纳出一些获胜策略的规律。 1.注意数量特征例1 甲、乙两人轮流从n枚棋子中取走P(P=1或素数)枚(甲先取,乙后取),谁取到最后一枚棋子者为胜。问甲、乙两人谁能必胜?他要获胜,应采取怎样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下图是由10枚棋子摆成的等边三角形。如果以其中的三枚棋子为顶点,可以连成许多个等边三角形。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至少要拿掉哪几枚棋子,才能使剩下的棋子一个等边三角形都连不成吗?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