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岁的小杰想帮妈妈一起剥豆子,他也拿起豆子,边弄边说“:我和妈妈一起剥豆子呢。”妈妈一看小杰把豆子折得乱七八糟,连忙制止“:哎呀,你不会啦!到旁边自己去玩,不要弄这个。”于是小杰走到房间,拿出他的玩具水枪,就在妈妈妈旁边大撒野,把水喷得到处都是,妈妈放下手边的工作,生气地追逐小杰……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其目的,这些行为的产生大都是要寻求归属感。心理学家戴克斯在亲子教养理论中指出:孩子会以正面性的方式寻求归属感,但如果他们无法得到归属,将反以不良的行为来追求归属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发现来自大人的某些反应会赋予…  相似文献   

2.
猜一猜     
“豆角”(豆角形的有拉链的布袋,里面装着几个可以拿取的布制豆子)放在小班操作区已经很长时间了,但很少有孩子去玩。今天,婷婷拿了一颗布豆过来问:“老师,这是什么?”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便召集操作区的孩子,请大家帮忙。小睿马上认出这是装在“豆角”里的“豆子”。我拿来“豆角”,孩子们争着想看个究竟,我故意把“豆角”捂在手里:“谁能猜出这个‘豆角’里有几颗‘豆子’?”婷婷说:“5颗。”小睿说:“不知道。”亮亮说:“8颗。”我说:“你们想知道里面到底有几颗‘豆子’吗?”孩子们齐声说:“想!”于是我打开“豆角”,把里面的“豆子…  相似文献   

3.
豆象是昆虫纲,鞘翅目·豆象科昆虫的统称.主要有绿豆象和四纹豆象,是危害豆类种子的主要害虫。当我们剥开一粒粒绿豆、赤豆、蚕豆等的表皮时,有时可以发现有数目不等的豆象幼虫,将豆瓣蛀成一个个小圆相。植物性的物质豆子里怎么会出现有动物的呢?要解开这个有趣的问题,还得从豆象的生活史说起。原来,豆象的幼虫在豆子开花刚形成种子时,就已进入了豆子里。每年豆子开花的季节,当你到豆田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量豆象的成虫在潜飞,并且有成双成对的雌雄豆象在交配。交配后的雄豆象很快就死去.而“怀孕”的雌豆象则慢慢爬到豆子花…  相似文献   

4.
孩子在的班级进行了班长竞选活动。老师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现自己、为朋友服务的机会(每个孩子都会当一周的小班长)。今天放学,我接孩子时,听到孩子的小伙伴对他说:你的胆子那么小,说话的声音都很小,怎么竞选得上呢?孩子听了很是沮丧。我很担心,孩子是否就此变得更加胆小而不敢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呢?我还要孩子参加竞选吗?我该怎么做呢?(豆子妈妈)  相似文献   

5.
新鲜的扇贝丁下来了,想到母亲最喜欢和着韭菜包饺子吃,于是买上几斤,忙里偷闲驱车回了老家。远远地,看到母亲正在院子里拣黄豆。见我回来,她高兴得像个孩子,甚至要张罗着给我做饭,而此时才不过是下午三点。掐指算来,我竟然差不多近两个月没回家了。拿来板凳想帮忙拣豆子,母亲一边阻拦一边忙不迭地说:"我在家里,有的是工夫,哪里用得上你动手啊!"客气得竟然像是对待远来的客人。"上次的黄豆吃完了吧,我还想着你快回来  相似文献   

6.
会跳的豆子     
在墨西哥的街头,常常会看到许多孩子围着小商畈购买一种褐棕色、大小同普通松子差不多的“豆子”。这种豆子有什么新奇  相似文献   

7.
成长的印记     
德国有一个咖啡连锁店,咖啡卖得便宜,还卖各种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我是这个连锁店忠诚的客户。一天,儿子跟我说,不许再买这个牌子的咖啡,我觉得很奇怪。说起来,儿子和这个家族的孩子还是同学。开家长会时,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幼儿园的孩子能认识五线谱,但教学方法必须生动形象。如:我在教音符的时值时,用豆子、豆芽做比喻。教全音符时我说,五线谱上的音符象豆子即“(?)”,豆子埋在土里见不到太阳,它不高兴,歌唱得很慢,“嘀答、嘀答、嘀答、嘀答”四秒钟才哼完一个音;教二分音符时,我说,豆子发芽,变成了这样“(?)”,见到了太阳,它高兴了,歌唱得快起来,“嘀答、嘀答”两秒钟就唱完了一个音;在教四分音符时,我说,豆子见了太阳,又喝饱了雨水,它变颜色了,变成  相似文献   

9.
特别的德育     
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幼儿园有一种叫做“体验饥饿”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大家首先进行抽签,抽到的签上面如果写着“15”这个数字,就意味着他可以成为占世界15%的富人,吃的饭菜非常丰盛,还有专人服务;如果上面写着“25”则意味着他是世界总人口中25%的“温饱型”,即可以吃到分量较足的米饭、少量鱼和豆子:要是抽到“60”,他就代表占世界人口60%的“穷人”,只能吃少许没有放油的土豆。还得耐心地排队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家长没有因为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阶段而提出异议,反而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知道珍惜粮食,  相似文献   

10.
看到这个题目,想必大家会觉得奇怪吧:小豆子有什么有趣的,不就是豆子吗?注意啦!这个"小豆子"可加了双引号哦!她是一个名叫唐豆的可  相似文献   

11.
正说真的,我们很多大人对某种新鲜食物的接受程度也不怎么高,为什么认为孩子会接受得很快呢?要知道,他可是刚刚开始尝试这个地球上各种各样奇怪的食物啊!对于挑食,很多家长的理解都有偏差,比如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家孩子只吃萝卜、土豆这类块茎类的蔬菜,不吃绿叶蔬菜。我把菜剁得很碎,做成肉丸子,可他还是不吃。女儿1岁多,3顿饭都吃得不少,但是不吃蛋类。怎么做都是吃过两三次就不爱吃了,鱼和肉类倒是吃得可以。怎么才能让她吃鸡蛋?  相似文献   

12.
幼时第一次学到“心”这个字的时候,老师说,“心”是一把铁勺子,正在炒几颗豆。豆子会蹦啊,最后两颗豆子掉在了“心”外,只有一颗幸运豆留在了勺里。我至今感谢这位老师,把个“心”字说得这般诱人,  相似文献   

13.
经常有家长向我们询问:“老师,我们的孩子今天吃得怎么样?”“老师,我们的孩子光吃肉,不吃菜,可怎么办呀?”……是啊,孩子吃不好饭,是家长最头痛的问题了,我们老师也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吃得饱,吃得好。以下是我们尝试的几个小方法:方法一:饭前动员每天吃饭前,我们老师都会先阅览一下食谱,根据饭菜的特点做一番动员。针对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给孩子们不爱吃菜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牛肉炖土豆,叫它“黑白巧克力”,猪肉炒豆角,叫它“小豆藏猫猫”,让他们觉得新鲜,自然就调动起幼儿品尝美味的兴趣了。方法二:少盛多添好多孩子一看面前盛得满满…  相似文献   

14.
鼓励的奇迹     
以往 ,我每次将孩子们带出少年宫去公园写生 ,他们总是画得非常出色 ,而无需老师过多地讲授。家长奇怪 ,问我为什么。我总是想当然地回答说 ,因为平时这些欢蹦乱跳的孩子整天圈在水泥格子里 ,憋闷 ,走进大自然 ,对一切感到新鲜 ,心情好 ,情绪饱满 ,自然画得比课堂好。然而 ,我这个沿用了10多年的理论 ,却被2000年第一个春天的第一次风景写生课推翻了。不过 ,是家长的一句话激醒了我。一个年轻的母亲笑着说 ,我儿子刚刚画出一个塔尖 ,围观的人就不住地赞扬 ,说你看这孩子这么小 ,画得多棒 ,说这孩子长大一定有出息 ,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元旦,学校放假。外面下了好大的雪,很多孩子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要是平时,豆子早就拿着自己的雪橇冲下楼去了。可是,现在的豆子正坐在写字台前,望着天空飘飘洒洒的雪发呆。豆子还在想着昨天班里刚开完的迎新年  相似文献   

16.
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学到“心”这个字的时候,老师说“心”是一把铁勺子,正在炒几颗豆。豆子会蹦啊,最后两颗豆子掉在了“心”外,只有一颗幸运豆留在了勺里。我至今感谢这位老师,把个“心”字说得这般诱人,不单使当初蒙昧的我,一下子就学会了写这个字,终身不曾忘记和写错,而且常常忆起铁勺这个有趣的意象。  相似文献   

17.
妈妈每天早上都给我做新鲜的豆浆喝,所以她要在前一天把豆子泡在水里,这样,豆子在第二天就会膨大起来。我一直很好奇,豆子泡在水里一夜后,“喝”了多少水呢?在学了“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后,我决定算一算。  相似文献   

18.
这个教学点只有她一位老师,教的说是一、二年级,总共才有10名学生。教室墙上有红纸条围着边的“比一比学习园地”,里面有10个孩子得的五角星,有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他们画的并不比城里的孩子差。合影之前,她给这个孩子理理头发,为那个孩子整整衣服,就像是这群孩子的妈妈。  相似文献   

19.
孩子对一些新鲜的事,刚开始总跃跃欲试,干劲十足,可热情一过,就会兴趣全无。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耐性呢? 首先,要教育孩子学会“迟延满足”。现代社会里,物质丰富,生活快捷方便,加之父母爱子心切,因此孩子有什么要求,总能迅速得  相似文献   

20.
*材料与工具:各种豆子色卡纸牙签百得胶***用铅笔在色卡纸上画好花的轮廓(图1)。将百得胶挤在小纸片上,为制作豆花作好准备(图2)。用牙签沾点胶水抹在豆子上(图3)。将抹着胶水的豆子按照轮廓线粘贴(图4)。可以按两颗红豆、两颗绿豆的次序排列,也可以按自己所设计的方式来排列(图5)。可爱的小豆花做好了(图6)。多彩的小豆花!浙江杭州@陈燕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