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宁 《垂钓》2002,2(1):31-33
手竿钓鲫中,鱼吃底饵时浮标会表达出以下三种标准的鱼讯语言:1.下顿。静止中的浮标突然瞬间下顿.浮标下顿的力道似乎很大,但下顿量很小,一般在一目(10毫米)左右.有时甚至只出现三四毫米的下顿。2.上浮下顿。静止中的浮标突然缓缓上浮,但浮起四五毫米甚至只浮起两三毫米突然又掉头向下转变为下顿,其下顿量很小.但很有力。3.送标。静止中的浮标突然平缓而持续地上浮,上浮量在两三目到五六目之间,有时会达到七八目甚至把浮标送倒为止。以上三种浮标的鱼讯语言是钓底层鲫鱼时,浮标定讯语言中最常见的、也是广大钓鲫爱好者最喜欢看到的浮标语言。有经验的钓友基本都能把握住这三种中鱼的机会,并从中获得极大的观标乐趣。然而对初学钓鲫的朋友来说,要想掌握这三种浮标语言,并非轻易就能做到的,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只有当判断准确,手眼配合默契,动作敏捷,提竿速度和力度配合得都很合理时,才能享受到这种妙不可言的中鱼感觉。  相似文献   

2.
王怀斌 《垂钓》2006,6(1):47-48
浮标的标尾就象微机的显示屏一样重要,观察标尾动作是我们判断鱼讯、采取应变措施的重要依据。高手通过标尾的运动变化过程就能找出哪口是入口讯号、哪口是撞线、哪些是鱼的吐口或吞钩过浅,进而知晓浮标的调目、钓目是否合适,浮标的选择是否正确,更能知晓钩饵在水底状态,从而为钓手的应变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因此说:认识标尾不光是认识标尾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空军训练营     
《垂钓》2014,(4):38-39
提问:本人初学钓鱼,遇到轻口鱼,对标相的把握始终不准。有时感觉浮标在动,但提竿时要么是空竿,要么钓上来的是葫芦片子、小麦穗,很少能钓到有效鱼。对付轻口鱼,似乎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钓组的灵敏度,但混乱的标相却令我不知所措。能教教我如何识别钓轻口鲫鱼的有效标相吗?另外,使用不同的饵料,标相会有区别吗?  相似文献   

4.
马建华 《钓鱼》2005,(16):32-33
学会怎样调整浮标的目的就是要使浮标体现正确的鱼讯,因此观察浮标体现的动作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虚假的,是考验钓手基本功的重要指标。本章试图将浮标的动作进行归类,进而使大家能正确的认识鱼讯在浮标上的动作特点。其实,看标的本领是钓手经验的累积,靠文字是很难讲清楚的,因此本章只能介绍一些常见的浮标现象。  相似文献   

5.
邹思全 《钓鱼》2013,(13):20-21
钓鲫鱼,不管是野钓还是池钓,大多数是调高目钓低目,以悬坠钓灵为主,这是多数钓手的选择。尤其是在野钓中,多是生口鱼,虽然鱼的密度不大,但咬钩快、吃口猛,浮漂动作真实有力。钓这种生口鱼,多是调灵钓钝,就是笔者也不例外。但在一次垂钓中,笔者彻底改变了看法。在钓鲫鱼上,因鲫鱼的个体大小不同,鱼情不同,导致鱼口也不相同。表现在浮漂上,是各种动作都有,虚虚假假,真真实实,尤其是鲫鱼被钓猾的水域,有时看似真实的动作,提竿却不中鱼,看似很小而不真实的动作,却是大鲫鱼  相似文献   

6.
空军训练营     
《垂钓》2014,(12):20-21
提问:我前几日去水库钓鱼,使用54米超硬手竿、25号主线、15号子线、08号无倒刺新关东钩和搓饵施钓,钓点水深3.8米。钓了1小时后,我发现有小鱼闹钩,而且闹得很凶。于是,我更换了一个大浮标,闹小鱼的现象明显减弱了。我调7钓2,突然看到浮标出现一个缓慢的下顿动作,提竿后中鱼,凭手感判断是鲤鱼。我和鱼儿僵持了3分多钟后,它突然猛地住下钻去。我果断扔掉了竿子,结果竿子被拖出几米后突然弹了回来,子线也被鱼儿切断了。请问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遇到大鱼时如果不丢竿子,硬拼会不会更好一点?我的线组适合钓多大的鱼?是不是应该选择软一点的竿子和更大号的线?  相似文献   

7.
东北鱼人 《垂钓》2006,6(12):26-28
钓鱼人每次出钓都想有所收获,但往往水中有鱼就是钓不上来或是钓获很少。仔细想来,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对鱼情的掌握和控制,有时更是逆行其道。所以要想有更好的钓获,不仅要顺应鱼情的变化,有时还要随机应变,化被动为主动来控制鱼情的变化。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一些实钓巾的例子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思路,仅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复标     
张炎冰 《钓鱼》2009,(2):21-21
浮标“吃水”司空见惯,但除了涂层、材质原因外,水面的。油腻状漂浮物沾在钓线上、标尖上以及风线过紧也会影响钓目。另外钓线延伸了,原来钓2目后来变成了钓3目,而恰恰水底又不平整,于是动作变小以为是鱼口变了,所以换钓饵,搓改拉,其实罪不在鱼和浮标,是钓线惹的祸。  相似文献   

9.
徐刚 《垂钓》2008,8(8):26-28
由于鱼的品种、大小、生存状态不同,再加上季节、天气、钓法的不同,即使是用同一支浮标,反映出的动作也不一样,更不用说用不同的浮标了。所以,想要准确地抓住鱼口,除了需要掌握自己的浮标外,还要了解鱼吃饵的习惯和动作。  相似文献   

10.
吴芜 《钓鱼》2014,(23):20-22
钓鱼都是先诱后钓,只是在线组、鱼饵、浮标的配合下竞技做得比较隐蔽而已。除开赛后找底结合招鱼,从抛钩、提竿的频率上看出是诱鱼外,之后调整钓棚、变换鱼饵、移动浮标都归为钓术了。其实不管先诱后钓、边诱边钓,诱是手段,钓才是目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窝里无鱼或饵与鱼相差甚远还怎么钓?然而线组、鱼饵相同的两个钓位,一人抛8竿中鱼了,一人10分钟抛30竿没见一个口,究其原因不是窝里没鱼,而是饵不对口。  相似文献   

11.
郅辽 《钓鱼》2008,(8):12-13
中庸是国粹。讲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庸是不能不讲的。钓鱼也是如此,比如钓饵轻了,雾化了容易招小鱼:重了,硬了,稍微小一点的鱼啃不动、吸不进,用中等比重的饵或将大比重的饵和轻饵按1:2、1:3的比例结合起来,这样大小鱼都能接受。又如浮标调4钓2,钓组不灵不钝,从这里起步钓生口鱼,钓老实鱼,鱼口变了,钓高1目或钓低1目就有了新感觉,这是浮标的中庸之道。子线22~25厘米适合钓混养鱼,从这个基本式出发,钓好了混合鱼再钓对象鱼,子线长短就变化有度了,能说这里面没有中庸?  相似文献   

12.
马建华 《钓鱼》2008,(5):22-23
七、我对长子线钩饵与短子线钩饵灵钝比较的认识 (一)一触一拖钓。我的认识是:长子线钩饵的重量全压水底,短子线钩饵的重量一部分由浮标所平衡,因此,短子线上的钩饵更容易入口:另一方面,短子线竖直,长子线微弯斜立,因此长子线的信号传导损失大。以上两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长子线迟钝、短子线灵敏。但除非是钩饵的重量已经超过了鱼口的吸力,使钩饵根本不能被吃进嘴中:除非是双钩之间距离夸张到使长子线真像尚先生需要的那样呈半螺旋状落在水底,否则,只要钩饵能入口,浮标会毫无疑问的出现动作,只是鱼吃长子线钩饵时,浮标出现的动作可能不如鱼吃短子线钩饵时的动作大。  相似文献   

13.
谷晓林 《垂钓》2006,6(6):7-7
通过观察浮标的动作来捕捉有效鱼讯,并及时擒获“肇事”之鱼——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不论是浮标的自身语言还是浮标的鱼讯语言,浮标作为“语言”的载体确是证据确凿、毋庸置疑的。因此。浮标如何调钓也就成了钓鱼人关注的焦点。我本人比较倾向于浮标调钓分开的理论。浮标的“调”是一个媒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钓鱼人本身的一种习惯使然。也就是说:浮标的选择与调整最主要的依据是钓鱼人本身的意愿倾向,至于是否合理就要看它是否与实际鱼情相匹配,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钓鱼是先确定一个调目,然后找底确定钓目,在此基础一钓到底。当鱼情发生变化后,不知道适当调整水线,在不改变调目的基础上钓钝或钓灵适应鱼情,其结果是:或者浮标的动作很小,不能反应鱼吸饵的信号;或者浮标的信号很大但中鱼率很低。即使知道需要调整钓目,但应该怎样调,钓几目,灵的极限和钝的极限在那里?很多人并不清楚。因此,在调整浮标的阶段称出钩饵可以压下的目数,对确定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和最灵最钝点,从而使我们选择的钓目更适应鱼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欲就此谈点看法。在调目不变的情况下,何谓钓灵何谓钓钝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参照点——不灵不钝。不灵不钝是指浮标调几目钓几目(比如调4钓4)的状态,此时,长子线  相似文献   

15.
吴芜 《钓鱼》2009,(24)
竞技钓鱼的技术流派很多,但总体分为两派:浮标派和钓饵派。前者以精选浮标、精确调标为特点,信奉钓不上鱼换支标,故而有打浮标、击底标、三等分、软身软尾、硬身硬尾等名目;后者强调以饵谋鱼,视钓饵的状态、味型、比重、雾化和持钩性为第一要务,创造了拉饵打浮、搓饵钓底以及拉饵钓底、钓过程等不同钓法。然而钓鱼不是玩浮标,也不是拼钓饵,必须综合浮标、钓饵、线组和针对不同鱼情在似口非口,以及真假难辨的信号把握中钓机遇,不然总是与冠军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6.
鱼口轻,在技术层面有很多破解办法,但是这些办法并不一定被所有钓友掌握,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和思路,其实夜钓本身就适合钓轻口鱼,只是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本文中,我们就来聊聊夜钓和轻口鱼的话题。所谓鱼口轻,就是鱼吃饵的动作小,浮标信号会很弱,如何抓住这样的信号?这是一件叫人非常头疼的事情。试想,白天浮标几毫米的小动作会被捕捉到吗?非常难。  相似文献   

17.
马建华 《钓鱼》2007,(9X):24-26
(四)针对不同鱼情的调钓对策 (1)鱼吃口重中鱼率高时,调高目钓低目(比如调5钓2)。因为这种鱼是典型的生口鱼,钓这种鱼的对策必须是在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养窝,一般要采用大而散的饵料,钩子也可以适当用的大一点,调高目钓低目既可以保证子线绷直,也可以利用浮标的浮力平衡掉一部分钩饵重量使下阻力降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程宁 《钓鱼》2013,(4):9-11
如今一些钓小猾鱼的比赛中,钓手已发展到调平水钓4目或5目了。当钓钝,钓到浮标没有下顿或下滑(缓慢下沉)的动作,只剩送标了,这说明已钝到相当的程度了。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这样钓。但是,遇到浮标下顿和下滑全都空竿这种特别情况时,就非得钓这“送口”才行,正像钓手之间开玩笑说的:“这鱼,点头不算抬头算”。  相似文献   

19.
姜丹 《垂钓》2020,(3):8-11
那些还在向后辈新手宣扬调4钓2理论的人,你们到底是不懂,还是人心不古?调几钓几是由浮标的精度决定的,当你的浮标精度和我的不一致的时候,我没法直接告诉你应该调几钓几。那些网络上可以直接告诉你答案的,肯定是在骗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总有人问我类似的问题:浮标到底应该怎么调?有人甚至具体到了钓鲫鱼应该怎么调,钓鲤鱼应该怎么调,好像这个东西是个公式一样,只要按部就班完成,就能钓到鱼、钓很多鱼。其实,调标是由具体的鱼情水情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观标与调标     
东北鱼人 《垂钓》2006,6(1):49-51
观标与调标好像是联系不太紧密的两个问题,其实,观标的好坏与调标的状态有直接的关系。调标后的钓组状态。直接影响着鱼咬钩的方式,反映在标上就会出现许多不同的动作。要说明这一联系,就要结合实际,观标解读浮标的语言,首先要把最主要的因素,鱼一并加以考虑;调标要考虑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鱼的品种,二是钓法和气候因素。这里我们就从对观标、调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方面人手,说一下观标与调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