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来源、句法功能、语义、语用特点等方面,分析"秒V"构式,探究动词进入"秒V"构式的规律,并对"秒V"的同义构式及构式成分进行了分析。"秒V"在句法上,既可以与其他词构成新词或短语,也可以单独作句法成分。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秒V"的语义也不相同。"秒V"构式在语用上具有经济、能产、夸张、可类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递系式的四个结构成分,分析了N1和N2在递系式中充当的语义角色及V1和V2在递系式中不同的句法作用.本文认为,N1和N2是动核V1的两个语义角色,并且它们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V1和V2的关系是主导与从属的关系,V1是递系式的中心语,V2是递系式的补充成分.N2与V2不在同一句法层面上,因此不存在句法结构关系,也没有直接的语义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有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兼语式的研究,对兼语式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宽。人们不仅分析兼语式的结构特点,而且探讨其语义和语用特点;不仅从整体上把握兼语式特点,而且对一些特殊的兼语式进行深入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兼语式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的分析较以往更加深入、细致,兼语式的分类研究开始为学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4.
兼语式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同时也存在很大争议,本文试图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兼语式进行分析,主要着眼点是兼语式的构式论元角色与动词的参与者角色的融合及角色合并。兼语式蕴含的两个事件所代表的两个构式与兼语式中V1和V2的分别整合表征了角色融合过程,然而V1和V2分别凸显的参与者角色通过角色合并再与一个论元角色进行融合得到兼语式,且此构式赋予了独立于其构式成分的因果义。兼语式的因果义是构式本身赋予的,不是主要动词V1本身能够独立提供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对兼语式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尤其对V1与V2的语义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出兼语式的三种语义解释类型。在对兼语式语义解释类型上,V1起着决定作用,同时V2也有某种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N1V1V1给N2V2V2”是一种具有委婉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格式,基本语义是说话者委婉地请求N1去做N2希望获知的某事。该格式在句法结构上是一个兼语句,“给”是该格式作为兼语句的标记,可以隐现但语义上必不可少,是连接“N1V1V1”和“N2V2V2”的关键。格式中两个动词重叠本身具有的委婉表达功能加上其出现在祈使句语境中,使该格式在语用上最具委婉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7.
“N1V1V1给N2V2V2”是一种具有委婉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格式,基本语义是说话者委婉地请求N1去做N2希望获知的某事。该格式在句法结构上是一个兼语句,“给”是该格式作为兼语句的标记,可以隐现但语义上必不可少,是连接“N1V1V1”和“N2V2V2”的关键。格式中两个动词重叠本身具有的委婉表达功能加上其出现在祈使句语境中,使该格式在语用上最具委婉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8.
动宾和主谓套叠而成的兼语短语有V1、N、V2和C(Connection)四个基本语义成分,前三者是显性的,C则是隐性因子.兼语短语V1NV2以V1N和NV2两个结构体为存在基础.因此,V1NV2的语义结构是多元、多层、非直线型的复式结构.从兼语短语V1NV2的语义情况观察和衡量,单纯致使义"使"类动词在V1位置构成的"使NV2"只有2个基本语义因子,是单层的、直线型结构模式,所以,将这一类"使NV2"的结构类型归入动宾短语更合适.  相似文献   

9.
兼语式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对兼语式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尤其对V1与V2的语义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出兼语式的三种语义解释类型.在对兼语式语义解释类型上,V1起着决定作用,同时V2也有某种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致使义是兼语句的共同语义特征,致使范畴有多种次范畴,根据周红(2006)隐喻扩展理论的分析,言语致使是致使的一个重要次范畴:本文认为V1为言语致使动词的兼语句是兼语句中的一个典型,对其进行了语义和语用进行了重点分析,语义上将致使情状分为七种,语用上用格赖斯(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与奥斯汀(Austine)的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将N2的话语优先权地位分为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