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轮流日记"就是一个日记本每天由不同的孩子轮流来写.这样,孩子们不用每天记,但是每天都能读到自己小组同学写的日记.我将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组五名同学,每组每天由一位同学写,第二天传给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首先要对前面同学的日记进行修改和评价,然后开始写自己的日记.  相似文献   

2.
有的同学看到这个题目,会感到特别新鲜和好奇,会问,数学也写日己?什么是"数学日己",该写些什么? 什么是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自己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数学日记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客观地再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情况.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还能激发他们用"数学日记"去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年来和孩子们的共同探索,我发现"数学日记"的撰写并不难,毕竟日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数学日记可以称其为一种含有数学元素的日记,指导学生写好数学日记也有操作性.刚开始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种形式的写作有些困难,所以要求学生写一周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学完"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就请学生找生活中的乘法.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写日记,我以为不要过于强调日记内容的本身意义,还是要着眼于其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写作基本功的意义. 最能激发小学生坚持写日记的是开辟日记的种类,如引导他们写"人物日记""事件日记""动物日记""植物日记""窗口日记""连环日记""发现日记""跟踪日记""问题日记""创新日记"等等.日记的种类多了,可写成日记的内容就多了,学生写起日记来就轻松了,兴趣也就高了.  相似文献   

5.
近一个时期来,在中小学教育界兴起了"科研兴校"的滚滚热潮.不少学校意识到"不搞教育科研,学校就没有出路",千方百计把科研纳入到各种近期远期的发展规划之中,积极申报课题,参与竞标,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投身于科研,把考核、调资、晋级、评定职称、评优选模等方面都与教师教育科研挂钩.一时间,全国形成了校校搞科研,人人写论文的壮观景象.在创新成为发展主题,科研创新成为知识界重要任务的今天,科研热潮的兴起无疑应该得到积极的肯定,它为推动我国早日成为创新型国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妈妈,快读给我听听。"儿子举着一本日记本急匆匆地跑过来。我接过一看,原来是几年前一时心血来潮给儿子写的成长日记,不知怎的给孩子在抽屉里找到了。儿子知道这是写他的,但日记上的字迹比较潦草,刚上二年级的他看得云里雾里,于是就跑来找我了。  相似文献   

7.
走马上任 六二班公约:凡是午休不认真者,除扣本周操行分外,每天还要负责午休纪律并写好跟踪日记,直到抓到新的违纪者充当"替死鬼"为止.  相似文献   

8.
01# 华交日记 纸上校史馆 日记1 听说校址已基本确定,在南昌市郊马鞍山林场.今日总算寻到个机会去看看.路不好走,一路颠簸,直到进入林场,眼前豁然开朗:"原始森林"密密麻麻,芳草一望无际,桃花浓香扑鼻,流水叮当作响,森林深处传出布谷鸟叫……好像进入了世外桃源.如果陶渊明老先生在世,那他写的就不是"桃花源记",而是"华...  相似文献   

9.
所谓"循环日记",就是以几个学生为单位组成一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共同使用一个练笔本,每天安排一名同学写.第二天的同学先阅读前面同学写的文章,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议,然后再写下自己的文章,依次循环.  相似文献   

10.
张海燕 《文教资料》2009,(9):150-151
指导学生写好日记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关键,而教师对日记的态度、点评则是促使学生写好日记的关键.作为教师,无论是从"树人"角度.还是从"写作"角度,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用心激活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本文主要阐述了批改日记的四种点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