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二 《中国档案》2004,(2):53-53
“老三毛”其人老三毛本名不表,但知姓吴,我进局里时,人却称其“老三”,或称其“老丘”,很少人称其“老吴”。后来知其本是一孤儿。既无兄妹,也无姐弟,为何称其老三?问过好些人,都不知晓,此案待考,按下不表。  相似文献   

2.
肖二 《中国档案》2004,(12):49-49
老三毛的电脑常常是“裸机”,问起来他却有好多好多说道:倒腾数据呀,排除故障呀,升级降温呀,都是他的理。糟克勃在这方面缺乏对话条件,他不懂,也不想懂,只是忘不了拿老三毛开涮:“老三毛要是学了医啊,那可不得了,老婆的五脏六腑、肠肠肚肚也不知道被置换多少回了。”听多了,老三毛只能摇摇光溜溜的脑袋以示抗议。  相似文献   

3.
肖二 《中国档案》2004,(11):54-54
老三毛近来美滋滋的,逢人便说:“小骡子‘上套’了。”他指的是糟克勃。可是不久,糟克勃后院起火了,老三毛被众人指为“纵火犯”。  相似文献   

4.
报载:一个自称“新三毛”的人,以其“在几十个国家举办过演唱会并获奖”为名行骗于社会,也使不少新闻媒介受骗上当,纷纷为他扬名。 谎言腿短,假的成不了真的。“新三毛”行骗术揭穿后,所谓《新三毛流浪记》也因人告发而胎死腹中。但是,这一案情得出的教训却发人深思。其破绽百出的骗术为什么能畅通无阻,屡屡得手,个中缘由值得探究。 政治思想素质不高,缺少采编人员应有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是记者上当受骗,甚至随波逐流的主要原因。“新三毛”自称去过数十个国家演出,但是他竟连一本出国护照都拿不出来。“新三毛”四处行骗,骗术相当拙劣,但仍有“热心”的记者“可怜他”;有的记者承认那些文章“除了性别是真的外,其他一切都是假的。”更有记者自己承认,早就看出“新三毛”不对劲,可就是懒得打个电话去核实。人们要问,记者的党性原则和政治责任感究竟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5.
吊桥彼岸,是张学良的幽禁处;此岸,是三毛的“梦之屋”。在三毛眼中,清泉是世界上“最可爱,也是最哀伤”的一处风景。  相似文献   

6.
试把无声作有声──谈漫画“三毛故事”的编写王成玉张乐平先生画的三毛可是出了名,这部作品流传了近半个世纪,在书店架子上从来都是摆出来不久就卖完了。我也是它的一个读者,算起来,还是与三毛岁数不差上下的同龄人呢。我喜欢三毛,我同情他,这种爱之情,延伸了几十...  相似文献   

7.
笔者发现不少机关、单位所撰制的公文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应存在的问题。一是滥用简称。作为公文,最好不用或少用简称。倘若要用,也应该写通用(即约定俗成的)简称。如“中共中央”、“中共北京市委”等等。而象“三毛”(第三毛纺织厂);“二化”(第二化  相似文献   

8.
肖二 《中国档案》2004,(10):55-55
一日,糟克勃趴到老三毛耳上说:“我的机子一上网就打开一个糟糕网站,不停地往出飞它的页面,关都关不迭,现在都不敢开机了,老婆看见可不得了哇!”  相似文献   

9.
肖二 《中国档案》2004,(3):52-52
老三毛自从在局长面前因“先开外设”而马失前蹄之后,话也少了,人也瘦了,暗暗跟自个儿过不去,决心要学会电脑。可当初并没有电脑。但这并没有阻挡他的欲望。听行家说,学电脑要先学DOS(在windows之前,的确如此),老三毛便打起dos的主意了。  相似文献   

10.
【咸聊淡扯】过年了 ,三毛这厢给各位老哥小弟大姐小妹拱手了。拜年嘛 ,咱中国人就该拿这个样儿。您问咋地改了行头 ,把“三毛导语”换成“咸聊淡扯” ?别以为我写了错别字 ,此处有典。这要感谢小二。是他跟别人恶心我 ,说我“老不死的 ,还敢‘导语’ ?瞧那‘三咸斋’ ,连根咸菜也没有。“这话又被我听见了。虽不太中听 ,却也基本属实。咱一没文凭二没靠山 ,有啥资格导人呢 ?咱那网站的聊天室 (三咸斋 ) ,见过几个鬼影儿 ?琢磨一晚 ,决定 ,新年换新貌 ,还得抖擞他一排子。三毛向来是从善如流的 ,叫“三毛导语”的确有愧众兄弟 ,得改。不过 ,…  相似文献   

11.
一场关于“三毛”著作形象侵权纠纷,现在终于有了结果。1997年8目19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布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上诉人江苏三毛集团不得在产品、企业形象上使用“三毛”漫画形象作品,赔偿被上诉人冯雏音及其子女1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揭晓,以我国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漫画人物三毛为形象的“三毛大世界”丛书(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喜获殊荣。消息传来,备感欣慰。抚卷之余,不由深深缅怀为塑造三毛这个漫画人物付出毕生心血的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三毛,这个大脑袋,圆鼻子,头上仅有三根毛的中国小男孩形象,是中国最具影响、最受欢迎的漫画人物。以三毛为主人公出版、拍摄的各种图书和影视作品,历经半个多世纪,影响了几代读者。最早的三毛形象究竟诞生于哪一年?据“三毛之父”张乐平生前所言,第一幅三毛漫画发表于1935年的春夏之际。目前能…  相似文献   

13.
乐平兄大我十四岁,我大三毛十一岁,有案可查的一九三五年《独立漫画》上伟大的三毛出现的时候,乐平兄二十五岁,我呢?十三岁。我没见过这幅“开山祖”的三毛。 读三毛,是在《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上。我的“美术事业”是从漫画开始的。 我们模仿着《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的风格在壁报上画点讽刺当地流俗的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看了两部电视连续剧,着实令人反胃,一部是贵州电视台播放的《新梁山伯与祝英台》,剧中将梁山伯与祝英台变成了武艺高强的侠男侠女,让人如何也接受不了,难道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新”字吗,另一部是山东电视台播放的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孟姜女》,竟将历史上长期流传的孟姜女的悲忧形象改成了争风吃醋、打打杀杀的红尘女子,编篡者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另据报载,电视连续剧《王洛宾与三毛》尚未开演,一桩王洛宾子女状告该片严重失实的官司已沸沸扬扬。如今,电视荧屏也可说沾上了“假冒伪劣”之恶习。…  相似文献   

15.
老三毛做系统 给电脑做系统,是每一个学电脑的人少不了的一项活儿.时代进步了,这曾经的技术活儿也就不技术了,即使是新手也不怯阵.记得十年前老三毛做系统,经常是抱一堆光盘、软盘,在办公室里度通宵.现在简单了,只要一张光盘,或者一只U盘,二三十分钟就可搞定.  相似文献   

16.
秋乡 《今传媒》2005,(5):14-15
三毛和贾平凹在精神道路上殊途同归。三毛的洒脱是走遍世界,平凹的洒脱则是将大都市视作深山老林。他们是现代的“隐士”,肉身仙境。  相似文献   

17.
也不可“有偿不闻”高峡一位朋友谈到:“有偿新闻”臭了,“有偿不闻”还香着呢!何谓“有偿不闻”?朋友见我一脸疑惑,便讲出一大串事例:电台一位记者,采录了一组用户反映产品质量低劣的报道。台长审听时发现,生产劣质产品的厂家,正是电台广告大户,便以“正面宣传...  相似文献   

18.
资讯     
张乐平"三毛"手稿入藏上海图书馆7月28日是"三毛"74岁生日,漫画大师张乐平的儿子张融融将父亲最后一部漫画《三毛学法》等一批手稿信件捐给了上海图书馆。这也是上海图书馆近年收到的最大一批"三毛"手稿。《三毛学法》原先一共有20张,留下来10张,这次张家捐赠给图书馆的  相似文献   

19.
《晋书·顾恺之传》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恺之)尝图裴楷像,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面颊上添三毛,确是不算多,但画中人像却由此而“神明殊胜”,真是一件花力气不多而收效甚大的美事。试想一想,如果我们的记者能把大画家顾恺之的这一手段学到家,用于消息的写作,岂不妙哉! 我们一些人对于消息的导语写作一向很重视,而对于结尾却往往不是这样。有的甚至根本不屑以写结尾。认为消息的结尾本来可有可无。虽然,有些消息是可以没有结尾的,但这不应成为所有消息不写结尾的理由。而且从广义角度看,凡文有头就有尾,那种被认为没有结尾的消息其实也有结尾,它最后面的文字就是结尾。当然,这里在说到“颊上添毫”的方法时,我们仍然是从狭义的角度、针对那些有结尾的消息来说的。  相似文献   

20.
上网记(3)     
肖二 《中国档案》2004,(4):50-50
老三毛学电脑的时代,电脑还不像今天这样普及,尚属高级奢侈品,当年那台286电脑,还是封闭在玻璃隔断里的。当第二台电脑进入打字室的时候,老三毛心痒痒了,自此成了打字室的常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