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李柏 《世界文化》2023,(7):19-24
<正>2023年3月3日,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1935—2023)去世,享年88岁。他是继川端康成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作为战后日本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反对战争,爱好和平,主张日本必须深刻反省历史问题,是为数极少的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访问的日本作家。他与中国渊源极深,一生视鲁迅为精神导师,与莫言等中国作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善于从不同文化中汲取养分,以作品来提醒世人,在面对黑暗和挫折时应该怎样自处。  相似文献   

2.
陈豹隐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者之一,他留学日本的经历、救国救民的情怀以及与马克思主义播火者李大钊的亲密交往,对于他从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革命实践有着重要影响。陈豹隐以讲授课程、发表文章、公开演讲、著述翻译等方式,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陈豹隐一生留下了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参与革命活动、积极著述翻译、直接参与政治的进步行迹,他翻译和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播撒下思想启蒙的革命火种,众多青年和进步人士在他的影响下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并走上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3.
日本嵯峨天皇和中国文化张礼总编译嵯峨天皇(786—842)是日本平安时代(桓武天皇794年定都平安京时起至镰仓幕府成立时止约400年期间)初期第52代天皇,在位14年(809—823),年号弘仁,小名神野,是桓武天皇第二个皇子。他自幼聪明好学,及长博...  相似文献   

4.
芥川龙之介是本世纪初日本~位短命而多才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148篇极富就力的短篇小说。他的(罗生()、(鼻子)等通过当年鲁迅先生的译笔,对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日本第一部获得国际声誉的电影(罗生门)就是著名导演黑泽明根据芥川的中篇小说(竹林中)改编拍摄的O齐川龙之介1892年生于东京都文桥区。因花年龙月龙时生,取名龙之介。芥川出生不久,母亲精神失常,他被送给舅舅做养子。他在中小学读书时,开始接触中国文学,读了(西游记)、(三国志)、(金瓶梅)、(西厢记)、(剪灯新话)、《聊斋志异》等大量中国…  相似文献   

5.
周春健 《中国文化》2013,(1):197-211
2009年6月,历史学家杜正胜先生为他翻译的日本学者白川静着《诗经的世界》的增订版(东大图书公司,2009年7月版),写就一篇《译者导言——诗史的开始与回归》。  相似文献   

6.
《世界文化》2012,(11):62-F0004
阿诺德·纽曼(Arnold Newman,1918年—2006年)是20世纪最重要的肖像摄影师之一,因开创了“环境肖像”风格而自戚一派。他善干在瞬息之间找到人与环境的最佳结合方式。他广为人知的“环境肖像”系列作品拍摄了许多艺术家及政治名人,这些作品主要强调被拍摄者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靳慧 《世界文化》2008,(7):42-43
巴西圣保罗州,一个叫作“弓场农庄“(Fazenda Yuba)的日本移民经营的农场里,一位老汉在富有诗意的大厅里弹奏钢琴。他一头齐肩的白发有些零乱,但精神矍铄,表情严肃,因长期从事农活他的双手骨节突出、略显僵硬,但指间流出的音乐旋律却是如此柔美动听。老人在巴西生活六七十年,至今只能讲几句简单的葡萄牙语,而且带有很浓的日本口音。作为日本移民他如何能够以这样一种状态在巴西生活这么多年?莫非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网站上,关于麦克·山下(Michael Yamashita)的介绍是这样开始的:"作为《国家地理》的一名摄影师,麦克·山下在超过25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里,都将他对摄影和旅行的双重热情结合在一起。"的确,摄影和旅行界定了他的身份,但最初驱使他去摄影和旅行的,或许还是他日裔美国人的身份。麦克·山下是移民美国的第三代日本人,而在他的青少年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周围的人往往拿异样的目光来看待他这个有着亚洲面孔的人。  相似文献   

9.
力之 《中国文化》2014,(1):247-256
我们知道,在语言起源研究领域中,“手势说”之影响尤大。而就在我国影响的情形言,以德国学者冯德(1832—1920)与原苏联学者马尔(1864—1934)之说为最。另一方面,否定是说者亦不少,尤其是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出後。不过,  相似文献   

10.
潮州工夫茶:中国茶道的集中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州工夫茶:中国茶道的集中体现□陈香白日本文学博士仓行洋为《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1992年11月版)撰《序》时说:“茶道是发源于中国、开花结果于日本的高层次的生活文化”。日本学者千宗室在其《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一书(南开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日本战后“第三批新人”文学群体中唯一的女性作家,曾野绫子(1931—)曾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有吉佐和子一起引领了日本文坛的“才女时代”。曾野绫子原名町田知寿子,从5岁起便在天主教管理的圣心女子学校学习,并在此度过了17年的学生生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她17岁时接受了天主教洗礼,成为一名信徒。曾野在战争期间曾被迫停止学业,前往军需工厂制造兵器,并亲身经历了日本的战败以及随之而来的民主化改革。在日本翻天覆地的社会历史变革中,曾野绫子作为所谓“战中派”作家登上文坛。结合其生活环境及成长经历,好友兼评论家鹤羽伸子认为,  相似文献   

12.
阎明 《华夏文化》2000,(4):23-25
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欧洲大陆和美国有了众多的信仰者。而且传播到与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直至19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学说才开始在中国较为广泛地传播开来。那么,在这个时期,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和西方社会主义运动有那些了解呢?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国内渐次传播,并逐渐为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恽代英即是其中的代表。1921年,恽代英受邀前往四川泸州川南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他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组建社团,创立初具共产主义信仰的组织,促成了泸州青年团组织的建立;与此同时,他还借助学生与青年教师的力量,组织夜校和旅行讲演团,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与革命、爱国思想的社会影响。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恽代英在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同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西南地区的早期传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并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  相似文献   

14.
王英斌 《世界文化》2014,(10):41-4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公布的教师教学环境国际调查(TALIS)结果显示,在总数为34个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日本女性教师所占的比例最低,仅为39.0%,大大低于该组织68.1%的平均水平。日本女性校长的比例也以6.0%排名垫底。  相似文献   

15.
明治天皇为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嘉永五年十一月三日(公历1852年)诞生于京都,御名睦仁。他16岁即位,在位46年,61岁驾崩。明治天皇的一生除了致力于维新之外,还特别注重教育的普及和道德规范。他提出了与教育相关的敕语,要求全体国民必须认真执行:“我坚信,我们祖先抱有远大理想,以实现道义国家为目标,开创了日本之国。这是全体国民完成忠孝两全之道、齐心协力努力的结果。今日所取得的优异成果,不能说不是自古以来日本卓越国体之赏赐。但我仍认为,教育乃完成道义立国之根本。国民皆须如此:子女孝敬双亲;兄弟姊妹协…  相似文献   

16.
中日艺术交流源远流长。其中,篆刻艺术的交流始于明末清初。忠于明朝的独立、心越两位高僧,义不食清粟而东渡,同时也成为日本篆刻艺术的开山祖师。清末民初,中日两国印人的交往更为频繁。其中近代篆刻家、书画家吴昌硕(1844-1927)在日本篆刻界乃至在整个艺术界影响颇大。吴昌硕初名俊、俊卿,字昌硕、金石,别号位庐、苦铁。他出身寒微,浙江安吉人。清末曾任江苏安东(今涟水县)知县一个月,后寓居上海。他自刻的“一月安东今”印章,以及好友任伯年(1840-1896)为他绘的《酸寒影像》,就是解嘲的写照。他后来之所以名满天下,主…  相似文献   

17.
宁波与日本隔海相望。古越时,宁波称句章,到战国时,已是中国9个重要港口之一。公元738年改为明州建置。752年日本的一批“遣唐使”首次从明州人口,从此宁波同日本建立了特别密切的关系。伴随海外交通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鉴真(688-763),中国唐代高僧,6次渡海,几经周折,终于在公元754年到达日本,后为日本律宗开祖,创建著名的唐把提寺,并把中华文化传给了日本。鉴真第三次东渡遭海难,被四明太守搭救到明州阿育王寺,在大雄宝殿东首的舍利单安顿,又先后到会稽、余杭、吴兴、宣城等地讲律。最澄(767-822),日…  相似文献   

18.
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出身于德川末期下级武士家庭,面对内忧外患,福泽立志与封建体制作斗争,并以谋求国家独立富强为己任。他早年游历欧美,深受近代科学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回国后极力介绍西方国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北岛三郎是一位深受日本人民喜爱的著名“演歌”歌唱家。他唱的演歌,声音浑厚有力、动听,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色,有着非凡的感染力。正是由于此,他被誉为日本演歌的“第一人者”卿第一号歌唱家)。北岛三郎1936年IO月4日出生于北海道上矾郡知内村,本名叫大野攘。他自幼喜爱艺术,于函馆西高中毕业后,毅然来到东京,一边做工,一边就读于声专音乐学校,后又从师于日本著名音乐家船村彻,这为他后来成为音乐家打下了良好基础。北岛于1962年第一次在日本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制唱片,从而在音乐界崭露头角。同年,他的《泪船》一曲获得好评…  相似文献   

20.
林夏 《寻根》2009,(5):98-99
《寻根》2009年第2期《“宙合方圆”:客家土楼的生命世界》(韩振华、赵娟)谈及圆土楼与方土楼孰先孰后,使我想到也曾触及这一问题的林嘉书的大作《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林先生是客家学研究专家,对土楼研究取得了尤为卓著的成果。这部书与他的《客家土楼与客家文化》、《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