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8年的77岁提高到2019 年的 77.3 岁.尽管没有公布当年中国人的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但可以从2018年的数据获知,中国人的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为68.7岁.也就是说,即便很多中国人可以达到77.3岁的预期寿命,但在生命的后期也还有8.6年的时间是带病生存,或者生活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一份全球人口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与1970年相比,2010年人类整体预期寿命延长了10多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延长了11.1年,女性延长了12.1年。虽然寿命延长了,但是人类遭受疾病折磨的时间也随之变长。随着人类预期寿命普遍延长,遭受"耳聋眼花"或者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困扰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高峰 《科学生活》2008,(9):62-63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发表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显示,日本人均寿命为82岁,保持着世界第一长寿国的地位。这一报告还显示,中国男性平均寿命70岁,女性74岁,人均寿命为72岁。日本人为什么会比寿呢?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人口部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各国人均寿命越来越长,长寿老人越来越多。全球人类平均寿命比20世纪初增加了30岁,1955年是48岁;1975年是59岁;1995年是65岁。中国的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96年的70岁,其中60岁以上有1亿多人,70岁以上有2000多万人,80岁以上  相似文献   

5.
长寿的秘密     
《科学中国》2006,(9):4-5
人们总在感慨青春易逝,但长寿的秘密究竟在哪里?有没有一种灵丹妙药能让我们的生命无限期延长呢?快乐也能让我们更长寿吗?一日三餐中,有哪些食物能帮我们延年益寿?人的寿命有多久?不久前,中国科学家专门做了一项对比研究:东汉时期,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22~26岁;唐朝27~29岁:清朝30~33岁;1957年,我国人均寿命57岁:2003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1.8岁。生命的脚步是不是总能保持这样的惯性和活力,一刻不歇地向前延伸?  相似文献   

6.
盛唐时期,杜甫老先生一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便给几个世纪以来的人们划定了长寿的目标。而今,1000多年过去了,人们的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长寿”的标准自然也要改一改了:患病老人提高生活质量;健康老人追求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7.
盛唐时期,杜甫老先生一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便给几个世纪以来的人们划定了长寿的目标。而今,1000多年过去了,人们的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长寿”的标准自然也要改一改了:患病老人提高生活质量;健康老人追求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8.
人进入老年后,已基本完成对家庭和国家应尽的义务。党对老年人提出的新任务是:“老有所为,安度晚年。”要实现这个新任务,就应有正确的寿命观,即:努力增加寿命数量,积极提高寿命质量,使余寿之年健康充实,增益社会和家庭,适应生命的客观规律,不做身边人的包袱。讲详细点,可从三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9.
人进入老年后,已基本完成对家庭和国家应尽的义务。党对老年人提出的新任务是:“老有所为,安度晚年。”要实现这个新任务,就应有正确的寿命观,即:努力增加寿命数量,积极提高寿命质量,使余寿之年健康充实,增益社会和家庭,适应生命的客观规律,不做身边人的包袱。讲详细点,可从三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10.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3,(13):50-51
人类寿命达史上高峰人类的寿命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且全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明显上升的这种趋势无放缓迹象。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发布的年度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称,全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90年的64岁上升至2011年的70岁,这  相似文献   

11.
小薇薇 《知识窗》2004,(10):24-25
误区一:要吃得少 加利福尼亚大学做过试验,让老鼠只吃个半饱,结果这些老鼠的寿命比大啖大咽的同类要长一倍.这是不是说,如果吃得半饱的动物寿命能延长一倍,那么人就可以活到140岁?  相似文献   

12.
活到90岁,听起来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中国人均寿命为73岁,最长寿的日本人,平均才能活到83岁。但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却在一次公益健康讲座上说:"活不到90岁,那是你的错。"其诀窍还是那4句老话——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心态平衡。胡大一认为,这16个字,做到了,坚持了,就等于吃了4颗"长寿丸",离活上90岁就不远了。  相似文献   

13.
长寿预测     
衰老是长寿之敌长寿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美好愿望。但是,从盲目寻找返老还童的药物转向从医学方面研究衰老的原因,这个时间并不算太长。在生命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寿命长短不一。就动物来说,长寿的可以活几百年,如太平洋的一种海龟就可以活几百年;而蜉蝣的寿命只有一天。就是同一种动物,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  相似文献   

14.
<正>弓头鲸(又名"北极露脊鲸")居住在寒冷的北极海域,体长14~18米,体重75~100吨,雌性比雄性大。它们的寿命最长可以超过200岁,如此长的寿命,却不会像人类或其他动物那样疾病缠身,特别是没有老年动物易患的癌症。这表明,这种更大型的鲸鱼(其细胞数量比人类多1000倍以上)已进化出某种特别的自然机制可以帮助它们抵抗癌症和老化。不久前,在一项揭示这种巨鲸的长寿秘诀的研究中,一个科学家小组绘制出了这种弓头鲸的基因组图谱,他们对比了弓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应用直接法(寿命表法)和失效专利维持年限统计法对上海市2001年至2020年的全部发明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了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和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通过对比表明,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与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总体上正相关且明显高于后者,上海市发明专利自申请日起计算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9.12年。同时,上海各区之间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差异很大,应当采取针对措施提升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专利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兼顾了失效专利与存量专利的数量与维持时间长度等因素,可以客观全面反映专利的整体现状,应该成为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应用直接法(寿命表法)和失效专利维持年限统计法对上海市2001年至2020年的全部发明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了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和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通过对比表明,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与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总体上正相关且明显高于后者,上海市发明专利自申请日起计算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9.12年。同时,上海各区之间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差异很大,应当采取针对措施提升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专利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兼顾了失效专利与存量专利的数量与维持时间长度等因素,可以客观全面反映专利的整体现状,应该成为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称为"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再增加约3岁,达到79岁。规划纲要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渴望健康长寿。科学家发现,人体内的一些基因能够大大提高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这些基因内,隐藏着人类长寿的秘密。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衰老是必然的,人体会随着年龄渐长,各种生理机制也会衰退,于是渐渐老去。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不管人和其他生物体到了哪个年龄,有些基因始终能够保持活跃,当人遭遇严寒、酷热或者水和食物匮乏的环境时,这些基因会调动人体内的自我防御系统,让细胞修复能力变得强大。不难想到,人们希望这些基因能长时间保持活跃,这无疑会大大提高生物体的健康,延长生物体的寿命。因此,这些基因被科学家命名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在逐渐下降,在老龄化背景下,劳动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更依赖于人口质量。提高人力资本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转型也至关重要,而人力资本受到家庭时间和金钱的影响。为此,本文研究了在预期寿命增加的条件下,教育投资率和父母陪伴子女的时间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而养老保险作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保障,我们也进一步研究了当存在养老补贴时,预期寿命的增加与教育投资率和父母陪伴子女时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预期寿命增加会导致教育投资率和父母陪伴子女时间下降。而当存在养老补贴时,教育投资率和父母陪伴子女时间会有明显的增加。且当补贴率高于一定值后,预期寿命增加反而会使教育投资率和父母陪伴子女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20.
林森 《百科知识》2009,(16):11-13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正因为如此,60年来(1949~2009),中国快速发展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人的健康的增强和寿命的延长。通过历史的比较以及横向的比较,可以看到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提高的一些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