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应该当"太平"记者、"太平"编辑,要多为自己的新闻生涯写几个感叹号,要教于掀介"浪头",起个"浪花",每过-段时间就让自己的新闻事业来次激情爆发. 选择了新闻道路,就注定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永远也不会成熟.  相似文献   

2.
主题是新闻的"灵魂".一则新闻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主题是否正确深刻.主题是"统帅",一篇新闻材料如何取舍,结构怎样安排等等,主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酌定."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话适用于各种体裁的写作,拿不住事物的"领"就不能顺文章的"毛".一堆材料,没有主题,就像是没统帅的乌合之众.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说法,记者抓新闻,脑要往高处想,脚要往低处走.这个观点是值得认真琢磨的.我们现在有些记者,是"脑往高处想"而"脚不往低处走",除了跑机关,跑部门,开新闻发布会,用材料写稿子,几乎眼里没有"活"的新闻.一旦你告诉他某某报登了一条什么新鲜事的报道,问他为什么没有抓到,他会回答:"这是个小事情,不值得我们大报来报道."  相似文献   

4.
昨夜今晨,"晚九朝五"的这一时间段里会发生什么?这里又蕴藏着怎样的新闻宝藏?作为一线记者,我们在思考和探索一条夜间突发新闻现场报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当记者面对一条新闻时,必须分析判断其价值的大小,较强的新闻价值判断力,能使记者准确地抓住关键、抓住重点,捞到“大鱼”、“活鱼”。 新闻价值判断力是在新闻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但又不是无迹可寻。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种“比较”的方法便可用来判定一条新闻的价值。这种方法可概括为八个字,即“望上、视下、纵观、横看。” “望上”,就是看看自己手头的新闻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是否是当前或一段时期以来的宣传主旋律。具体到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又要看是否是他们工作的主要方面。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性的…  相似文献   

6.
陈植源 《新闻天地》2002,(11):48-49
有人听了可能会不解:新闻怎么又会藏在新闻里呢?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怪问题。按理说,记者通过采访抓到了新闻,就应该写出新闻来。但有的就写不好新闻,常常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次要的材料里或一般的叙述中。于是,有人就把这种新闻叫做"藏在新闻里的新闻"。对这样的新闻,记者必须耐着性子细心地从头读到尾才能找到新闻,而对一些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读者来说,一见开头没有新闻,就很可能弃而不看了。可见,这种"藏在新闻里的新闻",是不受读者欢迎的。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所谓"公民记者"的时代,我们为什么写新闻?新闻若只是传递信息,那么,记者与一个同样可以传递信息的非记者何异?又与一部足以全息摄像的机器何异?人不是机器,因而,新闻也应该充满人的思考、人的温度.名记者郭玲春特别强调新闻写作中的那个"我",甚至于"常常不加掩饰地表露自己的倾向.有时按捺不住,会直白地呼叫、张扬我的观点."①今天,很多新闻难以打动人、震撼人,原因无他,就是来自记者作为认知主体的"我"不够强大、过于简单.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逝世的消息,原该是由内地新闻传播媒介首先发布的新闻,可这次又被香港的报纸抢了个先。这不仅引起了读者对内地新闻传播媒介的批评,而且也引起了新闻界同行的又一次不满。改变新闻“出口转内销”,按新闻规律办事,这是近几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呼吁要求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时至今日,这种情况的改变,为什么微乎其微,变化不大呢?原因也许是多种多样的,就内地新闻界来说,我以为积极地去抢新闻的意识和行动不强烈,是原因之一。仍以沈从文先生逝世的消息来说,既然有的报社已从海外传播媒介得知沈先生逝世的噩耗,为什么非要向新华社索稿不可,而不派自己的记者前去采访,播发消息?对于这样一条消息,大可不必吊死在新华社一棵大树上,各报自己完全可以争发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9.
一、新闻就是"他说" "新闻就是‘他说’,"为了强调引语的重要性,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学院院长、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李佩曾这样说.这是为什么呢?记者是社会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如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发表个人观点,就等于夺走了别人说话的权利.记者的权利是一种公权.公权不能变成私权,记者不应利用自己手中的笔,表达记者个人观点.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没有引语,就不能称之为记者.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们批评有的媒体记者同行整天浮在上面,作风不正,文风不实,往往是指他们整天泡在会场上,泡在办公室,不深入基层采访,照录领导干部的讲话,摘编机关、企业等被报道单位的现成材料,心里没有群众,文字面目可憎. 现在,上述传统的"老毛病"在媒体同行中仍然存在.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和新闻队伍的扩大,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记者热衷穿梭于各种"论坛",能打电话采访的就不当面采访,以"网传"的信息代替现场信息,以专家们对新闻事后的"热议"来代替对于新闻真相本身的挖掘,照抄专家学者、意见领袖们的观点和调研报告,等等.其报道或许不乏热闹,但就是缺少"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1.
提出深度批评报道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社会复杂.深度批语报道不仅要回答错误发生在何时、何地、是何人犯了何种错误,更要回答读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失误,其深层次的原因何在?正是因为这五个“W”,常常受到新闻事实本身的复杂性、新闻背景的复杂性以及记者本身的局限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局限,使深度报道进行不下去,即使写出来,也可能种种原因不能公开发表.结合我自己的采编实践,谈点感受.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进行的一次受众意见调查表明,群众对新闻节目中充斥会议报道颇多意见。一位受众写道:群众看干部,不是看你开了什么会,而是看你怎么干,干的结果如何。相反,在镜头上一见面就是开会,反而使人反感。为什么会议新闻总减不下来,会议新闻又总是老面孔呢?这里的原因很多,从我们新闻工作者本身来说,有这几条原因:一是与记者的心态有关,总认为新闻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只要反映领导在会上的活动就行了;二是记者对会议以外的背景材料缺乏调查研究,对有  相似文献   

13.
记者有个传统的思维指向——趋向“热点”,漠视“冷点”。办事无恒心的人,被批评为犯“冷热病”。中国的记者,犯的不是“冷热病”,而是“常热病”。赶浪头,凑热闹之瘾不谓不大。写“气象新闻”、“意图新闻”、“证实新闻”,是拿手之戏。难怪有人说记者有“趋光性”、“向热性”,哪里有辉煌的灯火,哪里有冒气的“热点”,便蜂拥而至,异口同声地报道。去年,抢购风袭来,有人说风源是消费膨胀,批评消费膨胀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莫把新闻藏在“新闻”里。这是我写作消息《借“洋脑”发“洋财”》感受比较深的一点体会。有人听了可能会不解:新闻怎么又会藏在“新闻”里呢?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有点怪。其实,这并不是个什么怪问题,而是不少初学新闻的朋友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按理说,记者通过采访抓到了新闻,就应该写出新闻来。但有的人就是写不好新闻,常常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次要的材料里或一般的叙述中。这种新闻叫做“藏在‘新闻’里的新闻”。对这样的新闻,必须耐着性子细心地从头读到尾才能找到新闻,而对一些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读者来说,一见开头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15.
《新闻调查》记者柴静在一次节目中,谈到了在《双城的故事》那期节目中,她有一个抚摸当事人,一个小男孩头部的动作。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在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很多业内专家和学者的批评,他们普遍认为记者不应该在镜头前出现表达自己主观情绪的动作,这肯定会影响记者的公正客观形象。在电视新闻界,这似乎成了一条金科玉律,如果有记者违背了这条定律,就肯定会受到批评和质疑。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记者表达主观情绪的行为都应该批评,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应该提倡这种行为。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我对于中宣部等五部门为什么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着切身体会。曾经亲耳听到有群众说过这样的话,"这是记者来采访了,又是走形式来了"。更曾多次见过,电视同行将摄像机架好后,采访对象往摄像机前一站,态度立马就端了起来,所说的话不是官话、套话便是大量的书面用语。试想这种方式采制出来的新闻怎么能让人觉  相似文献   

17.
这种事让我碰到不是少有的几次:要材料——越来越多的年轻记者常在采访一些会议时,追着会议举办方的有关人员问"有没有材料"。这是"画面"。"画外音":没材料怎么报道?早先是为记者提供领导讲话稿,后来是发给记者"新闻参考稿",再后来就更直接和更干脆了,连"红包"带"新闻通稿"  相似文献   

18.
如今,公民法律意识日渐增强,新闻媒体由于舆论监督报道而成为被告的事时有发生,为了减少新闻官司,更好地保护媒体自身,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报导模糊了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处理成"某超市"、"某企业"、"某公司"等,采写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也用化名、笔名.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怕惹麻烦,怕官司缠身等原因.殊不知,被批评对象名称淡化了,舆论监督也就失去了针对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被批评对象也就不会感到如芒刺背.记者隐去了其名,看似明哲保身,实则失去了直面真实的勇气.可以说,这并不是媒体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记者的法律意识,使舆论监督报道更加客观,更加准确,才是媒体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有时效性的。也许您经常会听到编辑记者们这样讲:"这篇稿子缺乏时效性,不能用了。""这篇稿子快点发出去,不然就没有时效性了。"那么,什么才是新闻的时效性呢?新闻时效性又与新闻写作有什么关系呢?一、新闻写作为什么要讲究时效性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闻的物质及宣传功效有着直接的关系。新闻越早发表其新闻宣传的功效就越好,反之就越差,甚至毫无意义而言。  相似文献   

20.
先从新闻中的“内部新闻”说起吧。常摸摸自己的脑袋瓜今年四月间,人民日报一版发了一条吉林省委调整领导班子的消息。这条消息只有几百字,报道了调整后省委领导成员年轻化的情况,又报道了新省委书记接见中央驻吉林省十五个新闻单位和十一家地方报刊的记者时说的话。新组成的省委领导班子欢迎新闻单位批评省委工作中的缺点,并把批评看作是对省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新就职的省委书记高狄说得很恳切、具体:你们能够报道的就报道,能写情况的就写情况,不方便的事还可以给我们写个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