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收寄包裹时使用的邮政日戳,几经变换,戳型较为复杂。建国初期,包裹业务沿用普通邮政日戳,有的下半环刻有“包”、“包裹”等字样。1956年至1957年,邮电部为统一邮政日戳规格标准,颁行了新的日戳式样。但对包裹业务日戳并无具体要求,仅提到包裹科  相似文献   

2.
建国之初,邮政日戳包括火车邮局戳依然沿用“三栏式”点线圆戳,直到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邮业字第52号通知”,决定自1957年1月1日起启用“腰框式”邮政日戳(含火车邮局戳)。“腰框式”邮政日戳由五部分组成,而规范款式的火车邮局戳占其四个部分,其布局如下: (图1) 一、上半环内刻有戳名(也称邮路区间),戳名一般是由邮路始终两站各取一字而命之,再加“火车”二字组成戳名。  相似文献   

3.
邮政总局1987年7月11日(1987)邮政字96号文《关于不准复(仿)制邮电日戳和日戳印模的通知》指出:“最近,发现集邮总公司以非正常渠道索取和复制邮电日戳印模,制作和出售集邮品,使集邮品失真。”1988年7月13日(1988)邮政字98号文《关于调用集邮品所需邮政日戳印模的函》称:“我局同意集邮总公司为制作集邮品调用附表所列日戳印模(戳样),调用的具体事宜可与集邮总公司议定。”从中可见,就在此时,我国邮政出现了“复制日戳”。  相似文献   

4.
毕晓光 《集邮博览》2003,(1):45-45,44
邮政日戳既是邮政史的记录者,又是地名文化的最佳载体。北京的邮政日戳在这两方面体现的就更充分一些,从而引起了众多集戳爱好者的瞩目。1997年2月20日,适逢北京邮政开办一百周年,北京所有的邮政局、所统一换用了原邮电部1995年6月16日颁布的新戳式,掀开了北京邮政史上的新篇章。也就是从这一天起,笔者开始了本人集邮史上历时最久、耗费精力最多的一项集邮工程——收集北京邮政日戳。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将北京各局、所用戳戳图收集完毕,了却了一桩心愿,而集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下面几则小故事就是发生在集戳过程中的真实而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肖迅 《集邮博览》2011,(3):69-69
近日在整理邮件时,发现了一些119式腰框式邮政日戳目前仍然在使用。图1是河北唐山2010年7月121B使用的“平信”字样的邮政日戳;图2是浙江绍兴2010年1月419使用的“312030”邮政编码式邮政日戳;图3是山东莱芜2009年12月25日使用的邮政日戳,此戳既有邮政编码“271104”,又有地名“钢城”。  相似文献   

6.
邮政鼠名戳是指带有“鼠”字地名的普通日戳和风景日戳,如“鼠场”、“鼠街”、“白鼠”,但不包括在《戊子年》生肖邮票发行首日或春节时启用的各式纪念邮戳,那些纪念邮戳多半带有老鼠图案及“戊子年”字样。  相似文献   

7.
丁一凡 《中国集邮》2001,20(7):15-16
实寄封,是指经邮政部门收寄、传送、投递过的各种信封。因此,实寄封上都贴有邮票,或贴有邮资凭证(如邮资签条、邮资符志),或加盖免资戳记及其他邮政签条或副戳;书写有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与地址,盖有邮局的收寄邮政日戳和投递日戳。这一切都记录了该信封是寄件人送交邮政部门、并经邮政部门业务处理后递交收件人的全过程。所以,实寄封不仅反映了邮票的发行  相似文献   

8.
(4)新邮戳首日封和旧邮戳尾日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邮政日戳式样曾多次变更。在旧式邮戳终止使用日前一天投寄的邮件,盖有当地旧式邮政日戳的信封,即为旧邮戳尾日封。而在次日,即新式邮政日戳使用的第一天,盖有新式邮政日戳的实寄封,就是新邮戳首日封了。如北京邮政部门自1983年8月10日开办“快信”信筒(俗称“黄帽子”信筒)以来,曾先后4次变更“黄帽子”邮政日戳中的字。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2月20日,就出现了旧邮戳尾日封和新邮戳首日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邮政部门发出了停用旧式邮戳和启用新式邮戳的通知与新戳样的件,但各地邮局换用新式邮戳的日期极不一致,相差几个月或1、2年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有的邮局迟十几年才启用新式邮戳。如1957年  相似文献   

9.
全国集邮联首批会士张芝繇先生积半个多世纪的心血,搜集、研究邮政日戳之成果——《天津邮政日戳图谱(1949-2006)》于2007年12月由海潮出版社出版。张芝繇先生集邮近70个春秋,邮政日戳是其研究重点之一。该书所收基本涵盖了从1949至2006年计57年间,天津辖区内的普通日戳,邮政专用日戳,国内、国际及港澳邮资已付日戳,机盖落地戳、投递戳、包裹  相似文献   

10.
任德孚 《收藏》2001,(3):53-56
邮政日戳是邮政通信部门经办各项业务的专用戳记,通常主要用于盖销邮票,表示邮件寄发和到达日期。生产单位处理日常业务用戳,也是邮局与用户及企业内部局所之间、工作台组之间责权关系的印信。邮政日戳上的地名与日期在集邮学研究上,法律事务查证上,都具有物证的重要意义。如在一些有时间性文件或通知以及工商事务运用上,经常注有  相似文献   

11.
蚁健 《上海集邮》2001,(4):44-44
欠资戳并不少见,但手绘的欠资戳就不多见。 1949年一封由广东广州市寄往广东汕头澄海县莲中乡的信,正面左上角贴有邮票三枚,但均在邮递的过程中失去,仅留存邮票的残迹。此封到达杜厝邮局时,邮政人员不承认已纳邮资,故按欠资邮件处理,用笔在信封正面左上角手绘了一个“欠资戳”(见图)。又在封背加贴一白纸条,注明“应纳欠资费3千元(商用数码)”。并在白纸条上加盖杜厝邮局“卅八、四月、廿五”的邮政日戳。  相似文献   

12.
如《两种南极1号邮戳》(参见060541)所述,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的“中国南极考察纪念封”与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集邮出版社共同发行的“中国首次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纪念封”上所盖“中国南极长城站”1号邮政日戳,的确不是出自同一个戳具。除了日戳的文字笔形、线条粗细有明显不同外,笔者依照两种封上所反映的邮路信息也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邮政局开办的包裹业务从收寄、分拣、装袋、运送、投递通知单到领取,包裹单上的戳记录了全过程。一、邮政日戳邮政局各支局所和营业机构,每天办理包裹收寄、投递通知和交接业务时,用来盖销包裹单上所贴邮票的邮政日戳,可分为收寄日戳、投递日戳和领取日戳。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众多的普通邮政日戳中,有些日戳刻有“处”字。香港朱桐编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鉴》(1984年版)第53页“邮政代办所邮政日戳”一节如下记述:邮政代办所是中国邮电企  相似文献   

15.
郑挥 《上海集邮》2005,(10):19-2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政权的诞生,中华民国一去不复返,并开始按公元纪年。邮政日戳上的民国纪年势必更改,由于新制日戳尚未发下,不少地区便将沿用的日戳年份“卅八”两字铲除,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款邮政日戳始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2月22日的上海海关邮资已付戳~①。此后,邮政日戳的格式不断更新,迄今140多年来行用过的邮戳种类多而复杂,其中实线腰框式邮戳自清代开办国家邮政的后期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诞生起,经中华邮政至中国人民邮政都有使用的记录,是代代相传的"三朝元老",可以说是中国邮戳史上的老寿星,值得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中国首次进行南极考察,为此,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5万个“中国南极考察纪念封”(图1),每个售价30元;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集邮出版社共同发行10万个“中国首次南大洋和南极洲考察纪念封”(图2),每个售价5元。上述两种封上盖用的“中国南极长城站”1号邮政日戳,日期均为1985年2月。“南极临时邮局有两枚日戳(1、2号戳)。当时规定这些邮戳只能在南极邮局盖用。‘向阳红10号’返航到达上海,未靠岸,上海邮电管理局就派专人乘交通艇上船将戳取回封存上交了。”  相似文献   

18.
1967年1月1日和2月10日,原湘潭县韶山冲邮电支局启用一种邮资已付戳,戳上刻有毛泽东旧居图案,共计20枚,编号(1)-(20)(见附图)。这是我国历史上一套特殊的邮政日戳。现将它的启用始末、使用情况介绍如下,以便让它在我国邮戳史上有个正确的地位,让邮人了解这段特殊的邮政史。  相似文献   

19.
“改退批条”上的邮戳通常是普通邮政日戳,如图1为四川白沙的腰框戳。图2为上海嘉定的编码戳,多为投递员或“封发分拣”部门所盖。有的邮局,刻有一些表明邮政业务类别的邮戳,所以在改退批条上亦有加盖“投递”戳(图3,吉林延吉),或“封发”戳(图4,浙江绍兴),还有的加盖相应的天干或地支代号戳。如广西南宁戳的下月牙刻有“丙1”(图5),“丙”为函件分拣代号。  相似文献   

20.
《广州有个“加拿大”》一文(参见080935),介绍了广州包裹收寄日戳中出现“加拿大”地名。从附图看这是电脑打印日戳,而非文中所言“邮资机日戳”。戳中上方地名“广东广州”和下方地名“广州加拿大”,若以日戳标准考量,分别多了“广东”省名和重复了“广州”市名,不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