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第一次指挥抗击曹军进犯时,关羽和张飞均不服气。后来,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关、张两人才口服心服。从此,诸葛亮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相似文献   

2.
一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第一次指挥抗击曹军进犯时,关羽和张飞均不服气.后来,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关、张两人才口服心服.从此,诸葛亮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相似文献   

3.
(一)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第一次指挥抗击曹军进犯时,关羽和张飞均不服气。后来,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关、张两人才口服心服。从此,诸葛亮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相似文献   

4.
地点:刘备营、诸葛亮草庐人物:刘备、诸葛亮、书童、关羽、张飞第一幕刘备:(对关羽、张飞说)最近我认识了一个网友,ID叫"卧龙先生",他说他能帮我们对付孙权和曹操。今天我们去他家里把他请出来,让他做我们的军师,怎么样?  相似文献   

5.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当时有一位名叫刘备的首领,想统一天下。他渴望得到有见识、有才干的人的辅助,所以到处询问探访。有人向他推荐了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 刘备两次前去拜访诸葛亮,但都没能见到他。 刘备决定第三次去隆中,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说:“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要是不来见您,我就用一根麻绳把他捆来!”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不懂得人才的宝贵,这次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利,兄弟三人便一起上路。 在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的时候,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  相似文献   

6.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硝烟四起。在一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桃园中,刘备、关羽、张飞义结金兰,从此留下一段流传千古的美丽佳话。乱世出英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自从遇到了刘备,他的三顾茅庐让我诸葛亮感激涕零,心知终于遇见心中之名主,扬名立万指日可待,从此出山助刘备成就鼎立三国之霸业。手足情深。主公与关、张二人情同兄弟,出生入死几十载。关张二人忠心耿耿。关云长号“美髯公”,在刘备落难时用锦囊护须,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送二嫂。张飞长坂坡一战,早已扬名立万,为不可多得之虎将。但我与他二人及…  相似文献   

7.
《三顾茅庐》(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八册)一课的第三节中描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相似文献   

8.
初出茅庐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原指初露头角,现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茅庐",即草房子。东汉末年,刘备势单力薄,到处寻求贤才。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说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听了非常高兴,便三次亲自到诸葛亮住的草房专程拜访,诸葛亮终于答应出山相助。  相似文献   

9.
张飞,字翼德,与刘备、关羽在桃园结义,排行第三,手中丈八蛇矛枪,称为猛张飞,世之虎将。随刘备征讨黄巾贼,立下大功,使刘备受封平原相。近日市场变化莫测剧烈震荡,如翼德之脾气爆躁无常,猛张飞定下心神,仔细研判市场后解曰:  相似文献   

10.
钩沉启示录     
一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第一次指挥抗击曹军进犯时,关羽和张飞均不服气。后来,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关、张两人才口服心服。从此,诸葛亮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威信是指个体具有的一种使人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要当好学校的校长,有无威信十分重要,因为这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但威信不是上级授予的,更不是自封的或主观上认定的,而是要像诸葛亮那样靠自己的真本事和实际行动逐步树立起来的。楚庄王有一次大宴群臣,令其爱妾许姬敬酒,恰遇风吹烛灭,黑暗中有人拉了许姬飘舞起来的衣袖,许姬顺手…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恭恭敬敬"一词出现在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一组历史故事课文《三顾茅庐》中,课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的故事。课文片段: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师:"恭恭敬敬"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多媒体出示)(1)对长辈、贵宾谦恭而有礼貌。(2)对别人很有礼貌、很尊敬。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文中"恭恭敬敬"应选择哪一种解释?生:我选择第二种解释。因为诸葛亮并不是刘备的  相似文献   

12.
三顾茅庐     
宋明明 《小朋友》2004,(2):2004
官渡大战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但刘备总想干一番大事业,就想找一个智谋出众的人做助手。他打听到隆中地方有个叫诸葛亮、号卧龙的人,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了不起人物。刘备叫谋士徐庶去把诸葛亮找来。徐庶说:“像诸葛亮这样的人,只有将军您亲自去请,才能把他请来。”刘备听了,觉得有理,马上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去请诸葛亮。三人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轻轻敲门,一个童子开门出来。刘备说:“我们专门来拜访诸葛先生。”童子说:“先生出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三五天,十几天都有可能。”刘备很失望。回家途中,刘备看见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古典小说,在中国文学史及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像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周瑜等。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三条金鱼,我给它们分别取名叫"刘备""关羽"和"张飞",简称"刘、关、张"。刘备非常文静,不论多大的动静,它都能不动声色,大约是在思考问题吧;关羽很活跃,它游来游去,还在那儿转圈,把我眼睛都看花了;张飞调皮可爱,我把头一凑过去,它就溅我一脸的水。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解]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第三十八回内容改编而成的.课文以"拜访诸葛亮"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其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之事.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写得简略,第三次拜访作者对刘备的言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环境描写,将刘备那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相似文献   

16.
相传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一个阳春三月于桃园饮酒赏春景。刘备提议说:“我们三兄弟,志同道合,皆有相见恨晚之意,何不趁今天的良辰美景,结为异姓兄弟,生死患难与共,也不枉英雄相会的机缘。”关羽、张飞听了击掌赞同,喝酒盟约。可是,由于三人年龄不分上下,如何排列三人的次序呢?张飞乘着浓浓的酒兴,指着桃园中的枣树提议说:“以我之见,不如我们三人以爬这棵树的先后来决排行次序。”刘备、关羽都十分赞同。于是,三人立刻行动。张飞力大,且性急莽撞,早爬在上头了,关羽居中,刘备却远远落在“下”面。张飞满以为自己必当大…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真的是被三请而出吗?在湖北省襄樊市举办的诸葛亮出山1800年纪念庆典上,学者易中天称,诸葛亮先是登刘备的门自荐,后又被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的。过去,学术界关于诸葛亮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今年四月,我读了杨骁同学发表在贵刊上的《诸葛亮“亮”错了》一文,读过之后不禁拍案大怒。诸葛亮呕心沥血,处处为黎民百姓着想,堪为后世之楷模。没想到,在他逝世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竟有人说诸葛亮“错了”。不行,我要为我的祖先———张飞的顶头上司来辩护。杨骁同学说诸葛亮“错了”的原因有三:一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二是逆时代潮流错择主公;三是战争使百姓流离失所。咱先说这一,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是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如此贤德的刘备,怎能说是“大野心家”呢芽如果孔明不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怎能称得上贤德之人呢…  相似文献   

19.
“隆中对”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众所皆知。当年,刘备拜访诸葛亮,诸葛亮都把他拒之门外,刘备又来了多次,诸葛亮才答应出山。故事体现出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和诸葛亮“择主而事”的智慧。为什么诸葛亮要让刘备多次请他呢?他是想考验刘备看他是否有诚心,是否是真正识得人才的伯乐,是否是自己值得效忠的明君。  相似文献   

20.
刘备开店     
且说时下反封建迷信活动抓得紧,立有汉昭烈帝刘备、关圣大帝关羽及其弟张飞牌位的庙里香火渐断,一派凄凄清清的景象。刘、关、张三兄弟,缺衣少食,便聚在一起商讨生存大计。还是刘备聪明,他说:“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人不能不吃,咱们开个餐馆如何?”关羽、张飞表示赞同。说干就干,刘备找到正在银行当行长的第四十八代孙的姐夫的舅舅,贷了100万元的款,在市区开了座酒楼,门面装潢豪华别致,取名为“玄德星级大酒店”。市区里的X款、X长吃腻了中西大餐,未曾尝过三国饭菜,都过来吃喝。加之刘备又会逢迎人意,有时还假惺惺地掉两滴泪,换取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