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6月22日,喜讯从卡塔尔多哈传来,中国大运河和中国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申遗成功。由此,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达到47项,居世界第二。杭州也成为拥有西湖、大运河的“双遗产”城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是一个大跨度的线性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涉及沿线8个省市的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城市,杭州人民对这条千里长河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并倾注全力助推运河申遗。本刊这期刊出的《当代马可·波罗重走运河路》《〈遇见大运河〉:用舞蹈语言助力大运河申遗》两文就是用不同的视角和形式为助推大运河申遗成功作出自己的努力。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保护遗产的任务更加艰巨,要走的路还很长。本刊将继续关注申遗成功后的新亮点,刊发相关的文稿和图照,让古老的大运河绽放更加灿烂的光彩。  相似文献   

2.
阎文 《文化交流》2016,(2):32-34
正走运,新年来临之际听来尤其暖心。这天,在京杭大运河南端,人们走走运河,撞撞大运,舒展身心,领略春意,是多好的一件事情!越来越多的健走爱好者残腊初雪霁,寒梅蕊香飘。新年元旦一大早,杭州运河文化广场就热闹起来,杭州的、还有周边绍兴、嘉兴、湖州等地的健走爱好者们聚集过来,有公司职员、教师、学生、医生和外地打工者,也有退休的大妈大伯。他们穿着平时的运动装,身形矫健,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在健走活动开锣之前,他们还会来上一段太极拳功夫或腰鼓表演,场面十分热烈。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全长39公里,  相似文献   

3.
正2019中国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暨郎朗杯钢琴大赛,5月在杭州举行。开幕式活动在大运河沿线设立杭州(主会场)、宁波、湖州、嘉兴、绍兴和杭州江干区、余杭区7个会场。2019中国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暨郎朗杯钢琴大赛,5月在杭州市拱墅区运河天地广场举行。在主会场,由杭州歌剧舞剧院带来的开场舞蹈《遇上  相似文献   

4.
正大运河又名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总长2700公里。它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通过浙东运河直抵东海,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  相似文献   

5.
流淌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大运河,见证着杭州的成长与变迁,奠定了城市格局,繁荣了都市经济,丰富了城市文化。京杭大运河,是杭州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一张珍贵的世界名片,它不仅是"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河底挖出一个博物馆2004年夏,杭州大关桥北附近的运河清淤,在水底挖出一个大水缸,里面藏着满满一缸锈迹斑斑的古铜钱。经过清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尾声,今年的世界遗产大会将最终作出决定。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杭州,正举行着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我们走读运河,体验已融入杭州人生活的运河文化。  相似文献   

7.
正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诸多东西蜿蜒的水系中,那条以别出心裁的走向而贯南通北的大运河,无疑是最为霸气和吸人眼球的。它的特殊,源于它是人工斧凿与天然河道资源利用相融合的结晶。这项始自春秋战国,历隋唐、宋元而迄明清,不断开凿、修筑、疏浚、改道、整治而成的工程,是中华文明历程中的标志性大工程,我们现在称作中国大运河。中国大运河实由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和通济渠等段)、京杭大运河  相似文献   

8.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是中国大运河中重要的一段,其沿线衍生出的一些重要的大运河乡土文化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沧州段传统技艺类非遗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分析了京杭大运河沧州段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价值,沧州段京杭大运河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运河长长的流水缓缓流淌,波浪节拍应和着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文明。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历史的见证,是保护中国古代丰富文化的历史长廊。大运河凝聚着政治、经济、文化、水利、建筑、科学、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价值与信息,是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千百年来,在运河(杭州段)沿岸汇聚了丰富多彩的茶艺文化、饮食文化、桑蚕丝绸文化、地方戏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历史文化景观概念规划的编制方法和规划内容,强调对京杭大运河这类线性、区域性的文化遗产应该从遗产廊道的角度编制保护规划。在介绍该规划对现状历史文化遗存和文化内涵进行摸底、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整体的角度对运河全线提出整体性保护和开发策略的过程,希望达到既能保护京杭大运河、为申遗做准备,又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和旅游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韩笙 《文化交流》2013,(11):2-5
2013年9月27日,在扬州召开的2013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上,大运河申遗力唁员透露,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国际专家,近日正式完成对中国大运河全线132个遗产点和43段河道的现场考察评估。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运河价值阐释与运河地方性发掘的逻辑关联,运用地理学“一纵一横”“四层一体”研究方法,建立文化连续性、遗产多元性、内核完整性的价值阐释框架。基于“一横”,从地方与国家联动视角,总结运河变迁特征;基于“一纵”,从生态文化、水工文化、漕运文化、精神文化4个层面,凝练运河文化特色;基于“横纵结合”,从运河与自然、运河与国家、运河与区域、运河与地方4个维度,提炼大运河文化核心价值、解读运河精神内涵。实证研究表明,大运河徐州段具有地位波动中上升、运道频变中渠化、功能渐变中多元的发展变迁特征;大运河徐州段文化具有水情复杂、河道险奇,闸多堤长、运道屡迁,五省通衢、国安中枢,功利多元、粗犷豪放四大特色;大运河徐州段精神可提炼为科学务实、勇于创新,顾全大局、甘于奉献,开放包容、融合四方,抗争进取、英勇无畏。  相似文献   

13.
舞蹈剧《遇见大运河》去年11月赴美国、巴拿马巡演,分别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学院剧场和巴拿马运河边的菲嘉利会展中心进行公演。这是《遇见大运河》"世界运河遇见之旅"继法国米迪运河、德国基尔运河、埃及苏伊士运河、希腊科林斯运河之后"遇见"的另外两条世界知名运河——伊利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相似文献   

14.
徐继宏 《文化交流》2017,(12):29-32
正《遇见大运河》的世界巡演是用世界文化遗产这样共通的语言,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力量,展示中国形象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过,地球上有两条人造的长线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是中国人的骄傲。一条是万里长城,一条是京杭大运河,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京杭大运河从北京跨越6省2市,止于杭州。而大运河对于崔巍,则是生命的载体和职业的主线。  相似文献   

15.
杨昀 《中国名城》2020,(4):76-81
中国大运河是流动着的活态廊道遗产,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运河遗产资源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分析,客观归纳当前苏州段运河的发展瓶颈,并借鉴国内外典型线性遗产廊道的成功经验及发展模式,从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生态环境、统筹规划旅游产品谱系、创建运河文旅品牌、推动产业融合创新等方面,构建苏州段运河遗产廊道的核心竞争力,服务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以期为中国大运河遗产资源的统筹保护、有效传承与活态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千年大运河,锦绣贯古今。京杭大运河厚重的历史底蕴,决定了她独特的文化基因和时代内涵。"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的杭州,"堤绕门津喧井市,路交村陌混樵渔"的扬州,"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的汴州(今开封),"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的楚州(今淮安)……前人诗句中的古代大运河,商贾如云,繁华热闹。繁忙的运河还带动了沿岸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繁荣,吸引了大批操着不同语言的各地客商,大运河成为各民族和谐交融的水上流动舞台,在开展商贸流通的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丁山 《文化交流》2016,(12):38-41
运河沿线18座城市参与的第三届中国大运河庙会在杭州举行。庙会推出运河民俗文化风情演示、手工艺制作与传统游戏展示、美食品尝、商品展销等各类活动,人们沉浸在品味传统民俗的欢乐中。  相似文献   

18.
南阳古镇是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岛屿型运河聚落,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下,南阳古镇传统地景空间的文脉传承、保护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梳理古籍舆图阐述南阳古镇历史沿革,从区域环境、聚落形态、阡陌交通、景观节点四方面切入,系统概括了南阳古镇地景空间构成及其表征,进一步揭示了运河水利影响下治水、营城及生活的营建智慧,以期为大运河山东段运河聚落建设及运河文化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分析大运河生态文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相互关系,理清古老的大运河文化蕴含的丰富生态文明成果,将大运河生态文化作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源动力。不仅从上下联动、生态补偿、流域性平衡、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提出传承运河生态文化、构建美丽运河建设机制的建议,而且就以运河生态文化引领打造美丽运河三条走廊,提出具体的方法和路径:修复河岸环境,打造运河生态走廊;传承历史文脉,打造运河文化走廊;推进文旅融合,打造运河旅游走廊。不仅从理论上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寻找逻辑关系,而且从实践上为弘扬运河生态文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的德州,因运河而起,因运河而盛,历来享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本文拟从大运河德州段的历史沿革、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等方面对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挖掘京杭运河德州段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措施,以促使古老运河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