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很久很久以前,我曾经在什么地方,读过一首诗。它很快就被我忘了,可是,诗的第一行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2.
如诗的年华,没有诗的潇洒;轻松的年龄,没有轻松的日子。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把这火红的青春献给了书。 我,年幼无知,只有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过后,才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只有经过知识的洗礼后,才学会去珍惜、去感恩、去追求、去奉献。  相似文献   

3.
轻轻地摆弄一张纸,我把它折成一只纸船,洁白、轻盈、棱角分明,看着它,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落到记忆的长河中,飘到了童年的时光。  相似文献   

4.
王元江 《课外阅读》2011,(11):210-210
工作十几年来,我无时无刻不感受着一种教育的幸福,那一刻,幸福如诗,如画,如歌……  相似文献   

5.
韦子说.他将来一定是一个诗人。因为他爱诗。我说,预先祝贺一下。韦子很高兴。  相似文献   

6.
曾听过一个故事:兄弟二人在野外旅行,夜幕降临,还没有找到人家借住,只好摸黑前进。爬上一块岩石,哥哥猛地向前走一步,一脚踩空,好在弟弟及时抓住了他。两人推断,这是一个悬崖。正当他们打算往回走时,后面的树林中又响起了狼嚎声。两人不敢退后,更不敢前进,便准备在悬崖上过夜。弟弟不死心,向下扔了一块石头,却没有听到一点声音。  相似文献   

7.
很久很久以前,我曾经在什么地方,读过一首诗.它很快就被我忘了,可是,诗的第一行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8.
12月20日 晴 曾几何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起闹,整天无忧无虑。 长大了,好像开始有了思想,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却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或许是不如别人穿得华丽,或许是不如别人长得清秀;或许是歌声不如别人动听;或许是家庭不如别人家有钱;或许是成绩不如别人优异……总之,我总是觉得不如别人。  相似文献   

9.
周明霞 《早期教育》2006,(11):17-17
有一首小诗《幼儿园,当我把孩子交给你》,我一直戏说这诗是“第二眼美女”。因为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只是浮光掠影地扫过.而第二次读这首诗时.我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一是,我成了新建的新城阳光幼儿园的老师。二是,我已是一位准妈妈!当我重新细细品味这首诗时,我的心情也发生了改变.不由得生发出一些感慨来。  相似文献   

10.
你听,多美     
风 是风,你听。它在时光里轻盈地走,不起涟漪。在雨中清瘦,安寂成冷冷的净水。只一片叶的芽子,看不见琼楼。你来过,像瑟瑟的忧愁。只一瞬的激滟,断续成这一季的邂逅。你来过,催开了百合,唤醒了清溪。  相似文献   

11.
桃叶 《生活教育》2010,(1):76-77
我邻居的女儿丹丹,还在她刚刚学会比较流畅地说话的时候,问过我一个问题,令我印象深刻,永远都无法忘记,以至于从此以后也彻底改变了我对于言说或者倾听他人言说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这是CCTV2中的一个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13.
小探险家奥奥此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踏着大大的荷叶.正茫然地环顾四周。“我这是在哪儿呀?我怎么会米这儿?”记忆的片段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现在应该躺在被窝里打呼才对.难不成是梦游仙境?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都在努力地想记起些什么,那些童年的快乐与忧伤,抑或少年的痴狂与放浪。”童耳真美,是孩子不谙世事的目光中折射出的纯净世界;少年怀志,志在把人生写成一首瑰丽的诗。我们用童年来根植梦想,我们用少年来铺垫成熟。这段时光仿佛自成一片浑圆的天地,包藏了生命无限的憧憬,  相似文献   

15.
树才 《父母必读》2023,(10):44-47
<正>我自己都没想到,年近半百,我竟然开始“教”孩子们写起诗来了,而且乐此不疲,至今不忍释手。坦率说,是孩子们写的诗,洗亮了我的眼睛,刷新了我的认知……依我现在对诗的知见,我认为,一个孩子开始“说话”时,就开始“说诗”了。孩子说出的是“话”,同时也是“诗”,只是孩子不在乎,大人也未察觉,于是这些“诗句”就随风飘散了。可以说,落笔写诗之前,一个生命早就已经经历过诗了。所以,我现在也格外珍惜从孩子口中说出来的每一句话,于我而言,这些都是宝贵的体悟。  相似文献   

16.
晚安,画笔     
马映宇 《新读写》2012,(10):15-15
对于我身边的同龄人来说,我的经历或许可以算是一首被羡慕的诗,也可以是一张毫无用处的废纸。  相似文献   

17.
《特区教育》2011,(7):28-29
2011年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就要到来啦!应凤凰山小学邀请,“我的童年我的歌”编辑记者蓝天来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孩童诗创作。在一节课时间里,同学们不但欣赏孩童诗、学习孩童诗,还拿起笔来创作孩童诗!虽然写作时间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同学们的作品却不同凡响。不信?  相似文献   

18.
张箫桐 《家庭教育》2014,(11):20-20
我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要想学好语文,提高阅读习作能力,就是要多读多思多写。第一,大量阅读。不但要熟读课本,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书读得多,视野就宽广。当然喽,阅读时要养成好的习惯。比如,对要阅读的图书内容进行甄别,要多读好书。  相似文献   

19.
在什么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什么时候,我读过一首诗。这首诗很快就被我忘了……但第一行却留在我的记忆里。玫瑰花儿那时多美丽,多鲜艳……①如今正值冬天,严寒使窗玻璃蒙上了一层冰霜;幽暗的房间里点着一支蜡烛,我躲在一个角落里坐着,头脑里总是回响着,回响着:  相似文献   

20.
教师节这天,我忽然心有所动,便写一首小诗在班里朗读,没想到学生的热情忽然高涨起来,也纷纷写诗——写赞美老师的诗。写成之后,他们都想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我,我却灵机一动在班里开了个诗歌朗诵会,让所有的老师都来享受这份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