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诗之路”的概念是在1984年出现的,后来有人提出,唐诗之路除了浙东一条,还有浙西一条。“唐诗之路”有过定义:“对唐诗特色的形成起了载体作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一条道路。”有大量的风望甚高而格调多样的唐代诗人游弋歌咏于此,这一地区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唐诗有着整体性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蜿蜒的"浙东唐诗之路"全长约190公里。据《全唐诗》所载,大概有300多位颇有名望的诗人,在这条诗路上写下1000余首佳作。比如绍兴,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唐代文人,陶醉于江南古韵的镜湖,浸染了兰亭修竹的文墨。白居易曾在镜湖边感叹"郡楼对玩千峰月,江界平分两岸春",孟浩然则在云门寺狭长幽谷里流连于"密筿夹路傍,清泉流舍下"。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人又称为唐人,因为唐代国力强大,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黄金时代。唐代文化发达,诗歌的成就特别高。说到中国文学,必然会提及李白、杜甫这些唐代诗人。《唐诗三百首》数百年来是中国文学重要的选本,可能是读者最多的选本。然而,在二十世纪,却有多个反古典诗歌——以唐诗为主——的浪潮。第一个出现于1919即五四运动那一年。胡适提倡新诗,在该年发表的《谈新诗》一文中说:近年的新诗运动可算得上是一种“诗体的大解放”。因为有了这一层诗体的解放,所以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高深的理想、复杂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诗里去。五七言八句的律诗…  相似文献   

4.
浙东有条唐诗之路。这是指浙东的一条不平凡的路。它像一根神奇的金丝线,串起两旁的山水风光、人文逸事,因而吸引了唐朝众多的诗人先后来到这里,踏歌而行,长吟以乐,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奇迹。这条路被今人称之为唐诗之路而名扬海内外;也成为今天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5.
唐诗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其活泼的情感、生动的形象、灵动的语言无一不让后人叹为观止。其中,"花"作为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媒介之一,被唐代诗人广为应用,意蕴隽永。本文从脍炙人口的诗歌中撷取出"花"这一笼统的意象作为鉴赏对象,而不区分其种类,通过归纳"花"意象窥探唐代诗人敏锐的生活触觉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娴熟的诗歌技巧,从而领略唐诗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6.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其被保留下来的诗歌共有1 500多首,大多对我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从小家庭优越,有着伟大的理想和抱负,奈何命运捉弄,使他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使得杜甫的诗中大多反应民生的疾苦、政治的不稳定、官场的浑浊及统治者的腐败等。本文通过对杜甫诗歌的欣赏与分析,从中探究其诗歌中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条由无数文人墨客踏就的文化古道。1300年前,无数唐朝诗人,从钱塘江出发,经绍兴,自镜湖向南经曹娥江、剡溪,溯流而上,经新昌的石城、沃洲、天姥,最后抵达天台山,一路载酒扬帆、击节高歌,留下了1500多首经典唐诗。他们行走的这一线路,被今人称为"浙东唐诗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浙东是唐朝江南道浙东观察使管辖区域的简称,因为观察使驻节越州,又以越州代指浙东。浙东唐诗之路主要指从萧山西陵渡口进入浙东运河,再到达越州——即今天的绍兴,然后沿越中名水剡溪上溯,经剡中到达佛教天台宗发源地天台山。天台旅游名家工作室领衔人张朝红告诉我一个数据:《全唐诗》收录了2000多位诗人的5万多首诗歌,其中有300多位诗人在1100多首诗歌里写过天台。  相似文献   

9.
正提起"寒山",人们马上就会想起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过,这里讲的"寒山"不是苏州的寒山,而是永康的"寒山"。永康的这座"寒山"虽然没有苏州寒山有名,但也有久远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被永康人称为"大寒山"的这座山,处在永康西北角与义乌的交界处,山南麓有一条古道,是古时候金华通往台州、丽水的重要道路。传说南宋状元、永康人陈亮对皇帝描述过这条道  相似文献   

10.
正"浙东唐诗之路"是人文山水朝圣,更是浙江文明的一种折射——唐代诗人踏歌而行,一路留下诗篇,以诗的灯火点亮了浙东的地理山川、政经风貌、阡陌田园。江南财赋地,人文渊薮邦。浙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浙东唐诗之路"是一场人文山水朝圣,更是源远流长的浙江传统文化的一个折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