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享受葡萄酒     
我对葡萄酒的喜爱是从诗歌开始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朝诗人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既表达了出征将士举杯痛饮的豪迈之情,也表达了边塞军人以身许国的昂扬气度,成为中外葡萄酒诗中的千古绝唱,使葡萄美酒从此天下闻名。此诗长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以致我对葡萄酒的喜爱大大超过了对白酒的喜爱,而且每当我端起高脚葡萄酒杯时,总能从杯中闻出几分诗意的浪漫。  相似文献   

2.
他一辈子处于争议漩涡.即使现在.在哀悼与致敬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对他的盖棺定论仍然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看待开源软件的价值.如何正确看待基于开源软件的创新,需要说明白,一般人认为,开源软件的源代码开放.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写的.其中的“价值”都明摆在那里,我们还能做什么?比如:FreeBSD、Linux内核和Open Office.org办公软件包.都是开源(自由)软件.特别是.对于我们而言.它们的价值在哪里?实际上.面对这3个外来的“怪物”,我们往往只能发傻.  相似文献   

4.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07,(34):67-67
一瓶酒见证了共和国每一个精彩的故事和风雨历程 通化葡萄酒诞生于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70年来.通化葡萄酒几乎见证了共和国的每一个风雨历程。从开国大典到1959年国庆.从尼克松访华到中英香港谈判.从各种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通化葡萄酒都是国宴红酒和国礼用品的专用名词。70年来.党和政府对这个品牌注入了绵绵不绝的发展动力.历届吉林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给予了通化葡萄酒最大的支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王健 《出版参考》2007,(6):45-45
什么叫做路径依赖?比如上海有些孩子就不怎么理解父母。像在座的企业家都比较成功,你们的孩子都羡慕你们能干,但现在上海有些当工人、干部的,由于工资少,被老婆骂倒也算了.有时孩子甚至也这样问:“爸爸.你怎么这么笨啊?”爸爸很惊讶:“耶?你怎么这样说话?”孩子说了:“爸爸.你就是笨。你想想看,今天隔壁老王到我们家来做客.我才知道老王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如今.各地区各行业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新经济增长点。那么,电视传媒,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在我们传统的经营领域里是不是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我们该如何去拓展这些空间?是不是还有新的经营领域可以让我们进入,我们该如何去开发这些领域呢?这些对于北京电视台是一个非常急迫,而且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国古代谈及葡萄酒的诗,最著名的莫过于唐朝王翰这首《凉州词》了。盛在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更衬出"醉卧沙场"、征入不归的悲壮。那么,诗里所说的"葡萄美酒"究竟是种什么样的酒,跟现代的葡萄酒是否一样呢?一般诗词选本注释这首诗,只笼统说"葡萄美酒"产自西域。由《凉州词》这个题目,以及"琵琶马上催"、"沙场"、"征战"等语,可知这种美酒确实应该与西域有关。而一般  相似文献   

9.
傅文强 《大观周刊》2012,(20):264-264
新课改以来.高中教师如何教学.特别是农村高中教师?这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农村教师面对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因为中考对历史学科的要求不高.所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因此.学生在高中历史课中积极性普遍不高。尽管我们天天都在讲课改.但固有的高考模式又令教师们改革的步伐不敢迈得太大.尤其是我们农村高中的历史教师。  相似文献   

10.
易中天 《天津档案》2006,(11):61-62
化是什么?什么是化?这个问题真的好难回答。化没有形状。无法描述;没有范围。难以界定。化就像是空气.我们天天都生活在它当中,一刻也离不开它。但当我们试图伸出手去“把握”它时,却又会发现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唯独不在我们手里。  相似文献   

11.
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正在逐年增加。但高校的负债问题.却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中国现实。这些债务的最初形成摆脱不了政府的影子,而它的最后偿还.还得“子债父还”.落在政府身上? 在西方,大学无论公办还是私立.社会捐助资金都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但在中国.如果高校不摆,脱目前的高度行政化,这条路可行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虽然我不能完全认同中国《新闻周刊》年终特稿的评论,但我向中国知识分子的勇气和敢言致敬。在中国公民权利保障的漫长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沉默。” 北京 张言方  相似文献   

13.
一记者作风问题,最关紧要的.是个是否深入的问题。老新闻工作者经常告诫我们:当你选择了记者的职业,就必须抱定决心,准备长期地无条件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讲价钱,不能打折扣。其中的道理很浅显;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新闻的本源,不深入本源,何谈新闻?二现在我们一些记者实在是不深入啊,连浅入都说不上。一种情况是:走不出去,沉不下去,像浮萍“札堆”浮在面上。经常的工作方式是跑机关,跑会议,拿现成的材料编发新闻。其中有的人几乎丧失了记者的主动性,整天在办公室“守株待兔”,等候采访对象的…  相似文献   

14.
李践  小田 《出版参考》2007,(1):32-32
你的企业可能产值上亿,你以你企业的生产能力为荣。你很骄傲地对别人说。看看,麦当劳里的什么什么原料.都是我们生产的!通用公司的什么什么配件。都是我们生产的!你的公司确实很牛啊!可是。我问你,你们的利润率是多少?库存有多少?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2005,(34):67-67
对于品饮葡萄酒.虽然每个爱酒人都有各自的理论.但洗尽铅华.品到最后.是品酒中的泥土和阳光.因为这才是葡萄酒特有的DNA.也是酒中原产地独一无二的正宗血统。华夏葡园A区长城干红.邀水土阳光共舞.杯中荡漾岁月风情……  相似文献   

16.
半夏 《大观周刊》2006,(39):1-1
在我们的心灵地图上。哪些路走不通了? 假若我能知道,我还会身陷困境吗?我还郁闷吗?前天,与女友姚卉相约在翠湖边喝下午茶.倾倒情绪垃圾。没想到我们之间无形中挤进了另一个男人“李中莹“.应该说这一天我们跟这位李先生共享了一次心灵与心灵相聚的下午茶时光。刚落座,姚卉拉开手袋,拿出一本书《重塑心灵》来,表情有些神秘。书的作者是“李中莹”.我想起来.我每期必买的《新周刊》.《时尚健康》这两本杂志都介绍过他.他是当今声名鹊起的一个明星人物和时尚焦点。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要讲政治意识.政策意识、大局意识.这是无庸置疑的。把握正确的报道导向是驻外记者的基本功。驻外记者常驻国外,与在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长期处于驻在国舆论或者西方舆论的包围之中.每天都要接受他们的灌输和熏陶。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受到当地官方和舆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它跑。这当然是很危险的。因此.驻外记者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脑子中必须时刻上紧“政治”这根弦,遇到问题时必须过一下脑子:我们中国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应该如何把握这个问题.掌握什么调子?  相似文献   

18.
聘用朋友有什么不好?很多人不理解。是啊。在你取得成功的时候,有朋友和你分享喜悦:在你苦恼的时候.有朋友听你诉说:在你遇到困难时.是朋友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为什么不能聘用朋友?我们的回答是.当朋友变成了你的员工.当你变成了朋友的上司,那么。这种关系就会增加你的管理难度.因为.当朋友有了错误时.你碍于面子而不愿批评他,结果.其他的员工便以此为榜样.他们会说.同样的错误。你为什么不批评某某而专门批评我。在这种背景下.你又怎么能让你的部下心服口服?你的事业又怎么可能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芳 《中国广播》2006,(1):18-20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日益深入.新闻报道的环境和需求不断变化.随之,报道新闻的形式也就需要不断变化和推陈出新。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看世界的视角不断打开.也需要新闻以大的视野报道新闻。因应这种形势,新闻报道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广播新闻又应该怎样求变以焕发更大的生机呢?在加大视野的同时.又如何深入报道呢?这些都是我们所应深入思考的。  相似文献   

20.
欣文 《新闻导刊》2006,(3):48-50
“您好.这里是重庆晨报966966新闻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每一天.每一位打进重庆晨报966966新闻热线的读者都能听到这样亲切的问候.他们所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的解答。“您好.我们是966966新闻直通车.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每个周末,每个节日,重庆的闹市或社区都能见到直通车工作人员橙黄色的身影.为市民送上最贴心的服务。自重庆晨报1995年创刊以来.966966一直是沟通读者、服务市民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