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宁之 《收藏》2009,(1):147-148
极限明信片(简称极限片)是以明信片为载体,用有效邮票贴在画面与邮票主图相同或相似的明信片上,并盖销同邮票图案或主题相关地点的邮戳,要求明信片的图画、邮票图案和盖销邮戳三者最大限度地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2.
从事极限集邮应具有一定的专题知识和集邮知识。集邮知识体现在选用的邮票(如变体票、不同齿度票等)上,也体现在了解片图和票图的内在联系上和销票的邮戳上,本文着重谈谈后两个问题。 一、片图的内在联系问题 1.通过片图证实票图的设计来源。在我国,邮票图案是参考明信片图案而设计的事实,在70年代左右是比较常见的,当时不那么讲究“知识产权”,以致对某些邮票原图的作者成了空白。比如1978年发行的T19《发展中的石油工业》第6枚“海上钻探”的图案,我们在1977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明信片《祖国处处披新装》中的“海上钻井”图案上找到了几乎和邮票设计  相似文献   

3.
极限集邮,在台湾地区称之为“原图集邮”。“原图卡”一词始见于台湾省1972年3月20日发行《故宫清瓷邮票》时,正式附带发行原图卡(指贴相关邮票并销盖首日邮戳的原图明信片),邮政部门将“maximumcard”译为“原图卡”。其时发行之“原图卡”系列均以“邮票原图”为主题,更有台湾中区邮政管理局放在集邮台上之说明:“‘原图卡’:将邮票之图案放大成明信片之尺寸作为明信片之用,或供收藏者”,故此曾造成对集邮爱好者的误导,认为“原图卡”即“邮票原图放大”之明信片。且当时邮票贴在明信片图案的画面上,  相似文献   

4.
冯赐杭 《集邮博览》2011,(10):50-51
1998年5月4日,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邮票一套一枚。此枚邮票主图为北京大学新校园大门,背景是位于北京大学旧校园的沙滩红楼及光绪钦定大学堂章程。背景的设置,丰富了邮票的历史内涵,有利于反映北大的发展历程。中国集邮总公司配合这套邮票的发行,制作了极限明信片,分别选用反映主图新校园大门与背景沙滩红楼、钦定大学堂章程的3枚图画明信片,贴同一枚邮票,新校园大门片盖“北京大学”首日邮戳(图1),另两片销老校区相关邮局“地安门”首日邮戳(图2、3),制成了3枚不同主题的极限明信片。  相似文献   

5.
《岭南庭园》邮票第3图是广东顺德清晖园。80年代后期发行的《顺德》、《清晖园》两套图画明信片可用来制作此票的极限片。以摄影作品为画面的《顺德》明信片,全套10张中的“清晖园”,取景角度与邮票图案  相似文献   

6.
1985年中国发行《梅花》邮票时,我在同济大学任教。班上一位同学知我喜爱集邮,专门绘制了全套仿邮票图案的国画明信片相赠。我在明信片上贴票盖戳,图1是其中之一。在欣赏这套自制的梅花邮票明信片时,我脑海中不由会想到宋人林逋的咏梅佳句: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美术明信片的大量生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邮票贴在明信片画面一面的新的形式的收藏品。这种明信片的画面有不少与所贴邮票主题相同,人们在欣赏明信片时,既可欣赏明信片画面又可欣赏邮票画面,比一般的明信片多了一些趣味。这种新形式的明信片的收藏者,是明信片收集爱好者以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旅游者、记者等,这也正是许多早期的这类明信片大多保存在明信片集藏者的藏品集中的原因。这种崭新的形式被收集者称为“T.C.V”(法文TimbreCoteVue的缩写),意为图片旁的  相似文献   

8.
这枚《体操》自制极限片,图画明信片是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年9月发行的,片图名称为“跨步跳”;邮票是1966年9月为纪念第二届全国运动会而发行的纪116-4“体操”;邮戳是二运会体操赛场所在地北京44支局日戳。细细端详,邮票和明信片上的女运动员竟为同一图案:女运动员舒展的身姿,腾飞跨越的角  相似文献   

9.
1998年4月29日,原邮电部发行了《古代书院》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第4枚邮票图名为“白鹿书院”,其画面主图表现的是该书院第三院落正门的景象,并可见“白鹿书院”匾额。笔者收集研究极限片多年,在此套邮票发行时,我从自藏的198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庐山》套片中找出“白鹿书院”白片制作成了极限片。其画面与邮票一致,无疑这是一枚票、片、戳三位一体的佳片(见图1)。后来我又收集到两枚极限片,一枚是用1988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江西历史名人》套片中的“朱熹”白片制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28日,我国发行《珠江风韵·广州》邮票,第一枚“五羊衔谷”画面左下角有一束木棉花。这是这枚邮票上的一个很次要图案,可以按照“分别制作极限片”的原则制作极限片。邮票发行前夕。广州邮友在网上预售用此票贴在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出版的《园林与花木》明信片中的“木棉”片制作的极限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邮票图案是以党旗及表征不同历史时期特点的画面元素构成的复合图画,根据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与指导要点.如果邮票由多个题材组合,每个题材必须分别制作极限片,我选配明信片制作了一套与邮票主图一致的极限片,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12.
极限集邮的基本概念是邮票、明信片、邮戳三者最大限度的一致,是一种充满乐趣和创造性的集邮方式。多年来,极限集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集邮者,产生了众多极限邮迷,制作出大量精美绝伦的极限明信片。极限片的引人之处是将邮票贴在与邮票相似图案的美术明信片上,利用邮票图案和片图的偶然巧合,组合出新的、自然和谐的美,仿佛天造合一。其令人叫绝之处,便是先于邮票面世,数载后竟与新邮相映成趣的明信片。其实,能与明信片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世纪版邮票目录邮资封片简卷中,俗称“售价伍佰圆”片的天安门图普通邮资明信片,记载为:米黄色卡纸,明信片规格135×88mm,版式变化a,“售价伍佰圆”与邮资图右边距2-2.5mm。近年来,对此片的版式变化,有人认为“邮资图,文字均无变化”,有人认为“差异品种还是存在的”。笔者藏有几张版式、纸质不同及邮资图变异的“售价伍佰圆”片,在此展示四张,作一粗浅的描述,希望引起同好研究之兴趣:一、版型(1)“售价伍佰圆”的“圆”字左下角与邮资图  相似文献   

14.
用文字的形式向亲朋好友祝贺新年始自何时,不知史上有无记载?我想,如果能收集到各个国家祝贺新年的各种邮政用品,分类整理并加以研究那一定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 手头上有一些这样的信封、明信片以及邮资封片等。现在选出4枚相隔近百年的明信片供邮友欣赏。 请看插2上的彩图。图1和图2是美国上个世纪初的2个实寄明信片,距今快100年了。图1上贴的邮票是美国1902年系列的1分普票,图案是当过费城邮政局长,积极参加独立宣言起草的政治家、科学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6月1日,我国发行了《小蝌蚪找妈妈》特种邮票,一套六枚。于是,我在自己收藏的《齐白石画选》邮政明信片(北京周报出版社于1989年10月发行)中,选出了一枚画面与《小蝌蚪找妈妈》第五枚"找到妈妈啦"这枚邮票意境比较切近的明信片,贴上这枚邮票,托达州市邮友在邮票发行首日销"四川大竹2013.06.01.09妈妈营业"邮政日戳,成功制作了一枚票、片、戳比较和谐一致的趣味极限片(如图)。该趣品的画面描述了小蝌蚪们历经周折终于找到青蛙妈妈后,又与青蛙妈妈依依惜别,活泼地游向水草深处,踏上继续成长的  相似文献   

16.
刘庆海 《上海集邮》2003,(11):33-34
新中国普票的画面内容一般不如纪特邮票那样受人关注,对其图样的考证研究也少。普票原图有一定比例的摄影作品,但在邮票发行公告和目录中却不常见其摄影者。 邮友曾从八达岭寄我一张明信片,背面图画八达岭长城(图见下页)与普21、普22和普22甲的8分票长城图一模一样,但片上也未注明摄影者。《中国国家地理》今年第8期《寻找历代长城》一文,披露了《祖国风光》长城图票的原图摄影者是成大林。  相似文献   

17.
白蛇传     
2001-26《白蛇传》邮票题材是民间传说,这类题材相应的美术明信片主要表现形式不外乎戏曲剧照和名家画作等,存在片图与票图达成一定和谐程度的偶然性不是很大,因此其自制极限片具有一定难度,也不乏更具趣味。 本文的2种自制片“游湖借伞”(图1)和“断桥相会”(图2)的载体出自浙江和吉林两省邮票公司联合发行的《白蛇传》,片图为戏曲剧照,片名分别  相似文献   

18.
1950年3月东北邮电管理局发行邮资明信片,与普东1邮票同图,邮资图注有“东北贴用”,面值东北币2500元,为当时国内明信片邮资,邮资图旁印有“另加纸费五百元”即明信片的售价为3000元。普东1型片仅限在东北币流通的东北地区使用,使用时间也仅15个月左右,因此在新中国邮政用品中东北币邮资片的实寄品相对比较珍贵。  相似文献   

19.
极限明信片的制作强调票、片、戳之三者最大限度的一致,票、片、戳三者中,邮票处于主导地位,以票选片是制作极限明信片的原则。2170页刊出的R21-15长江三峡自制片,选用YP7-2作载体,片图为西陵峡中的牛肝马肺峡,虽然邮戳与明信片相互对应,但片上景物与邮票完全不同,不能称为极限片。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年底,我收到一封来自荷兰的信。由于我在postcrossing(简称pc)网站注册过,平时会向其他国家的陌生人寄明信片,同时也会收到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明信片,往来信件一直比较多,所以当时没在意这枚信封和信封上的特殊邮票,便匆匆放在一边了。直到2012年5月的一个下午,我在整理这些pc网站交流的封片时,忽然发现这枚信封上的邮票竟然是荷兰发行的以“pc”为主题的邮票(图1)。在pc网站上交流到一枚pc邮票,足以令我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