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弘扬传统文化是媒体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如何深入文化内涵、创新节目形式是当前文化类综艺发展的首要课题。《登场了》系列综艺以多样的形式在传播手段上进行了创新,赋予了人文综艺互联网时代的特色,使历史文化成为生动可感知的具体表达。本文以爱奇艺制作综艺《登场了》系列综艺节目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探讨节目在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创新,最后提出了网络人文综艺节目的提升路径,为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董伟康 《视听》2022,(4):74-76
跨屏综艺的传播渠道既包含传统电视媒体,又包含短视频App、微博等非传统电视端、非网络视频平台等传播渠道.相较于电视传播端,短视频的媒介环境延伸了人们的触觉,扩展了用户交互节目内容的形式,使综艺节目的时空收看条件发生改变.从电视到短视频的媒介变化,体现出跨屏综艺的视觉内容从横屏转向竖屏.视觉呈现成为媒介环境的作用对象,反...  相似文献   

3.
周敏 《新闻前哨》2023,(12):38-40
数字时代,网络文化作品兼具传播与价值导向作用,立足于社交媒体平台和视频网站中,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本文以近两年视频网站垂直类综艺节目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前网络综艺与社交媒体融合创新趋势及情感传递。  相似文献   

4.
徐良 《采.写.编》2023,(9):183-185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综艺节目不断涌现,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需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迅速发展,其内容的多样性对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给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会。电视和网络综艺完成融合,对我国电视和网络综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融合媒体环境下的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俊  江玮 《青年记者》2021,(23):15-17
网络综艺搅动了电视综艺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了综艺领域的竞争格局,有助于提升综艺节目整体品质,深度激发电视艺术互联网化的新理念,更好地吸引年轻人,拥抱媒介发展的未来。但是,网络综艺也需要从整体上警惕、自省过度娱乐化、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徐桐 《东南传播》2022,(3):123-126
我国观察类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在节目数量日趋饱和、节目模式日趋固化、受众注意力稀缺的情形下,如何在内容、形式与传播等方面推陈出新成为观察类网络综艺节目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既有研究多从节目形式、叙事策略、传播策略及受众心理等方面对某个或某类观察类网络综艺进行个案分析,对观察类网络综艺这一节目类型的创新研究关注较少。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归纳观察类网络综艺节目的创新特征、探讨创新发展趋势,以期为观察类网络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背景下,综艺节目获得新发展,纯网综艺应运而生。视频网站不再只是电视综艺节目的转播者,更成为综艺的制作者。2016年优酷推出纯网综艺《火星情报局》,第一季就大获成功。本文分析了以《火星情报局》为代表的纯网综艺节目出现的原因,并对其特征进行探讨。纯网综艺的整体前景较好,但也存在隐忧,需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赵金刚 《视听》2023,(9):69-72
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做实事、真助农为初衷定位,采取“直播+综艺”带货模式的《希望的田野》《我们在行动》等综艺节目帮助农民解决了部分问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在综艺节目助农过程中存在农民发展意识不足、综艺节目价值失焦等问题与风险。对此,可借助全媒体宣传、明确综艺站位与培育再生力量等纾困之道,让助农综艺能够可持续地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网络综艺节目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在2016年的井喷式增长之后,2017年国内网络综艺节目市场逐渐走向平稳和成熟,本文借由数据以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从产业、节目、市场、动向等多个维度对于2017年上半年的网络综艺市场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探讨。随着网络综艺节目生产逐渐走向集中化,内容类型更加年轻和多元,优秀且高质的节目案例涌现出来,"综N代"的增多亦意味着部分网络综艺正在逐渐走向IP化,但与此同时网络综艺节目亦暴露出了内容过于杂糅、原创性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波维 《出版广角》2018,(13):71-73
中国内地电视综艺从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节目形态、内容、受众参与度等都有各自特征.电视综艺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由于同质化严重、制作粗陋、受众审美疲劳等原因,导致电视媒体受众逐渐流失,加之受新涌现的网络综艺影响,我国电视综艺走上了垂直细分之路.文章通过分析垂直细分综艺节目的特征,探讨其如何定位于小而专的竞争策略,通过建构集体仪式吸引受众,并通过网台跨界联动传播,取得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产网络综艺发展走向快车道,节目内容本土化、原创化,节目制作专业化、精良化,用户定位精准化、垂直化,逐步发展成与网络电视剧、网络电影三足鼎立的视频内容,也成为在互联网文化治理中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本文在分析梳理2010年以来网络综艺相关的文化政策的基础上,归纳出网络综艺文化治理的三种模式:管制、限制和自治的互补与渐进,台综对网综的收编与改造,智性活动和主导性文化产品的输出。并在结合综艺节目发展实践和发展趋势上对综艺节目文化治理提出三条优化路径即技术导向的网络综艺预警制度、构建现代互联网文化市场体系、寻求创新性发展范式。并认为网络综艺节目在未来有望发展成具有“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产品,具有作为文化治理对象和治理工具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2.
2019年上半年,我国网络综艺发展进入更为理性的探索阶段,更注重正向价值观的引导和社会责任的承担。新题材综艺不断涌现,诞生多部高口碑高收视的优秀作品。本文将结合数据,从创新特征、现存困境和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对2019年上半年国内网络综艺节目发展进行梳理和回顾,试图探索当前网络综艺节目发展趋势,并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陈宜芳 《东南传播》2015,(6):98-100
近年来,国内对于韩国电视综艺的热度持续走高,我国也已成为了韩产综艺节目的进口大国。历经了"模仿—引进—共同制作"的三个阶段,韩国综艺的确给予了国产综艺制作众多启示。而本文就以韩国名品综艺《Running Man》为例,基于游戏、出演者、剧情、文化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综艺节目的可借鉴之处。并试图从韩国电视综艺的发展趋势出发探析中国综艺节目的走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蒲璐 《东南传播》2022,(3):118-122
网络综艺节目开始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受众市场逐渐扩张,也构成了网络视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由于融媒体的迅速发展,智能传播越来越被人们接受,迅猛发展的算法推荐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引领互联网行业产生了大变革,网络综艺节目的生产与消费也被算法技术渗透。依托算法、大数据技术,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推出独创的综艺节目,这些自制节目无论是生产还是传播等都与传统综艺节目存在较大的不同。同时,算法技术的不断普及及广泛应用一改以往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再创造的低效率,且为网络综艺节目的价值融合传播创造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重点阐释和说明广受大众喜爱的网络综艺节目在算法推荐影响下的内容生产逻辑,并对网络综艺节目接下来的价值融合传播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微综艺,是一种在综艺节目与短视频火爆背景下出现的综艺节目新形式。微综艺出现后,凭借自身的优势,表现出不俗的引流能力,引起各大平台、MCN机构、综艺制作公司的重视,逐渐形成行业融合新趋势。本文对这种新的节目形式进行剖析,明确其定义、类型,分析其优势以及发展隐忧,以期对今后综艺节目的内容创作和形式创新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综艺节目录、制、播遭到停摆,在疫情期间全民居家的背景下,传统综艺节目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打破了传统录制剪辑播出的制作流程,协同录制的"云综艺"不断发展,"云综艺"作为新媒体新技术支持下的综艺节目,打破了传统的节目制作模式,革新了固有的传播方式,本文以"云综艺"为主题,对其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简单的探析.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为网络综艺的内容与媒介形态的迭代提供了技术支持,现阶段主要体现为在综艺中向受众介绍创作过程和背景知识的"意义生产"模式.这种意义生产不仅是网络综艺井喷式发展的新实践,同时也是大众艺术消费品审美标准化规范的要求.本文通过大众文化的审美标准化阐释意义生产的价值,分析了概念、框架与意义在网络综艺节目中的呈现;从自我...  相似文献   

18.
张茜  贺雪飞 《东南传播》2021,(8):136-137
在泛娱乐背景下,芒果TV凭借其强大的粉丝号召力及综艺节目的 制作能力,运用多维度的新媒体形式,成功打造出全新的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朋友请听好》立足"声音互动直播"加"真人秀"的全新综艺形式,将广播节目搬上荧幕,创新真人秀节目的 呈现方式,体现了芒果TV在综艺制作上对内容和形式的积极探索,也实现了"治愈"观众的节目主旨.  相似文献   

19.
李泽铭 《传媒》2021,(2):55-56,58
近年来,《中餐厅》《向往的生活》《青春旅舍》等"慢综艺"节目开始成为国内新兴主流综艺节目,赢得了广大受众的认可与喜爱.韩国作为"慢综艺"节目的开创者,不仅种类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原创性强、特色鲜明,发展劲头迅猛.反观国内,虽然近年来"慢综艺"节目迅速崛起,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原创度低、广告过多、类型单一等,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鉴于此,本文归纳总结了韩国"慢综艺"节目的特色,客观审视国内"慢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提出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索菲  邹振宇 《东南传播》2018,(6):140-142
伴随着腾讯视频、优酷视频、芒果TV等流媒体视频网站的高速发展,各大视频网站在扩充自身功能的同时也在寻求内容的探索和开发.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近年来异军突起,用天马行空的创意和风格构建原创综艺节目生态圈,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视角出发,以《火星情报局》为代表的网络综艺节目所蕴含的传播学要素和狂欢因子,为用户构建了一个具有全民性、仪式性、颠覆性的狂欢场域,使节目形态与节目传播相得益彰,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