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了机械专业三维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学生三维设计能力的培养不再局限于某一门课程,而是贯穿于"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课程群中,贯穿于学生4年的学习中,即从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创新及应用设计能力培养的全过程.能力培养模式包括:三维设计理念;模仿性三维设计能力;应用性三维设计能力;创造性三维设计能力.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达到不同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须学习的基础性课程之一,但现阶段各高校使用的依然是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一些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不能有效实现课程所设置的目标。文章从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分析,希望更好地推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为工科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加强学生机械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课题组尝试将该课程设计由以往的"分析为主"改变为"设计为主"。实践表明,此项课程设计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机械专业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内容抽象、枯燥难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及灵活应用能力的问题,从闲置设备插齿原理机入手,挖掘蕴含的课程知识点与应用,提炼实验素材,进行四项改进,开发机械设计基础综合实验,将理论知识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配合课程教学。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插齿原理机满足实验教学要求,所开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抽象枯燥的课程在实验教学中生动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了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提出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的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并通过实践总结,为机械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创新、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探索有益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工程训练的课程目标工程训练作为本科工科院校、高职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等系列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学生在工程训练中通过独立的实践操作,将有关机械制造的基础工艺理论、基本工艺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和动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训练。并对学生成为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最终实现"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对生长军官实施"本科教育加首次任职培训融合培养"的新模式,对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验教学是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依据新制定的课程大纲要求和军委关于本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并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机械基础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建设思路和目标、实验层次划分、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项目设置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室、机械工程基础专业教室、工程图学基础实验室和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的建设实践,较好地满足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控制工程基础”是众多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实践性。文章旨在以学生将理论融于实践,增强动手思考能力为目的,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课程特点,将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学生与控制工程理论有力融合,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和措施,能够使“控制工程基础”这门课程在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应用人才发展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验教学是机械基础课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和工程能力的要求。结合机械基础课程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机械基础实验的教学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实验结果表明:按照这一系列的探索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得到了夯实、工程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捷 《时代教育》2010,(6):119-120
针对数据库系列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结合CPE应用型人才课程培养模式,以"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开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从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和创新改革研究,提出了一套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机器人学"课程是面向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学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分析上海大学"机器人学"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体系、教材内容、实验平台建设、教学方法、课程学习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机器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探索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通过构建机器人教学和科研共享实验平台,在"机器人学"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巩固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以能力素质模块为主线构建工程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结构,为每个能力模块构建系列课程是实现能力素质培养的关键。设置了电学基础系列课、计算机软件编程及硬件技术系列课、控制理论系列课和计算机过程控制工程系列课。专业课群的设置综合考虑了学校与企业培养阶段的衔接。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将各类实践、科创、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环节融入专业教育,提高实践课程量。通过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创新项目,培养学生跨学科团队合作能力。建立了课程责任教授负责的系列课建设规范,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结构中的目标定位明确,实现了体系中课程的教学大纲从知识大纲向能力大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机械基础》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基础,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学生是否能掌握该课程的内容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操作能力均会产生直接影响。《机械基础》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如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一是教改指导思想;二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兴趣;三是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工程设计型人才是工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我校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以完成工程项目的CDIO过程作为核心课程群设置或整合、教学内容安排,以及师资和教材建设的核心,以完成"完整技术工作"的训练实现工程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加速学生从在校生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已历经机械工程系累计4届学生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机械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实践教学方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毖然伴随着实践操作的需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基础机械理论尝试,实现"学做合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6.
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提高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质量问题,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知识、能力、素质加创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教学理念,提出了"以教师教学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在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讨,给出了一些具体改革措施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机械基础》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基础,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学生是否能掌握该课程的内容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操作能力均会产生直接影响。《机械基础》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如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着重从学生、教师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阐述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18.
《水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敲门砖。本文介绍了《水力学》课程采用"板书+课件"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提高了学习兴趣;结合专业和实际工程的"倒叙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分析能力;结合EXCEL、MATLAB、MATHCAD等软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计算能力;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试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李彩红 《考试周刊》2015,(18):167-168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学习中。在中职教学的机械专业中CAD作为重要的画图工具软件教学是重要的学习课程,机械图样的绘制是机械专业的基础学习内容,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进行的机械制图等基本课程可以充分应用到课堂中。作为二维和三维机械制图的方法,它在机械专业课中的运用不仅是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还是为更深度学习做铺垫的学习方法。在以往使用CAD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成为"配合学习"。根据这一现象,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CAD课堂中以主体地位通过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0.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这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教学以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以知识灌输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比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教学,并辅助以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程学习从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动手协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