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河流名称的标法 ,据我们自己非常有限的知识 ,似乎应遵循自上游而下游或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原则 ,但《中国历史》课本却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反常的标法。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第 2 9页《周初分封诸侯图》 ,第 42页《春秋列国形势》图和第 47页《战国形势》图中的江水和淮水 ,第 5 6页《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分布和商业城市》和第 73页《秦朝疆域》图中的淮水 ,第 78页《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中的淮水和江水 ,第 79页《刘邦项羽灭秦》图中的江水 ;第二册第 3页《隋朝的大运河》 ,第 69页《五代十国前期形势》 ,第 70页《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和…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宁夏彭阳县第三中学赵邵俊老师给本刊来信说:“《中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9期)刊载的《邮票图说世界通史(四十五)》一文漏掉了图2的注释.由此导致图3至图8的图与注相应次序的错位。  相似文献   

3.
1教材实验的弊端 人教版《化学(必修2)》在第3章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科学探究中,介绍了"石蜡油分解实验"。原教材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于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热,石蜡油蒸汽在炙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一定的气体,利用生成的气体进行其他实验。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 5 4页 ,以整页篇幅刊登了 1898年爱国人士谢赞泰先生创制的漫画《时局图》。初中版《中国历史》第 3册第 73页上 ,该图也占了整页的 1/ 3。编者旨在通过此图 ,以生动形象、不言而喻的直观画面 ,加深学生对当时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理解。在《时局图》下方的文字中 ,都说明 :“肠代表德国。”果真有“肠代表德国”吗 ?即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高中课本上整页的《时局图》 ,也不甚明了。因为在《时局图》上 ,除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用虎、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 ,还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 :图上代表…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4(2010年4月第3版)第十三章第7节《光的颜色色散》中第69页“衍射时的色散”有一幅图,图下注明“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如图1所示.通过实验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和单缝衍射条纹,会发现这幅图不是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而是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6.
1 教材实验的弊端 人教版《化学(必修2)》在第3章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科学探究中,介绍了“石蜡油分解实验”.原教材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于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热,石蜡油蒸汽在炙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一定的气体,利用生成的气体进行其他实验.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内容 第四册“看图学文”共有6篇,其中多幅图4篇,单幅图2篇,保留和新选课文各占3篇。这些内容分别安排在教材的三大部分中,各部分均有2篇看图学文。第一部分中有《小蝌蚪找妈妈》和《骄傲的孔雀》,这两篇都是看连续的多幅图学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用一幅幅形象具体的图,配有一段或几段浅显的文字,完整地表达了故事内容。第二部分中有《我们也要当红军》和《难忘的泼水节》,这两篇都是看单幅图学文。这类课文是以一幅内容较复杂的图,配有一篇较完整的短文。第三部分中有《黄山奇石》和《雷雨》。这两篇看图学文,虽然也是看多幅图学文,但与第一部分中的看多幅图学文略有区别。如:《黄山奇石》一课,由四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第一幅图是黄山景观照片,第2—4幅图,分别是“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三个景点的照片。图与图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不是表达事件发展的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 8 3页《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与配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第 17页同名图中有关山东的标识大相径庭课本与地图册背离$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9.
李强 《教学月刊》2013,(1):41-43
一次上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后,一个学生来找笔者,说教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26页有幅拉斐尔的壁画《雅典学园》(见图1)有误。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有6篇看图学文。其中3课单幅图的《秋天》、《北京》、《温暖》集中排在教材的第一部分;3课多幅图的《骆驼和羊》、《美丽的公鸡》、《精彩的马戏》集中排在第二部分。这类刘课文是在“看图学词学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课型,是看图学词学句的延伸和发展。与现行教材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一、它把学习语文跟认识事物紧密地结合起  相似文献   

11.
看过贵刊2010年第10期刘坤老师写的《一道力学高考题的图象解法》(后面简称为原文)后颇受启发,但发现原文的图2、图3和图5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柏孜柯里克石窟第32窟位于石窟群中部,平面大致呈方形,有中堂和回廊。回廊一周画誓愿图及12身僧人供养像(其中3身为汉僧)。本文根据日本平野真完的研究成果,全面介绍了誓愿图是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24所画的,并列记梵汉藏诸译文。誓愿图乍一着,好像佛礼拜供养图,其实壁画表现的是释迦前生在过去佛前发誓愿要修行成佛,在佛前受记于未来成佛,有别于说法图。警愿图的铭文除第4外均见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偈中。铭文中所见三阿僧祗幼出世佛名,一部分见于《药事》,其他则见于《大毗婆沙论》等有部论书及《大智度论》,与《优婆塞戒经》所传相合。誓愿图的主题故事,其中二三个见于譬喻诸文献,其余大部分见于《药事》偈中。  相似文献   

13.
袁海江 《物理教师》2008,29(10):61-62
第1题是《选修(3—4)》中“光”一章“光的折射”课后练习第6题,原题如下: 关于图13.1—3(图1所示)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证明图中的入射光线与射出玻璃砖的光线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学杂志》2006年第5期《此处花开香满堂》(简称文[1]),《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6期(下半月·初中)《一堂节外生枝的数学课》(简称文[2]),《中学数学杂志》2007年第6期《花开满堂并未圆》(简称文[3])三文都对一道探究面积的题目展开了研究,原题为,如图1,正方形 ABCD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94年第6期p.21刊登了《演示“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一文,现将我们的意见简述如下。 据笔者所见,这个实验方案系人教社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1989年10月第1版)p.119第3题的拓展。显而易见,实验中有可能会出现原文图3所示的现象,而图2所示的两侧胶膜则应均向管内凹进才对。  相似文献   

16.
朱向阳 《物理教师》2008,29(12):13-14
如图1所示,用小钢珠做空气分子模型,把装有钢珠的杯子拿到台秤上方,让钢珠连续地倒在秤盘上,对秤盘产生作用力,并通过观察台秤的示数情况来模拟演示气体压强的产生.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1—2(人教版2004年12月第1版)、《物理》选修3—3(人教版2005年6月第1版)、《物理》选修3—3(司南版2005年10月第1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2册(必修加选修)里“模拟气压的产生”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7.
二而一     
课本第 3 3页《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表》中 ,崇厚创办的企业名称为“天津机器局” ,前面第 3 2页《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也标为“天津机器局”。第 3 3页图下却注为“天津机器制造局”。同地一“局”两名 ,对此 ,讲课时教师必须说个明白。查《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书》上册第 71页解释说 :崇厚创办时企业称“军火机器总局” ;1870年李鸿章接办 ,改称“天津机器制造局” ;1895年又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 ,至 190 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由此可见课本第 3 3页选用的图为改称“天津机器制造局”后的厂景。当时企…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彩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有三幅敦煌莫高窟塑像图片:一是封面的背景图(图1),二是第一单元彩页的“敦煌莫高窟内的彩塑”图片(图2),三是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导入框(第38页)中的“莫高窟唐代塑像”图片(图3)。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莫高窟第61窟《佛传·涅槃图》作了图像解读,并从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发现一件莫高窟第61窟《佛传·涅槃图》榜题底稿抄件,即S.4270V《涅槃经变榜题底稿抄件》。本文最后对莫高窟第61窟《佛传·涅槃图》与莫高窟第148窟《涅槃经变》的渊源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9页的《月相成因示意》图及其他相关的图表,是关于月相知识的很重要、很生动、很适用的材料。由于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笔者在教学中对《月相成因示意》图作了两种处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