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极值法是将混合物看作是只含其中一种组分,求出此组分的某个物理量的值,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中只含另一种组分的同一物理量的值,而混合物的这种物理量必须介于两个极限数值之间,从而可判断出漏食物的可能组成.它是解化尝试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但是在使用此法解题时,往往会因使用不当出现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2.
一、考查物质的宏观组成 1、考查物质的成分 (1)考查物质所属类型。纯净物的组成唯一,熔沸点一定,而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含量不同,无固定的熔沸点。据此可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相似文献   

3.
极端思维法又叫极限思维法,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定性或定量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等问题.常见的是两种组分的情况,如:对于A、B组成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看做是只含其中一种组分A(组分B为零)的某个物理量的值x1,再用相同的方法求出混合物只含B(A为零)时的同一物理量的值x2,而混合物的这个物理量x(平)是平均值,  相似文献   

4.
纯净物、混合物是初中化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和理解这对概念的本质,是正确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也是化学启蒙阶段学习的必经之路. 一、理解并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1.纯净物:宏观上,由同种物质组成(一种成分);微观上,由同种粒子(一种分子)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一定的性质(如熔沸点等).例如氧气、碱式碳酸铜、氧化镁等.  相似文献   

5.
对二元混合物来说,如果各组成成分对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相同,当混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确定值时,则两种组成成分的配比就一定.这样,混合物中其他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应为确定的值了.如何从已知的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另外元素的质量分数?一般方法是:先求得混合物组成成份之间的比例关系,再根据本意列式求得.方法繁琐,耗时较多。这里介绍一种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一.根据分子式,发现固定组成例1.已知由乙醛、丙酮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混合物中两种组成成份的分子式分别为C2H…  相似文献   

6.
例1某气态混合物中可能含有H2、CH4、C2H6三种物质中的二种或三种,经测定其组成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5,则由此判断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组合是:(可不填满)①___,②___,③___④___  相似文献   

7.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要全面理解这组概念,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辨析.一、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组成纯净物的物质只能是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以是两种也可以是多种,物质种类不固定;混合物中每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可多可少也无固定数值,纯净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却一定是定值;纯净物一定有固定不变的化学式,而混合物一定没有固定不变的化学式.二、纯净物有固定结构,混合物没有固定结构结构一般指构成物质…  相似文献   

8.
"十字交叉法"是解决具有平均含义的混合物计算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适用于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尤其是某些缺少数据而不能直接求解的混合物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在初三化学习题中,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类题目:已知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与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求金属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或不可能组成,此时可用单价相对质量法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举例说明此法的应用。 例1 两种金属混合物共13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放出1g氢气,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为()  相似文献   

10.
解题实践中,经常遇到通过燃烧、加成等反应推断混合烃的组成,计算组成相似的有机混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等问题,若合理运用“平均原则”,就能顺利解答这类试题。该原则的要点是:对由两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当两成分某一意义的量(如摩尔质量、碳原子数、氧原子数、分子式等)不相等时,混合物同一意义的平均量必介于两成分量之间,称之为“不等量平均原则”;当两种(或多种)成分量相等时,  相似文献   

11.
一、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与混合物不同,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这种物质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例如,氧气是一种纯净物,因为氧气只是由一种有固定组成和性质的氧分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雷朝水 《考试周刊》2011,(68):183-184
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点,作者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判断方法,即不管是单一溶液.还是混合溶液,都可分为三步。首先写出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电离、水解方程式;第二是联想规律;第三是根据水解、电离的不同程度进行判断。对于混合溶液还要注意“三看”:一看混合物的组成:二看混合物是否发生反应:三看反应物能否恰好完全反应。如能,则只以生成物来考查;如不能,则将生成物和剩余物同时进行考查。只要按以上的方法去判断,问题就由难变易.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3.
题目 使10.6g某固体混合物样品与足量的盐酸起反应,收集到了4.4gCO2,若此混合物是由MgCO3、Na2CO3、CaCO3和K1CO3中的三种物质组成的,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相似文献   

14.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有关甲烷的试题很多,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试题,在解题时需要先判断出混合物中有甲烷存在,再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5.
混合物的分离与除去混合物的杂质,原理都是通过物理的或者化学的方法把混合物中无用的杂质转化成与混合物所处状态不同的物质,使其除去或者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转化成另一种有用物质的一种实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混合物中,从已知的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其他元素的质量分数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混合物组成成份之间的比例关系,再根据质量分数计算的定义公式求得。此方法繁琐,耗时多。在此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知识点1:溶液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物有关溶液组成的学习要求达到:理解溶液的基本特征,了解溶液的组成并能判断溶质、溶剂.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一种混合物,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溶剂通常是一种,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而溶剂通常是液体(随着同学们学习的深入,空气、合金等也可以看作溶液.如新鲜的空气就可以看作是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分散到氮气中所形成的气体溶液;如生铁可以看成是将碳、硅、磷、锰等分散到铁中所形成的固体溶液.)溶液中各处的颜色、溶质质量分数、密度、化学性质相同,这是溶液的均一性;同时溶液还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李成龙 《化学教学》2007,(9):68-69,13
混合物组成分析题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基础计算题型之一,提出通过构建混合物微粒模型,简单易行地表示出混合物的平均组成化学式,将此种方法与"十字交叉法"等方法相比较,发现在某些同类型混合物组成分析题上具有方法简单、计算方便的优点.并能统一求解纯净物化学式与混合物平均组成题的思路和步骤,更有利于学生解决混合物平均组成题.  相似文献   

19.
1.知道生活中的大多数物质是混合物. 2.能理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及酸、碱、盐的概念. 3.从组成上判断和区别常见的典型物质的类别.  相似文献   

20.
极值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方法,融元素化合物、有机物知识、数理分析、逻辑推理、分析综合、拆解重组于一体,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能力型试题.化学上所谓"极值法"就是对数据不足而感到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组成判断的题目,采用极端假设(即为某一成分或者为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