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越来越被重视,许多德育工作者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思想观念改变和实际教育实践上都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仍暴露出缺少方法的调整,缺少情感上的激励和引导,缺少具有活力和魅力的教育活动等弊端。所以德育工作一直在被加强,但同时也在不断地被指责。这就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探索德育新路子。本文就笔者学校怎样探索有效的德育课程谈些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感到当德育教导‘苦’的人请举手”,当有人把这个问题抛向四十多位班主任、政教主任或德育教导时,超过95%的人不假思索地举了手。但随着“两纲”的推进,德育真正确立了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虽然德育工作辛苦、繁琐、“无止境”,但是学校在德育工作上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滞,学校对德育教师的培养始终在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抓德育工作中,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突出一个主题、渗透一个理念、拓展一个空间,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德育工作是否有效,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败。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做好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很多教师常感到:为德育工作付出了很多,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是,遵循德育规律,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方法。所谓"德育的有效性",就是教育工作者遵循德育规律,贯彻德育原则,在现有的条件下,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德育效果,从而实现预定德育目标。它强调三个方面,首先是  相似文献   

5.
传统德育常常把教育对象抽象化、简单化,因此,在已往的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德育目标整齐化一,脱离学生个体的认识实际、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二是教育者常常凭着良好的愿望进行简单的说教,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三是德育工作常常囿于教室里、会场内,一些班队会注重形式,缺少教育的延伸,缺少对德育效果的考查;四是一些学校内部的常规德育工作是对学生的管、卡、压,把德育目标限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 长春市安达小学从有益于“人的社会化”考虑,进行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校在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面前,调整思路,反复实践,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路子,创设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面向全体学生的“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新型德育模式。“德育为先”,即德育是一切课程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我校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一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首先应考虑它的育人功能;二是从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开展德育工作。各年级德育均有不同的侧重点,初一年级着重进行以礼貌、礼节、礼仪“三礼”为载体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为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时效性、针对性,我校一直在探索多途径、多方式的德育创新教育模式,努力找到提高德育创新教育实用效果的最佳途径。我认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要做到"四注重":一是注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而且注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以科研为先导,把抓住形势的焦点和进行常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从而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一、开展德育研究,促进工作科学化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很广泛,各...  相似文献   

9.
李俊民 《上海教育》2005,(4A):14-14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不能就德育抓德育,不搞“门面”德育,不搞轰轰烈烈的运动式德育,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生动活泼地把德育工作搞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校在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面前,调整思路,反复实践,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路子,创设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面向全体学生的“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新型德育模式。“德育为先”,即德育是一切课程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我校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一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首先应考虑它的育人功能;二是从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开展德育工作。各年级德育均有不同的侧重点,初一年级着重进行以礼貌、礼节、礼仪“三礼”为载体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牢记:“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对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学校结合中小学九年一贯制教育实际,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引,立足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从德育目标一体化、德育课程系统化、德育活动常态化、德育评价过程化和教育队伍整体化,探索中小学德育衔接的实践路径,构建整体化德育衔接体系。  相似文献   

12.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历来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不言而喻的神圣职责。近年来,各中学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德育工作新路子,从总体上讲,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具体的德育工作过程中,部分教师从德育观念到德育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拟就德育工作的具体实践,就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改造,谈点浅陋之见。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为本,智勇为用。道德不立,智勇乃乖。”这不仅是先生人格风范的真实写真,也是他昭示后人重视德育的肺腑之声。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道德品质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习惯更为重要。然而,德育之路又是一条需要不断探索,充满艰辛的路,因此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往往容易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以致德育之路越走越窄。其实,无论形势如何改变,抓住“四多四少”,往往可以让德育工作柳暗花明,让德育之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4.
同济中学在德育发展道路上,探索德育特色品牌的育德制度,提出"三生同济共享未来"概念;根据德育工作原理,对核心素养进行适应化研究,提炼"三生三爱"教育目标;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对教育内容的精选进行特色化的整合,提倡以德育为魂的教学,建设充满三生气息的三生学堂。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活力,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启示。江苏省南京市夫子庙小学从"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的视角,践行"由德育活动向德育课程转变"的理念,认真探索"星星论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为什么开发,开发什么——基于德育目标和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将学生综合能力培育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育人背景探索了德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刘枫 《甘肃教育》2014,(19):23-23
正一、存在的问题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德育的目标在于育德,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德育包括知、行、情三种道德成分,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但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症结就在于这些教育没有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和情感需要来进行,对于他们在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缺少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德育工作应当具有“五性”张建文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德育为首要保持坚定性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是很早就提出来的,也是我们一直努力在做的。但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对这一点并不是十分清楚的...  相似文献   

19.
吴理华 《班主任》2002,(9):11-12
本文就学校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构建一个将说理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情感熏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教育疏导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德育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使学校德育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一、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与其它学科教学是相  相似文献   

20.
谭子强 《考试周刊》2012,(40):163-163
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任务和使命。要切实做好德育工作,应该从"心"开始。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献给自己。只要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从"心"做起,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