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利文的人格发展思想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沙利文人格理论渊源、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主要内容为:沙利文人际关系为中心的人格理论基本构成;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人际关系理论与现代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对比,包括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他发展心理学家成果的一致性;沙利文人格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建构中国化的人格理论模型是探讨中国人人格的基础和目标,一味地借用西方的人格理论无法真正地反映中国人的人格。因为其间存在善巨大的化差异,甚至在人格的基本概念上也存在差异。而在中国传统化中,早已孕育了人格理论的基石,各学派的人性论、理想人格等观点都是建构中国化人格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可以建构真正反映中国人人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3.
自弗洛伊德创立第一个科学形态的人格理论以来,西方人格心理学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百年来,西方人格心理学学派林立,理论如云,当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理论表面看来,似乎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但实质上它们之闻存在着逻辑发展规律。本文从人格理论的形成和研究对象两个方面着手,力求探讨西方人格理论的逻辑发展规律,并对西方人格理论进行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理想人格是人们向自己提出的道德上应有的完美人格形象。本文从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修养方法和道德规范三个方面,对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理论进行了比较,试图使人们对中西古代理想人格理论有一大致的了解,从而为新时期我国理想人格的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格是心理学各学派人格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健康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人格及健康人格的概念,不同的学科乃至心理学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见解,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总结了西方的主要的健康人格理论,以及我国学者提出的健康人格标准。通过中西的对比。从描述健康人格的主要立足点出发,提炼出健康人格概念的核心内容,为进一步的健康人格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授学生知识及技能,培育学生的文化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知识传授、精神培育、人格塑造的三位一体",最终落脚点和归宿还应放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上.本文建立在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关于人格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以及大学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大学生人格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五类型人格理论是中国人格理论的核心之一,论文首先考察了其形成的过程和主要发展;其次重点分析、诠释和评价了"圣人人格、君子人格、士者人格、庶人人格和小人人格"五种人格类型的内涵、特征、外在事功以及形成原因;最后,通过对中国人格理论的双核心"五类型人格论"和"五因素人格论"关系的分析,提出了超稳定心理结构的理论构想,进而推论超稳定心理结构是传统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的深层心理原因,并进行了纲要式论证.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家勒温曾把解释策略分为亚里士多德式和伽利略式,当代科学哲学也有类似的划分,把解释策略分为自上而下式和自下而上式。从解释策略看,人格五因素理论是亚里士多德式或自上而下的,而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则是伽利略式或自下而上的。正是由于解释策略的不同,才导致两大人格理论在人格结构和行为倾向的关系、人格的指标以及情境在人格评估中的作用等问题上存在差异。由此可见,解释策略在人格理论的比较和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20世纪人格研究的两种途径:人格特质研究和人格加工动力研究;指出这两种研究正在融合成一种新的人格理论:认知情感人格系统;介绍了它的主要假设及其人格分析的多层次。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在教师人格建构理论上我们除了向西方学习之外,更要承继历史,批判继承传统理想人格理论,建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想教师人格模式。本文拟从“孔颜之乐”三境界及其对教师人格建构的启示对此加以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