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沙一读者张路来电问:我上四年级的孩子前不久连续两次被自行车撞倒。尽管我已经告诉他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可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我真是很担心儿子的安全问题。请问,有什么办法能使孩子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呢?主持:孩子还不能独立解决成长中面对的各种问题,仍需要家长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适当的指导,尤其是孩子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家长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引导孩子重视起来。下面我们看看江苏省海安县吉庆中心小学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观点一遇事勤动脑,安全最重要。我经常告诉孩子,父母不在家时,必须关好防盗门。如果有客人来访,可…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眼下,许多家长把大部分精力、物力、财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不少家长的一片苦心最终未必都能获得理想的回报,有时候,孩子反而成了父母的心病。那么,如何对待孩子的成长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孩子要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二是家长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切勿拔苗助长,无限加压。另外,家长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加以引导,对孩子不能一味地拔高要求,加重负担,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什么都由着他。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于2005年9  相似文献   

3.
《课外生活》2020,(6):47-48
本期主题是“与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心贴心交流、面对面沟通,把学校对孩子的温暖和关爱传达给毎一位家长,在沟通与合作中构建家校育人的新力量,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新常态。孩子们的世界。大海,是这个孩子的名字,他的心也像大海一样宽阔。他一次次容忍其他的孩子对他犯下的错误,反而热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4.
家长的责任     
我觉得,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坚强的革命后代,不仅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在这里我想从几件琐事来谈一点感想。我有一个在幼儿园的孩子,今年五岁。有一次,我们全家在闲谈的时候讲到了旧社会有多少人走投无路,有的逼得做小偷,有的只好做叫化子。他听到这里突然问我:“妈妈,什么叫做叫化子?”我告诉他就是讨饭的。他又问我:“什么叫讨饭的?讨饭的人是什么样子呀?”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又有一次,他要爸爸讲故事,一听讲的是旧社会的事,他忙说:“不要讲旧社会,旧社会的事苦死了。”这个孩子的天真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觉得他向我们做父母的人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这些幸福地生长在新社会里的孩子,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教育他们呢?平时,  相似文献   

5.
徐州读者张燕来电问:我的孩子经常感到孤单寂寞,但我们家中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我们又不能陪着他。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帮他摆脱孤单寂寞的情绪呢?主持:许多父母都能遇到独生子女孤单寂寞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社会现象,但我们作为家长的,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起来。下面我们看看江苏海安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观点一父母要做孩子的玩伴以前,我的孩子在家里感到寂寞时,我就指导她数数、写字,时间长了,孩子便心烦厌倦了。她即使感到孤独寂寞,也不愿意找我们。我们做父母的有时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知…  相似文献   

6.
一缕飘香 《家长》2013,(Z1):24-26
家长不要武断地拒绝孩子要尊重和理解孩子让彼此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那天,毛毛的妈妈跟我说:"昨天中午1点多,我们在外面野餐时,毛毛突然说回家要吃馅饼。我告诉他,现在时间来不及了,回家要午睡休息,晚上再给他做。被断然拒绝后,毛毛十分生气,把我带去的餐巾纸袋子扔在地上。我生气地要他捡起来,可毛毛不仅没捡,还使劲儿地踩了  相似文献   

7.
雪子 《家长》2003,(Z1)
我的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孩子不到6岁,我就开始了单身女人带着孩子的生活。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单亲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然而,我却要让孩子正常健康地发展。今年我的儿子20岁,已到南京东南大学读书。回头看看我做母亲走过的路,我觉得给孩子仅有温暖还不够,更要理智地做母亲,那就是陪孩子走好每一步,做好孩子每一步的启蒙老师。我时时感到,对孩子的人生启蒙,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在孩子入小学前,我就给他讲童话故事。借助美丽的故事帮助他展开想像和思维的翅膀。他渐渐长大了,我就告诉他,童话是美好的,但也是虚幻的。接着,…  相似文献   

8.
《母婴世界》2012,(11):64-65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爱问“为什么”说明她动脑筋了,这是个好现象呢.家长也应该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过自己解答不了时也不要随便搪塞孩子,要尽可能带孩子找到正确答案,无论是图书馆还是从电脑或报刊中,都要尽可能让孩子养成缜密思维的好习惯,并且培养孩子举一反三及联想的能力。譬如孩子问到一株植物。可以趁机将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告诉他.引导他观察叶子的形状和分布,花朵的颜色等等,这样悉心教导下,你的孩子很快就会成长为“小博士”!  相似文献   

9.
一次,孩子玩好了玩具一点没有要整理玩具的意思,我原想说“你不要乱丢玩具,把它整理好”,但话到嘴边突然灵机一动改了口:“我们一起来把玩具整理好。”孩子听了感到很奇怪,看看我。这时,我平静地说:“玩具理整齐了多好看啊,下次玩就不用东找西找了,大家都会夸宝宝爱整洁。”这时孩子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说:“我们一起来。”我微笑着点点头。于是两人一起理,很快就把玩具理好了。我抓住时机,又和孩子一起分析玩具玩好后是整理好还是不整理好,让他懂得整理玩具的好处。后来,每逢玩玩具结束,我总是主动说:“我们一起把玩具整理好。”孩子也跟着我说,几次下来,孩子养成了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有的孩子常常把玩过的纸头随地乱拋,令家长头疼。这时家长如果强行禁止孩子玩纸,显然是不明智的;大声呵斥孩子,命令他把纸捡起来,也只能收到暂时的效果,而且会伤害孩子的感情。可取的办法是你不妨替孩子做一个小纸箱,上面画上孩子喜欢的娃娃或小动物,并教他一首儿歌:“宝宝有个好朋友,胖胖的身体大大的口。朋友朋友爱吃啥?爱吃宝宝的废纸头。”让孩子玩好后把废纸放到纸箱里。当然,你自己还得注意以身作则,做出样子。此后,还要随时鼓励、表扬孩子不乱丢废纸的行为,使其得到强化。这样孩子就会坚持并逐渐形成这一好习惯。  相似文献   

11.
当很多家长因为自己孩子撒谎的问题而感到头痛时,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几乎没有这样的烦恼。从儿子出生的那一天我和丈夫就把“做个诚实的孩子”的思想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不断地注入儿子的思想中,并以身作则为儿子做出榜样。在家里,尽管我的钱包到处乱放,但儿子从没有悄悄拿走的意识;儿子在幼儿园做了错事也不对我们隐瞒,因为我们从来不对他大叫大嚷的,总是和风细雨地和他分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本本干净整齐的作业,心里由衷地高兴。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是太好:好动,上课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等。于是我决定召开一次家长会,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开完会,还有许多家长主动留下来,与老师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久久不愿离开。一位家长有些紧张地说:“陈老师,我的孩子表现得怎么样?”我一看,是李启明的家长,便把李启明的情况向他做了介绍:“您的孩子很聪明,接受能力强,回答问…  相似文献   

13.
在孩子的作业中,同样或类似错误反复出现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家长问他:"你为什么总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连孩子自己也莫名其妙。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当怎样帮助孩子呢?如果光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改错,未必有益。因为学习不单纯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还包括个性心理品质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由无知到有知,需要经历无数个第一次。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第一次,是使孩子少走弯路,健康成长的关键。 1.第一次犯错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把不  相似文献   

15.
某家长:咨询师,您好!我急需您的帮助。我实在是不知道怎样管教我的孩子,他太不听话了!咨询师:您先别着急,请您先把孩子的情况讲一讲,我们再来讨论怎样帮助孩子。  相似文献   

16.
扬州市林先生来信咨询:我的孩子老是走到哪里就把东西丢到哪里,从不放回原来的位置 眼看孩子要入小学了,这样的坏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小学学习,请问应该怎样来纠正呢? 一、坚持原则 每当孩子随处乱放东西时,应及时请他马上放回原处。不要一边抱怨,一边又替他收拾,这样永远无法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二、有条理的分类 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把他的东西分门别类放好,  相似文献   

17.
也许孩子抽一支烟,玩一次麻将,旷一次课,打一次架,只是小事一桩。殊不知,小事与大事有着内在联系,孩提时的行为与成年时的品质有着某种关联。人都是由小孩子长成的。我这一辈子从事小学教育,成天接触的是孩子,还与各式各样的家长交往。一个深刻而又普遍的现象是:凡家长重视孩子小事的,一般孩子的行为都比较规范,学习也比较自觉。反之则往往因小失大,后悔莫及。以下列举一些很小的小事。偷偷拿家长口袋里的钱孩子们因种种原因会需要钱,或要买零食,或要买玩具,或要去玩……总之,他们有需要,就向家长要。家长随便给,就会助长孩子不劳而获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每当看到家长风尘仆仆地送孩子到校,我总是十分感动,越发觉得肩上担子的沉重。有这样强烈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不仅是我们学校的幸事,也是孩子的福分,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一次,一个家居仙河镇的孩子病了,我去探望。这么遥远的路途,来来回回折腾,连我都觉得太累。家长的育人观却感染了我,他们说:既然孩子喜欢这所学校,我们再辛苦,也要送到四小读书!回来我跟老师们说:假如我们办出了一种平庸的教育,这位家长居住的楼旁就是一所小学,为什么这么辛苦地跑100多公里送到我们学校,还要花更多的钱?这就是我和老师们的态度:为了孩子幸福的童年和一…  相似文献   

19.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家长要孩子读书,孩子却迷恋看电视.家长急了,就把电视机吊在屋梁上,把孩子关在小房间里,逼他读书.谁知过了一会推门一看,孩子伏在桌上睡着了.类似这样硬逼孩子读书的事不少,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我想起我的一位朋友,他喜欢读书,书桌上、床头边、沙发上到处放着书.他的孩子有时好奇,也随便翻翻,久而久之,养成了读书习惯,以后读中学、读大学的时候,也总是手不释卷.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行.  相似文献   

20.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