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枚棋子围成一个圆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上号码1、2、3……50,每隔一枚拿掉一枚,直到剩下一枚棋子为止。如果剩下的这枚棋子的号码是39,那么第一个被取走的棋子的号码是——。 这是199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A卷第A题。 由吕柏根等编著、海南出版社出版的《199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精选与解答》一书给出的答案是:第一个被取走的棋子的号码是8。  相似文献   

2.
50枚棋子围成一个圆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上号码1、2、3、……、50,每隔一枚拿掉一枚,直到剩下一枚棋子为止。如果剩下的这枚棋子的号码是39,那么第一个被取走  相似文献   

3.
1.50枚棋子围成了一个大圆圈,依次编上号码1、2、3……50。按顺时针方向,每隔一枚拿掉一枚,直到剩下最后一枚棋子为止。如果剩下的这枚棋子的号码是39,那么,第一个被拿走的棋子的号码是多少?分析与解答:此题要是从正面入手则会困难重重,转向反面思考就能拨开迷雾。从最后剩下的39号开始,倒着去想。第一次从39号开始倒着(逆时针)往前拿:39、37、35……3、1、49、47……41,余下的全部是偶数。第二次从38号开始,仍按逆时针方向拿:38、34、30、26、22、18、14、10、6、2、48、44、40。这时剩下的棋子号码为:36、32、28、24、20、16、12、8、4、5…  相似文献   

4.
1995年海南省小学数学竞赛最后一道题:在一个圆周上放了一枚黑色的围棋子和1996枚白色的围棋子,一同学进行这样的操作,从黑子数起,按顺时针方向,每隔一枚,取走1枚,这样循环地取下去,当他取到黑子时,圆周上还剩下多少枚白子?我把这道题给学生练习时,他们都说,题意抽象,不易理解。1996枚棋子按题目要求逐个取下去,进行  相似文献   

5.
定理 2~k m(k、m∈N,1≤m≤2~k)枚棋子围成一个圆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上号码1、2、3、…、2~k m,每隔一枚拿掉一枚,直到剩下一枚棋子为止。 (1)如果第一个被拿掉的是1号棋子,那么最后剩下的一枚棋子的编号是2m。 (2)如果第一个被拿掉的是n(1≤n≤2~k m)号棋子,那么最后剩下的一枚棋子的编号是2m (n—1)(当m≤2~k (n-1)时)或m (n-1)—2~k(当m>2~k—(n-1)时)。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游戏: 几堆棋子,分别有S1,S2,…,Sn枚,甲、乙两人轮流在这n堆棋子中取棋子,每次从一堆中取走1枚或2枚或3枚棋子,谁最后取走棋子谁胜,问谁有必胜策略?  相似文献   

7.
问题1.9     
桌面上均匀地放了 n(>2)枚棋子,围成一个圆圈(比如当 n=8时见图1).甲、乙两人轮流从中取走一枚或两枚相邻棋子(如果两枚棋子之间已有棋子被取走了,这两枚棋子不算相邻),如此轮流选取,谁取走最后一枚棋子就获胜.问:谁必胜?他的必胜策略是什么?(周士藩提供)(答案要有理由或说明,信封上贴上第38页的“有奖问题征解”小三角,在9月底前寄出,详细要求见第20页《“有奖问题征解”须知》.)  相似文献   

8.
在有关双人比赛问题中,两人按指定的规则操作,争取获胜是有一定策略的。讨论获胜策略是一个饶有兴趣的智力问题,因而是国内外数学竞赛中时常出现的题类之一。本文从若干实例入手,揭示归纳出一些获胜策略的规律。 1.注意数量特征例1 甲、乙两人轮流从n枚棋子中取走P(P=1或素数)枚(甲先取,乙后取),谁取到最后一枚棋子者为胜。问甲、乙两人谁能必胜?他要获胜,应采取怎样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若整数a被正整数b除时,商为q余数为r,则a=bq+r(0≤r相似文献   

10.
这种游戏的玩法是,取任意数目的筹码(可以是硬币、棋子、石子或小纸片等),把它们摆成一个圆圈.两位游戏者轮流从中取走一枚或两枚筹码,但如果是取走两枚筹码,这两枚筹码必须相邻,即它们中间既无其他筹码,也无取走筹码后留下的空当.谁取走最后一枚筹码谁获胜. 如果双方都玩得有理,谁肯定能获胜,他又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呢?  相似文献   

11.
<正>找规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通过一道题的多角度观察分析,以此说明如何找到解规律题的方法.题目图1是用棋子摆成的图案.摆第一个图案要7枚棋子,摆第二个图案要19枚棋子,摆第三个图案要37枚棋子,按照这样的方式摆下去,则摆第六个图案要__枚棋子,摆第N个图案要__枚棋子.  相似文献   

12.
贵刊1995年第八期刊登的《采用“假设尝试法”巧解竞赛难题一例》一文中的例题是:在一个圆周上放了一枚黑色的围棋子和1996枚白色的围棋子,一同学进行这样的操作,从黑子数起,按顺时针方向,每隔一枚,取走1枚,这样循环地取下去,当他取到黑子时,圆周上还剩下多少枚白子?该文作者通过尝试,发现了“计数”规律。读后颇受启发,进而又想到白色棋子数是偶数(不一定是4的倍数)的情形,于是不揣浅陋,运用“奇偶分析法”,得出了更一般的规律,现简述如下:假定白色的围棋子数是1994枚。由于1994是偶数,在第一周操作中,一共取走1994/2=997(枚)白子,其中最后取的是黑子前面和黑子相邻的一个子。这时,  相似文献   

13.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在各地中考中是必考的内容之一,且题型更贴近生活、更新颖,下面列举几例,供欣赏.一、定义新运算例1(2005资阳)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则100!98!的值为A.5049B.99!C.9900D.2!析解:这类问题只需根据题中所给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100!98!=1009×8×999×7×98…××…1×1=100×99=9900,故选C.二、探索规律题例2(2005年马尾区)如下图所示,摆第一个“小屋子”要用5枚棋子,摆第二个要用11枚棋子,摆第三个要用17枚棋子,则摆第30个“小屋子”要"""枚棋子.(1)(2)…  相似文献   

14.
洪其强 《考试》2010,(1):51-53
1.以递推数列为载体考查概率题 [例1]某人玩硬币走跳棋的游戏,已知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概率都是1/2.棋盘上标有第0站、第1站、第2站、……、第100站.一枚棋子开始在第0站,棋手每掷一次硬币,棋子向前跳动一次,若掷出正面,棋子向前跳一站;若掷出反面,  相似文献   

15.
九、逆推法所谓逆推法是指从条件或结论的反面入手思考,或者根据题中所给的经过某些运算得到的结果,运用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进行倒推,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例1.小宁原有数学书若干本。小明借走一半加1本;剩下的书,小敏借走一半加2本;再剩下的书,小虎借走一半加3本;最后小宁  相似文献   

16.
取花朵     
十三朵花按图排列,若每数列3或4时就取出该花,若最后都剩下3号郁金香,那么各需从几号花开始数?取花朵@瞿文华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即正加逆减、正乘逆除,正减逆加,正除逆乘。“逆推法”是根据题意原路返回,运算互逆的逆向列式、顺向计算的解题方法。若用正推法即从正面入手解题较繁琐时,用逆推法来解,就显得十分简便快捷,现举例如下:例1一位老师他现在的年龄乘以2,再减去16,然后除以2,最后加上8,结果等于38,这位老师今年多少岁?解:[2(38-8) 16]÷2=38(岁)答:这位老师今年38岁。例2一辆汽车,第一趟开出,用去油箱中25%的油,第二趟开出,又用去剩下油的20%,这时知道油箱中还余油6升,求油箱中原来有油多少升?解:6÷(1-20%…  相似文献   

18.
开心频道     
硬币游戏有一种硬币游戏,其规则是:(1)有一堆硬币,共十枚。(2)双方轮流从中取走一枚、两枚或四枚。(3)谁取最后一枚硬币谁输。  相似文献   

19.
请看下题: 4只猴子分一堆苹果,第一只猴子把苹果平均分成4堆,还多一个,把多的一个扔掉,取走其中的一堆;第二只猴子把剩下的苹果再平均分成4堆,还多一个,把多的一个扔掉,也取走其中的一堆;以后每只猴子都照此办理,则最后一只猴子所得苹果数的最小值是( )  相似文献   

20.
例题:一篮苹果,第一次取出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取出剩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取出再余下的一半又半个,刚好取完,篮中原有苹果几个? 用“线段平移”解这类分数逆推问题分两步进行。一、读题、画图。即一边读题分析,一边画线段图。其具体过程是:(1)用一条线段表示这一篮苹果(把它看作整体“1”)。(2)根据“第一次取出一半又半个”,在一篮苹果线段图中画出一半又半个,再把剩下的部分(即线段)向下平移(即第一次平移)。(3)把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