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文才 《青海教育》2002,(1):28-29
一、编译者的文化水平(汉语文水平和专业水平)影响了教材质量 翻译是把由一种语言组成的材料所表达的意义(内容)用另一种语言组成的材料表达的过程,即理解和表达,对译文的校订和修正.教材翻译不同于其他类翻译,作为译者,他的文化素质、工作态度、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译文的准确性.对于理解,如果译者对原文语言修养不深,就无法准确地理解词义.  相似文献   

3.
一、编译者的文化水平(汉语文水平和专业水平)影响了教材质量   翻译是把由一种语言组成的材料所表达的意义(内容)用另一种语言组成的材料表达的过程,即理解和表达,对译文的校订和修正.教材翻译不同于其他类翻译,作为译者,他的文化素质、工作态度、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译文的准确性.对于理解,如果译者对原文语言修养不深,就无法准确地理解词义.   ……  相似文献   

4.
<正>把汉语翻译成英文,或把汉语中的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都是语言翻译。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一直得到大家的认可。信,就是要忠于原著,不可以随意的增减内容;达,就是要忠于读者,也就是表意要清楚、流畅;雅,就是要忠于文学语言,语言要典雅、得体。一、直译的意趣1.文言文翻译现代汉语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语法规范和字面意思直接翻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翻译是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英汉翻译则是把英语所表达的语言思维内容忠实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出来。这一过程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所谓理解,指译者通过判断和推理,分析原作上下文的逻辑联系,理清原语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的意图,掌握原文的精神实质,弄清作者究竟在说什么。所谓表达,指译者把他所理解的东西在另一种语言里尽可能确切地表达出来。译文要做到确切,传神达意,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忠实反映原语上下文的逻辑联系,并且能符合译语的语言逻辑。因此可以说。翻译的整个过程就是逻辑思维的过程,译品就是译者逻辑…  相似文献   

6.
艾景奇 《海外英语》2011,(3):134+141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语际交流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总体来说,翻译要注重忠实和通顺。所谓"忠实"是指忠实于原文所要传递的内容信息,也就是说,把原文的信息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得到的信息与原文读者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所谓"通顺"是指译文规范、明白易懂,没有文理不通、意思不明的现象。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反映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可以说,忠实是译文质量的基础,而通顺则是译文质量的保证。该文阐述了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要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它包含着一个对原文含义的理解逐步深入,对原文含义的表达逐步完善的过程。大凡一篇文章,一个段落甚至单独的一句话,没有不按一定的逻辑组织构成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运用逻辑进行分析,按照语义层层剥出原文所表达的逻辑意义是必不可少的。而译者在深入透彻地理解原文以后,要以译文的形式准确生动地反映和表达原文,使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样需要逻辑思维。可见,逻辑与翻译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信达雅”三字,原是严复在《天演论》里阐述的翻译西文的三条标准,后来被广泛地用作文言文翻译中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其实,答政治主观题何尝不也是要念这三字经呢首先,政治主观题答案要做到言而有“信”,反对“背信弃义”。所谓“信”,指答题做到准确表达。它有两层含义,一…  相似文献   

9.
Dr Johnson说:“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尽量保存其原意。”要使译文是地道的英语: 首先,对原文的理解,就是要“吃透”原文。 人们在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在运用语言表达时都有一个分析的问题。翻译时要充分遵重原文,译者作为信息传递者,在翻译过程中起着沟通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心灵的  相似文献   

10.
秦本凤 《广东教育》2005,(10):67-68
“信达雅”三字,原是严复在《天演论》里阐述的翻译西文的三条标准,后来被广泛地用作文言文翻泽中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泽出来。“达”是指译文耍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泽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翻译的两个基本步骤是理解与表达。同一原文却有众多不同译文,首先是因为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同,所以经过语言转换产生不同译文;其次,即使对原文的理解相同,不同译者的译语表达也可能不同,从而产生译文不同。译者的理解与表达的角度不同,导致杜牧《清明》的翻译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增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门艺术。在正确理解原文、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原文的形式束缚,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这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既需要正确的理解、准确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同时,这也是衡量译者英语理解水平、汉语表达能力和翻译质量的标准。增词法是重要的翻译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刍议英语翻译中的句法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在句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着很多区别.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按照译文的语言规则来表达原文的思想,对于不同的句子要采取不同的句法翻译.本文通过对七种不同的句法翻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掌握句法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英译汉作为一门技术,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寓含着不少翻译的技巧。我们只有恰当地用好这些技巧,才可能使译文既忠于原文,确切而完整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风格、精神和思想,又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这是在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风格是一篇文章语言的总体特点。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能否将原文的语言风格译出,关系到译文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翻译的成功、出色与否。通过比较《艾默大叔》和《名利场》的幕前语两篇译文。阐述翻译过程中译者理解掌握原文语言风格,并用贴切的汉语表达出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要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主要是靠翻译。翻译的好与不好,是至关重要的。翻译必须遵循翻译的原则,即翻译的标准。理解与表达、忠实与通顺、直译与意译是人们都能接受的标准。下面简单谈谈这三个标准的关系问题。一、理解与表达理解与表达之于翻译,犹如两翼之于鸟雀,缺一不可。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主要是解决原文的内容和译文的形式之间的矛盾。如果译者用译文的形式正确表达了原文的内容,就算达到了目的。曾经有个翻译工作者说过:“翻译就是理解,并且是让别人理解。”…  相似文献   

17.
译文在基本内容上要忠于原文.当代语言学就语言的结构而言,将语言界定为“符号系统”.那么,英语是英语的符号系统,汉语是汉语的符号系统.因此翻译要在结构上追求对等,是根本做不到的.翻译只能是“译意”.本文根据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以及当代翻译理论,认真阅读了《无名的裘德》三种译本.通过对比,笔者以为最新一个译本较为接近化境.  相似文献   

18.
陈雪 《考试周刊》2009,(5):35-36
语言差异在翻译过程会造成一些理解错误和表达错误;而在英汉翻译中。由理解错误和表达错误所致的“翻译腔”问题由来已久,表现形式多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的纯洁和优美。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方面着手分析,强调要使译文流畅符合译语语言习惯,必须要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消除“翻译腔”。  相似文献   

19.
一词多义是语言文字中的普遍现象,当我们阅读汉语书籍的时候,尚且会因为一词多义现象大费踌躇。一旦阅读外文资料,面对多义的外文词汇,势必让人大费神思。因此,当我们翻译外文资料的时候,怎样处理多义词,也便成了决定译文质量高低的的关键性问题。在翻译(指笔译)过程中遇到多义词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多义词在原文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然后在译文中用相应含义的词语表达出来,若译文的语言中找不到完全对等含义的词语,也得用尽量相近的词语表达出来。倘若对多义词在原文中的特定含义理解不对,轻则会导致译文不准备,甚至会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译者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来代替另一种语言中与其对等的语篇材料的过程。语序,即是指句子成分的排列。在翻译当中我们会发现语序的不同对原文的重点与意义造成很大的影响,会违背了忠于原文的原则。一、前端重量(front-weight)与末端重量(end-weight)句法结构上的“重量”指的是构句部件的语言线性序列上组合排列的趋势。重量趋前的为前端重量,重量趋后的为末端重量。笔者较为赞成这个观点,对英汉句子的语序进行对比。(一)句首位置1.汉语的句首具有开放性(open beginning),也就是说汉语句首可以很大限度地进行延伸,这要归功于汉语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