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子》成语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是我国古代典籍中重要的成语源,书中产生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满足社会历史发展的需求是《孟子》成语的大前提,满足历代人们的运思需求是《孟子》成语的必要条件,历代人们的语言实践是《孟子》成语的具体成因。  相似文献   

2.
《孟子》中的成语及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儒学巨著。有人说《论语》二十篇只一万五千来字,却出了三百条成语,若按字数和成语数的比例来说,可算是成语最多的一部书了。《孟子》字数虽比《论语》多,有三万五,但它也凝结了成语二百条,若按字数与成语数比例,我们可以说,《孟子》是继《论语》后成语最多的另一本书了。  相似文献   

3.
韩愈对丰富汉语成语有重要贡献。以《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为工具书,从《韩愈全集》八卷文集中共检索出韩愈首创成语151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47篇杂文(含杂著)中的53条首创成语进行了语法、语义和文化分析,总结出韩愈杂文中首创成语的结构特点、语义变化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源于《老子》一书的成语进行了鉴定,考察了成语的数量和频率,统计出源于该典籍的成语有41条,分析了成语的产生方式与格式,指出了源于《老子》的成语之特点:相当数量的成语含有反义词。同时与《论语》比较异同,通过成语揭示了儒、道思想的冲突、融合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荀子》一书共留给今天71条成语,对后代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成语源远流长,结构形式多样,语法功能丰富,且含义稳定。本文对《荀子》成语的源流、结构、语法功能、意义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成语语约意丰,表意准确而生动,历来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每年成语题都会准时出现,可见成语被看重的程度。而成语题得分率向来不高。不少学生觉得记忆成语耗时费力而又容易遗忘,下了工夫,成效却不明显。确实,到了高三再死记硬背成语,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不求甚解地生硬记忆也难以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所以成语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靠平时积累。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具有固定性结构的词组或短句。它是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约定俗成的。而且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所以成语中包含有许多文言知识。笔者尝试在课本文言文学习中,穿插成语的学习和记忆,既有效积累了成语,又可利用成语作为反证,帮助理解与记忆课本文言知识,一举两得,效果很好。一、在课文内容分析中学习直接来自文本的成语 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古代经典文献,而我们的文言文教材选择的往往正是此类作品,所以许多成语就出自课文文言篇目。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了解了“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作的喻证,说的是“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是程度轻重不一”;学习《劝学》,知道了“青出于蓝”出自“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此成语为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超越前人之义。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了解了“完璧归赵”的故事,也就懂得了此成语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相似文献   

7.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儒学巨著。有人说《论语》二十篇只一万五千来字,却出了三百条成语,若按字数和成语数的比例来说,可算是成语最多的一部书了。《孟子》字数虽比《论语》多,有三万五,  相似文献   

8.
一、补写成语例:补写成语的后半部分。前事不忘,只可意会,(天门市2001年中考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完整掌握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是四字短语,但也有少数是由两个短语组成,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这种成语学生要能够完整地记住它的上、下两部分。此题的答案分别是:后事之师;不可言传。二、考查出处及作者例:下列成语的出处及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水落石出———《醉翁亭记》———欧阳修B.作奸犯科———《出师表》———诸葛亮C.心旷神怡———《岳阳楼记》———范仲淹D.一鼓作气———《曹刿论战》———司…  相似文献   

9.
阴知奸党姓名(《张衡传》)遐迩闻名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百无聊赖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很多成语来自古代文献典籍,因此古代汉语的许多特点在成语中都有所体现。借助成语,学习文言,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贴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又死学硬记为活学活用。这样,成语文言相互印证,相互深化,一举两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借助成语,理解词义有些词,古汉语用,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了;还有些词,古今同形,但意义却不相同。成语中有不少这样的调。这些词出现在成语中,学生可能已经理…  相似文献   

10.
李娟 《现代语文》2006,(10):126-127
《史记》是一部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带有生活气息和独创性的文学著作。它首先是对从黄帝到汉武帝约两千年的中国历史的忠实纪录,又以文学性的生动语言记录了历史上重要人物的言行举止。这样详尽而生动的纪录,不仅留给我们栩栩如生的历史故事,同时也留给了我们很多的成语,丰富了汉语的内容。参照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可以初步把握《史记》成语的产生和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成语歌》的启示尤国勋著名作曲家陈受谦,最近拒绝一切稿约,利用三个月时间,埋头创作出包括《拍手歌》、《礼貌歌》等十二首成语组歌,在中小学生中广为传唱。陈受谦,也因此成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中推出的、受青小年朋友尊敬和爱戴的“东方之子”。《成语歌...  相似文献   

12.
众多的成语词典中都收有“付之一炬”,其中对于“炬”的释义在辞书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炬”作名词,解释为“火把或是火”,持有此意见的有《汉语成语辞海》、《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辞书;另一种则认为“炬”应作动词,解释为“焚烧或是烧毁”,赞成这种意见的有《汉语大字典》、《汉字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辞书。  相似文献   

13.
成语与创新     
成语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语言文化资源,其创新的空间十分巨大。利用成语可创作成语文艺作品,可设计成语游戏产品,可创造成语旅游产品。在教学上,可创造成语联想教学法;在成语辞典编撰上,也可编出象《成语文化辞典》那样的许多新的辞典。  相似文献   

14.
出自《老子》的成语很多,且有多种形式,此处以目前使用频率高的成语为正体,使用频率低的为变体。按照变体形成的原因,可把《老子》成语的变体分为五种。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先秦儒家的经典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成语。本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参考《新华成语辞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对《论语》一书进行筛选,得到成语286条,并就成语类型、成语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现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与无限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先秦儒家的经典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成语。通过统计《论语》中的四字格成语,旨在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其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7.
《左传》成语类型多样,有以四字格为主至今仍一字未变的成语,有后代流传过程中文字形式稍有变化的成语,也有由名句凝练而成的成语,更有在《左传》故事基础上凝固而来的成语等。《左传》成语主要以四字格为主,其结构则有并列、主谓、动宾、偏正等形式。类型的多样与结构的复杂,反映了《左传》语言的精粹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8.
有很多成语出自《论语》,笔者收集到的就有二百八十多条。据统计,《论语》仅一万五千多字,平均约五十个字就出一条成语,其产生成语的频率如此之高,在我国古典文献中极为少见。《论语》共二十篇五百一十二则,篇篇出成语,有的一篇中出了好  相似文献   

19.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主旨深奥,再加上为语录体,可读性不强,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学中,我们发现。同学们虽然未认真读过论语。但对论语的成语与名句很感兴趣。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论语》的成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处处闪烁着孔子思想的亮点,蕴涵着我们民族的大智慧。在实践中我们先从梳理论语中的成语与名句开始。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结构在成语中占绝对优势。我调查过古今兼收的《汉语成语大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88.8%,重在收录今人常用成语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94.1%,从古今成语运用来看,四字格成语似有增长的趋势。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结果?本试图从民族的社会化背景包括民族化心理来谈谈这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