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对于美和艺术的感受和欣赏,不仅要受到个人生活经验、心理条件、文化教养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由于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这种特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渗透在个人的审美感受中,往往制约着个人的审  相似文献   

2.
通过审美教育改造人的生存状态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家们的共同理想,他们追求生活的艺术化。事实上审美教育在建国后也被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中,但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却流于抽象,在应试教育的现实中审美教育也难以落实。在21世纪的今天,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人们的生活现实,表面上看,思想先驱们的理想似乎得以实现,但事实的情况是,我们陷入了一个精神危机的白色时代,在技术复制的艺术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能力萎缩,人的自由发展被限制,在这种情形下重新提出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审美自由的内涵的落实与人的理想生存状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更多更具时代意义的变革,对生存的需要慢慢地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所取代,艺术和艺术品不再仅仅是艺术家的个性的自我表达,每个人都可以在一个更加开放的、更具融合特征的范围里肆意地分享渗透在生活中的艺术情趣。在这种趋势下,公众的聚焦会直接集中到有明显风格艺术家身上,成功的艺术家总是在他的创作中融入个人性格、生活环境、对社会影响的反馈等因素,艺术作品也成为他创作意念、生活哲学、审美情趣和时代感受的表达,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一书中阐述“生活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我相信,生活也是艺术家的创意源泉和动力,于是本文从“艺术 生活”的理念来阐述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艺术给予人们崇尚高品质生活的引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时间艺术、听觉艺术,因而是一门非常抽象而又神秘的艺术:它能直接激起生命的活力,激起人们的情感,拨动人们的,心弦.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审美主体对现实,人生深刻体验的态度。音乐是无言的,又是有声的,有声是在于它是用音乐述说,无言在于它没有明确的语恚,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世界性语言.鉴于这种特殊性,我们在进行音乐艺术审美活动时,应谊首先探讨音乐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由于戏剧艺术本身的独特性,使其与社会政治之间产生了一种难以割离的天然联系,对此,无论是欧洲戏剧史还是中国话剧史,都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戏剧在发挥政治参与和社会批判功能之时,如何将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合理调配,既发挥其社会功用,承载一定的政治符码、社会担当,又不至于解构艺术底线,呈现出文化意味和审美品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面对四川大地震,作为社会良心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应对,以坚实的艺术实践对这一公共性社会事件及其呈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集体人格进行了表现,人艺的新话剧《生·活》在艺术如何面对社会生活,如何处理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之关系等层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由于戏剧艺术本身的独特性,使其与社会政治之间产生了一种难以割离的天然联系,对此,无论是欧洲戏剧史还是中国话剧吏,都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戏剧在发挥政治参与和社会批判功能之时,如何将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合理调配,既发挥其社会功用,承载一定的政治符码、社会担当,又不至于解构艺术底线,呈现出文化意味和审美品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面对四川大地震,作为社会良心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应对,以坚实的艺术实践对这一公共性社会事件及其呈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集体人格进行了表现,人艺的新话剧<生·活>在艺术如何面对社会生活,如何处理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之关系等层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使用动漫艺术对经典童话进行再生产,是伴随20世纪后期经典消费浪潮而出现的一种典型的文化艺术现象,动漫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它有特定的内涵及现代特性,动漫艺术作为一种大众消费文化,它又解构消解了经典童话原有的审美特征和深度意义。它糅合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童话艺术,是童话的艺术新宠。它解构经典童话的再生产,促进经典童话的艺术再创造,开拓出了一个美丽的大众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的生活条件极其艰难、生存能力颇显薄弱的上古时代,诗歌这种翱翔于精神王国的艺术产品,究竟具有怎样的使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呢?这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而当时各民族哲人们所提供的答案也是很不相同的。作为一位高度弘扬实用理性精神的哲人,孔子对诗歌的态度是,在明确承认其艺术审美特性的前提下,更加强调其政治伦理功能,并对其社会实用价值加以综合论述和系统阐发。他所谓兴观群  相似文献   

9.
网络狂欢是新媒体时代下人类社会一种普遍性的群体行为与思想状态,这种狂欢源于个人思想的解放,而个人又在群体的解放之中领略到人的本质意义以及个人的狂欢体验,但其最终落脚点是实现现代人群体精神压力的释放。在这种传统狂欢仪式与现代网络技术联姻的过程中,人们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里有了新的精神依托。然而,网络狂欢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下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断冲击现有社会道德规范,扰乱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甚至使人们在虚拟世界的狂欢中迷失自我。  相似文献   

10.
宗白华以"散步"的漫谈方式诉说了中华古典艺术的美学内蕴与厚重的文化精神,同时比较、分析了中国古典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的独特审美特征。在宗白华的笔下,艺术源于不同时代下人们对自由生命活动的体验和感悟,艺术的创造是基于这种体悟而展开的自由自觉的美之创化,充盈着个体生命的真切情感体验,又升华为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形成为主观与客观融合、以致天人合一的美的世界;不同时代、民族境遇下人对世界人生的情感体验的差异性,又展开为不同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审美差异性。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显示出他对于艺术本体及审美理念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1.
《日瓦戈医生》是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主要描述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历史的重大事件与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作者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尤拉与拉拉相逢的不同时空进行描述,作品中故事时间、文本时间、小说空间的独特处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化"的20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社会风貌,体现了独特的叙事艺术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先秦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教化传统的民族,先秦美学高度重视审美与艺术在陶冶、协和、提高人们的伦理道德感情方面的心理功能,强调艺术对个人道德修养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先秦美学以伦理道德为中心,强调善与美的统一,推崇中和之美,对现代音乐审美和音乐教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是我们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审美教育缺失的现状,我们应该坚持核心坚守与开放空间的原则,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审美教育体系。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实现人类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永才 《考试周刊》2007,(44):140-141
自主学习是21世纪社会、学校、个人最为重视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存发展方式。如果说21世纪是一个学习的时代,是一个学习的社会,那么适应这种时代和社会的必备素质之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艺术总是被当作古代世界的一种最优秀的艺术。这种观念并未充分考虑到古希腊人反对艺术的思想,更多地体现了古希腊时代之后的人们偏爱古希腊艺术的审美趣味与选择。透过有关古希腊艺术及其审美价值的争端,我们可以看到,任何民族历史上的艺术及其审美价值往往取决于后人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形态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构成了社会文化、审美、解构重构三大批评系统,他们在世纪文化语境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从泛政治到泛文化的基本走向。这一走向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息息相关.而对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是文学批评形态流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胡冰 《陕西教育》2011,(9):74-75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雕塑艺术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视线。随处可以见到的优美的园林雕塑、校园雕塑.他们再增添美的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心灵。这些艺术品都是盛开在人类文明园地里的奇花异草.是民族的自豪.是对生活的热爱。当一切都成为过去的时候.时代的灵魂便凝聚在了雕塑那坚硬的脉络里.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和欣赏雕塑艺术?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一个公众的世纪。随着一个真正市民社会和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将越来越近。在当代文化背景下,陶艺作为公共艺术,进入公共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谐空间构建的契机。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艺术领域,它将使中国现代陶艺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空间,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和公共环境空间艺术的风格与材料创新,提供新的视野和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呼唤教育家的时代,因为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正处于一个教育家匮乏的时代,因为我们的教育已经被极端功利主义绑架。这种被极端功利主义绑架的教育,导致人们对教育本原的一系列认识是扭曲的。在这种贫瘠的教育土壤中,教育家的成长是极其困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古典舞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来自外部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审美.造成了当代中国古典舞在审美中表现出媚俗与玄幻的倾向性。实际上,这是时艺术市场的一种妥协。为了适应当代中国古典舞具有多样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特征,社会大众还要关注对当代中国古典舞审美转向的社会生态批判.对这种审美转向的纠偏.关键在于加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创作和媒体传播,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从而保持中国古典舞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