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行中师音乐教材中的视唱教学,其教学内容基本为音准、节奏和协调反应能力三的有机结合。本将从柯尔手势唱名教学法、环绕式的音程音准练习法、节奏归纳练习法、节奏生活化练习法、创造式音阶练习法等五个方面阐述掌握音准和节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视唱练耳课是训练学生听觉的一门音乐基础课,而良好的视唱能力是音乐智能形成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音乐视唱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注意解决视唱中的“音准”、“节奏”、“兴趣”问题,并开展音乐欣赏,学习其它音乐知识与进行技能训练,从而达到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视唱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3.
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音乐学科,是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奠基石。视唱的音准问题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基础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学好视唱练耳这门音乐学科。在视唱练耳具体教学实践中,变化音的出现又增加了视唱曲的难度,加大了学生把握音准的难度。本文以变化音体系为立足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视唱中音准问题展开教学法的分析与研究,旨在提高学生把握音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何啸 《考试周刊》2014,(64):187-188
节奏、视唱能力直接关系演唱歌曲的音准及准确性,影响音乐的"质感"美。因此,进行大量节奏、视唱训练及教学,对中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学习中,视唱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谱即唱、听谱可记的能力,强调对音准、调性、节奏等音乐基础技能的训练;声乐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正确理解和表现作品的能力,强调对演唱表现力和感受力的训练.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通过相互融合,能够让音乐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20,(6):109-111
视唱练耳课程是我国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之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音乐教师对单声部视唱练耳教学较为侧重,而对多声部视唱教学的活动相对较少或者不重视。然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离不开多声部视唱的运用,例如合唱、重唱等节目的排练,以及对于各类多声部谱例读谱识谱等。多声部视唱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演唱音准、听音能力,以及节奏控制等音乐技能,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高师学生音乐视唱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音乐智能是学生将来从事音乐教育的基础,而良好的视唱能力是音乐智能形成的基础,因此在高师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音乐视唱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注意解决视唱中的"音准" 的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8.
视唱是职高幼师专业音乐课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视唱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视唱能力,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和乐感,为学生学习声乐、器乐打好基础。本文针对幼师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阶段性训练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视唱技能。  相似文献   

9.
视唱是职高幼师专业音乐课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视唱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视唱能力,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和乐感,为学生学习声乐、器乐打好基础.本文针对幼师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阶段性训练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视唱技能.  相似文献   

10.
中等师范音乐教育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的教育。中师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课 ,除了在音高、音准、节奏、节拍、记忆、视唱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外 ,还应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所学的知识技能综合的运用能力。就这一问题 ,美国教育家迈克尔·马克曾有下列论述  相似文献   

11.
文劼 《儿童音乐》2012,(10):48-50
器乐进课堂是深化音乐教学改革的一大举措,通过对简易乐器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和音乐素质。简易乐器(如竖笛、口风琴、口琴等)价格低廉、携带方便,同时又有固定音高,有助于学生掌握音值、节奏、视唱及乐理知识,有助于解决学生唱歌的音准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把简易乐器引入课堂,为音乐教学丰富了  相似文献   

12.
一、音准与节奏 音乐的演唱与演奏、音的准确与节奏的准确是必须具备的条件.音准与节奏,又可谓音乐的生命线.所以,音准与节奏的训练,是音乐教学最基础和最基本的训练.不仅各调的自然音准要唱准,各种变化音、增减音程、也要唱准.音准与节奏的训练,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体现这种训练的课程叫"基本乐课",或叫"视唱练耳".视唱,本来一个人只能唱一声部,当今,又有一种训练,除口唱一个声部外,左、右手和左、右足同时配合打不同的节奏,以掌握多层次的音乐思维.练耳除听写单声部旋律外,还要听写和弦与复调.加强音准与节奏训练,提高学生的视唱、听音能力和水平,才能为高深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某础.  相似文献   

13.
视唱教学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基本节奏,特殊节奏入手训练学生内心的节奏感,从小三度入门来训练单音的音准,用音程的转位来训练旋律音程的音准,用首调唱名法训练学生的音乐概念。  相似文献   

14.
作为歌唱的基础,读谱、音乐听觉、音准、音乐记忆和节奏等能力伴随着声乐学习的全过程;而声乐的发声技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视唱效率与质量。因此,为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综合提高,加强视唱与声乐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视唱练耳教学是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音乐学科的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它对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节拍以及音乐鉴赏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如何进行视唱训练呢?笔者认为其首要的问题是对识谱、节奏和音准方面的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刘晓霞 《辅导员》2009,(22):55-55
视唱课是音乐课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节奏感、节拍感、音准能力,以及读谱能力等,能够培养听、看、唱、律动、人体各个器官的协调能力。多年来,从事高中音乐特长生的视唱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视唱水平,使其掌握视唱技能是很多音乐专业教师值得探究的课题。在此,我也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音乐知识和唱歌技能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识谱能力,发展听觉和增强记忆,培养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感,获得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完成教学大纲提出的任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结合进行乐理知识的讲授和音准节奏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发展其音乐感觉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视唱练耳课程在音乐专业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声乐、器乐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主要通过视唱和音乐听记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发展音乐思维能力,培养音乐感受力,积累音乐的感性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地为音乐实践服务。下面我从音准、节奏、乐感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学生最常反映的问题是音唱不准,"跑调"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从歌唱教学入手"是柯达伊教学法的基础,以柯尔文手势和简单的身体动作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解决音准识谱问题。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借助手势、节奏字母谱训练系统的音乐听觉,通过学生视唱训练及读写训练等方法训练歌唱音准。  相似文献   

20.
正视唱课作为中职幼师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职学校幼师专业的生源大多无音乐学习基础,也未经过入学专业测试。传统的视唱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因此怎样上好中职幼师专业视唱课,使学生乐学、好学、学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音准训练、节奏训练、音乐表现力训练和课堂组织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音准训练1.找音准游戏教学法当学生能够准确唱出七个基本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