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许多文学名著阅读考查题,我们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许多学生没有读过原著,但在答题时也讲得头头是道。这说明考查是不正常的,是对文学名著的“伪”考查。下面笔者围绕2005年中考名著阅读题的考查形式与内容作一个归纳与分析,以期达到“真”考名著的目的。一、考查的内容1.考查名著中的主题或内容。如:(2005年河北省)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2.考查名著中的情节或人物。如:(2005年陕西课改区)请从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并简…  相似文献   

2.
<正>对学生而言,阅读名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还能丰富人生感悟,提高文学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在学校教学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却是"空中楼阁",有些教师将名著考查等同于识  相似文献   

3.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引导学生真实、深入地进行整本书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自主提问,带着问题读名著是一条有效的路径。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必读名著《骆驼祥子》为例,按照学生阅读的三个阶段,阐述了问题式导读策略:读前提问,调动阅读内驱力;读中提问,强化深度阅读;读后提问,提升个体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4.
阅读能影响人的精神成长。教师要把读书作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一个重点,让学生走进蕴含丰富的名著,让学生对名著有兴趣,让学生读名著有方法,让学生形成读名著的能力,在读书中学习,在读书中继承,在读书中明理,在阅读名著中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犹如打开一扇窗,从中可以窥见世事万象,人生百态;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新课标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化标准,新教材中也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关于名著阅读的考查也成了高考的重要内容,名著阅读已逐渐成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但由于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学生要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拿出大量时间读所有原著,恐怕已不现实。合理安排,精心指导,已成为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2018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巧妙地将写作融入名著阅读,在考查学生想象能力与情境写作的同时,让名著阅读实至名归。题目与教材衔接紧密,对语文教学有诸多启示:有效落实名著"真阅读"、发挥教材的最大功效、讲解想象的方法技巧、注重读写结合训练、加强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教师要有读书的志趣。  相似文献   

7.
笔者分析本校初二年级学生的名著阅读调查问卷,发现三大缺失:"断篇"问题、"无趣"交流、"单本"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语文教师应通过灵活、有趣、创新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真阅读、深阅读。具体策略有:书海竞帆——用伙伴的力量促读,多元交流——用师生的合作导读,比较阅读——用教师智慧引读。  相似文献   

8.
英语名著代表世界文学作品的高度,值得多元阅读,多重品味。通过呈现学生在初中阶段三次阅读同一本名著,通读感知、研读品味、再读创生的共读活动,阐释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原版英文名著渐进式阅读路径,探索出一条英语原版名著“真阅读”“深阅读”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因此,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实现三个维度的对话,一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三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读之有效,读之有情,读之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能力考查应建立学科立场。语文课程是具有很强的语言实践的一门学科,语文课程是以语言实践为学科特征的,因此,语文学业成就必须要表现出语言理解与语言运用的具体行为,阅读能力考查当然也不例外。新课程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应该从这三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11.
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让学生广泛阅读经典名著和时文精品,使他们在优秀文化氛围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吕叔湘先生曾强调"学语文要大量阅读,一学期读记八十万到一百万字不为多"。如何让名著成为学生学语文的"本钱",为今后的学习"垫底",是广大语文老师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下方法可供参考:一、让学生对名著有兴趣首先,让学生懂得,每一民族、每一时代的精  相似文献   

12.
<正>在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不少中外经典名著都被推荐为小学生的必读书目。毋庸置疑,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学的精华,但也不能否认,孩子们对这些书普遍兴趣不高,阅读仅停留于浅层。如何带领学生乐于阅读,感受魅力,爱上经典呢?一、扎实"真"读,让生命沐浴书香1.同步阅读小学阶段,学生读名著大部分都选择青少版。教师要和学生共读,每天十页,天天交流。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老师的陪伴,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3.
文学名著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鉴于这些意义,本文就名著阅读指导教学方式作了一些探讨。第一要创造阅读环境,解放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展开阅读;第二要激发学生们阅读名著的兴趣;第三要传授阅读方法,加强实践演练。学生一定会在名著阅读中,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取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各地市近年来语文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呈现新的变化:逐渐减少对学生机械化识记的考查,关注学生切实落实整本名著的阅读,加强对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和综合读写能力的考查,在名著阅读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制订名著阅读计划,分解名著阅读目标,搭建阅读支架,构建名著与现实的联系,并进行适当的读法指导,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名著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一、高中生名著阅读现状分析上网一搜就会发现,近十年来,人们不断地在调查中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但结果几乎一致:大部分学生没有读名著。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真正喜欢阅读名著的人较少,他们往往是阅读积累丰富的学生,其中不乏语文尖子生。也有些学生想读点名著,但不知道读什么好。尽管不读名著的孩子一样能长大,但是可以肯定,读名著的孩子和不读名著的孩子长大了会有所不同,读名著是一种需要,读名著是一种提升,读名著是一种超越。要想解决大多数中学生不读名著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中学生不读名著根源。  相似文献   

16.
名著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初中学生应该怎样读,这个问题困扰作者很长一段时间。在教学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时,一次精彩片段的放映,让作者对有效阅读名著这一块产生新想法:为什么使用多媒体放映,就会激发学生兴趣,怎样让学生更多更好更有效地阅读名著?要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顺利过中考名著阅读题这关,就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由被动转变为主动阅读,教师和家长应该互相配合做好学生读书的一些准备工作。在读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读书方法指导,督促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最后的实时检验环节也不可缺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阅读名著。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61):43-44
"四步法"深耕部编初中教材名著阅读,是指通过导赏、激趣、品究、反馈四个步骤,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多维度有效地阅读部编教材中指定阅读及推荐阅读的名著。"四步法"主要解决:一是"导赏"即怎么读,给学生阅读名著以方法指导,防止没重点不会读的问题;二是"趣读"即怎么主动读,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现名著的魅力和学生的才艺,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三是"品究"即怎么用,就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鉴赏的能力;四是"反馈"即怎么评估阅读效果,通过《名著阅读反馈表》、读后感、原著批注等多种形式,按周、月、学期、学年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进行反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夯实阅读成果,提高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试题存在着分值偏低、内容浅易、题型单调、考查篇目确定得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多数名著阅读试题还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导致许多学生的名著阅读成了虚假的阅读。当务之急是要改进名著阅读的考查策略:合理确定名著考查的篇目和范围.准确制定名著考查的目标和要求.加大名著考查内容的深度难度,创新名著试题的形式。提高名著试题的分值,借此引领学生真正走进名著深入阅读.达成名著阅读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9.
裸读名著,读出真感、真情、真知。尝试从名著的体裁小说出发,让学生不仅知道故事情节,还要让学生带着理性的阅读兴趣,从"语文"的视角,透过生动的文字产生文学鉴赏意味的阅读理解,从而为初入中学的学生种下一颗文学阅读审美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开卷有益。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读书肯定是件好事,而读书之中,阅读经典名著显得尤为重要,毕竟经典里蕴藏着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名著篇目,读了让人赏心悦目,百读不厌。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学生们尤其是中小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不是风生水起,而是渐趋凋敝。名著少人问津,问题到底出在哪?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学习中小学生对于这些经典名著课文缺失阅读兴趣和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着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解读和赏析。一般来说,阅读教材中的名著有"五大阅读法",也即参读、美读、比读、议读、笔读五种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