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母亲,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人;母爱,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的爱。可是,有谁可以好好对待母亲,好好感受这份母爱呢?奴役"妈,把我的校服取过来!"从我醒来的那一刻,我的"命令"就源源不断地涌向妈妈,而她每一次都会接收到,并且在五秒之内出现在我面前来满足我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七岁时,我和母亲闹了一段别扭。我从心底里怨恨她,她把我放在姥姥家,一放就是三年,直到上学时才把我接回家。三年不在一起生活,使我和母亲之间有了生疏的感觉。不善表达感情的母亲对三年不见的儿子也不是嘘长问短地表示亲热,她似乎对我并不关心,这使我们之间总隔着点儿什么。仿佛一段截断的磁铁,再也无法紧密地连成一体。  相似文献   

3.
母爱的姿态     
马朝兰 《家长》2013,(Z1):91
我知道,谁也更改不了母亲本能里的一起一坐。因为,那是母爱的姿态。第一次去广州,母亲坚持要与我同行。她说,大城市里人员复杂,怕我上当受骗。我拗不过她,只好帮她也买了一张长途车票。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母亲连夜缝制了一个偌大的口袋,将所有她能想到的东西都一并装了  相似文献   

4.
感知母爱     
背景:现实生活中,粗心的同学往往无视母爱的存在。有的把母爱当成理所当然,当成家常便饭;有的把母爱当成一种累赘、一种烦恼;有的把母爱当成……也许是因为母爱太多、太熟悉、太平凡,也许是他们的心被繁重的学业磨得结了茧,也许……母爱在他们的淡漠与疏忽中变得淡而无味。其实,只要我们细心体悟,母爱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身边的平凡小事都闪烁着母爱的光辉。因此,我决定召开一次以体验母爱、报答母爱为主题的班会,唤起同学们对母爱的感激和回报。准备:1.录音机。2.设计问题。如在生活中,母亲是怎样关心我们的?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她们?过程…  相似文献   

5.
    
《家长》2004,(1)
如果世间还有真爱,那属于母爱。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我可以从最平凡的生活中体验出母爱的伟大。是母亲给了我生命,让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是母亲扶着我走出第一步,是母亲教我说第一句话、识第一个字,而我生命中的第一次成功,又有哪个不是母亲的功劳呢?母亲是一位极普通的中年妇女,可是她却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她对我付出的、对父亲付出的、对这个家付出的早已超过了对她自己。生活的不富裕,使母亲不像别人那样穿高档的衣服、鞋子或是戴着首饰,也没有吃过普通的汉堡包,因为她总是说:“省点儿吧,将来你还要上学呢!”生活的辛劳、岁月…  相似文献   

6.
妈妈,谢谢你     
正"妈妈",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词语,但同时也是最复杂的角色。她不只是"母亲"的称谓,更是一个不断给予你温暖的人。母爱是伟大的,伟大的母爱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反映出来的;母爱是无私的,无私的母爱是因为母亲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孩子;母爱是真挚的,真挚的母爱是在母亲的叮咛、唠叨和牵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母爱     
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是辛勤的农民朴实耕种吗?是美丽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奉献吗?是上帝的智慧创造了世间的万物吗?不,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不是独立着的朴实、奉献或创造,而是由它们合并而成的一种爱——母爱。母爱是朴实的,简单而平凡。当母亲每天早上为我准备早餐时,当母亲教导我学习和怎样做人时,我感受到了朴实的母爱。母爱是奉献,美丽而无私。当母亲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抱着年幼生病的我跌跌撞撞地去医院为我看病时,当母亲熬夜在病床前照顾我时,我感受到了母爱的奉献。母爱是创造,艰难而喜悦。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我们的母亲所创造…  相似文献   

8.
感恩母亲     
《新作文》2006,(4)
在我心目中母亲永远是伟大的,也是我最先应该感激的人。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呢?是辛勤的农民朴实的耕种吗?是大自然对人类无私的奉献吗?是上帝的智慧创造了世间万物吗?不,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不是独立着的朴实、奉献或创造,而是由它们合并而成的一种爱——母爱。母爱是朴实的,简单而又平凡。当母亲为我准备早餐时,当母亲教导我怎样做人和学习时,我感受到了母亲的朴实。母亲奉献的,美丽而又无私。当母亲抱着年幼生病的我跌跌撞撞地去医院看病时,当母亲熬夜在病床前照顾我时,我感受到了母爱的奉献。母爱是创造的,艰难而又喜悦。我们每…  相似文献   

9.
一、无私的母爱当你我都还是婴儿时,我们享受母爱。当你我已成为一名戴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时,我们感知母爱。现在,你我是一名中学生,我们感激母爱。将来,你我或是忙于工作,或是忙于生活,我们报答那无私的母爱。记得小时候,我要什么母亲就给什么。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母亲对我的百般呵护,都只为我开心。那时候,并不知道母爱,只认为这些都是她应该做的。现在想想,深感惭愧。那是无私的母爱,母爱无处不在,你我身边都有,只是自己不知道。二、无言的父爱长大了,懂事了,明白了什么是母爱。而父爱,我们从来不知道是什么。因为我们每天接受…  相似文献   

10.
母亲叫了一声我的小名,慢慢地走回来。她伸出右手,摸了一下我的脸,轻轻地把我拉入她的怀抱。久违的泪水不自觉地溢满我的眼眶。蓦的,母亲放开我,右手轻轻地拉过我的左手,就这样握着。在众多写母爱如水的文章中,这一篇是有特色的。不写生活的艰辛,母亲的劳累;也不写意外的变故,母亲的不幸;更不写耳提面命,母亲的语重心长。只用抒情的笔调,白描的手法,写母亲来学校  相似文献   

11.
我的母亲很干瘦,似乎经不起风吹雨打,一阵风就可以把她吹倒.她蓬乱的头发,怎么也梳也梳不整齐.尽管母亲的外表平凡,可在她的肩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母爱.  相似文献   

12.
我的母亲很干瘦,似乎经不起风吹雨打,一阵风就可以把她吹倒。她蓬乱的头发,怎么也梳也梳不整齐。尽管母亲的外表平凡,可在她的肩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母爱。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母爱是最深的,可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比母爱更深。因为她体现着母亲、人民和祖国对接班人的热爱、关心和期望。看了别山小学教师爱生的动人故事,您会觉得她们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慈师手中线“慈师手中线,学生身上衣。节前连夜缝,不误过‘六·一’。”不是我有意篡改古诗,实在是肖老师为学生赶做节日衣服的事太使我感动了,所以才把它和那首歌颂母亲的古诗联系在一起了。“六·一”节前一天晚上,灯光下,肖红芝老  相似文献   

14.
溪水     
文章开头把溪水视为“母亲的眼睛”,接着写出春夏秋冬“眼睛”里流露出的色彩,这既是对溪水的歌唱,也是对母亲的歌唱,因为这溪水里曾“留下我儿时的身影”,曾让我享受过母爱般的幸福,她记住了山水里曾“留下我儿时的身影”,曾让我享受过母爱般的幸福。她记住了山沟里发生的一切,记住了“山民的悲哀和欢乐”,并把养大了的“我”送出了山去。溪水是歌,母亲是歌,文章本身也是一哀怨的抒情山歌。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眼泪     
母亲是个坚强的女人.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眼泪"一词似乎不在她的字典范畴里.她能干、聪明,有时又有些泼辣.尽管她目不识丁,做生意却是把好手.很小的时候,我就帮着她磨豆浆,卖包子.虽然我们的生活一直很拮据,穷得连八毛钱一包的盐都要赊账,母亲依然笑得很灿烂.  相似文献   

16.
三十一年前,在那个穷山沟的暖土炕上,上天将我送给了一位普通的母亲,同时也将一份伟大的母爱赐予了我。母亲识不得几个字,从未对我们兄弟的学习做过任何指点,只是无声地将对文化的渴望和期盼注入点滴的生活之中。难忘每天清早妈妈端到枕边的那碗鸡蛋面,难忘村口她为我整衣襟时那双皴裂的手,  相似文献   

17.
张怀萍 《老年教育》2006,(10):32-32
有人说:母爱如水,温情细腻;父爱如山,深沉厚重。我们家却恰恰相反。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一个粗线条的人,经常眉头紧锁,很是严厉,远不及父亲对我们细致。在我的记忆中,想搜寻母亲温柔的点滴,着实困难:从小到大,她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读书永远没有出息!  相似文献   

18.
母爱如同一把火,可以融化寒冬的冰雪;母爱如同一捧甘霖,可以滋润干涸的心灵;母爱如同一缕银丝,可以编织美丽的梦想。母爱是永恒的,她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相反却会与日俱增。我结了婚成了家,母亲亲自到学校看我;我双脚冻得红肿,母亲亲手给我赶做棉窝;我进城生活改善了,母亲仍然年年为我送自家蒸的馍。一声声贴心的问候,一行行紧密的针脚,一个个雪白的热馍,无不是慈母对儿子的牵挂,无不凝聚着母亲对儿子的真情。面对天底下这最无私的爱,我们怎能不为之而震撼?文章的语言如同母亲一样朴实自然,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正如棉窝一样“纯粹…  相似文献   

19.
母爱     
题目献给母亲的歌在本单元我们开展了收集有关母爱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绘画、电影等素材的活动,开展了采访母亲、请母亲讲述她的照片的故事的活动,开展了与班上同学关于母爱的讨论,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班会。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1.为母亲写一篇小传,力求全面反映母亲的个性和人格特点。可以附上母亲的照片和其他相关资料。2.以“妈妈,您听我说”或“母爱”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新人教版)提示:关于母爱的文章,同学们已经写得很多了。经过本单的一系列活动,同学们对母爱也有了更多的了…  相似文献   

20.
母亲     
母亲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母亲的手皱了她把灵巧给了我母亲的皱纹深了她把青春给了我母亲的身体老了她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啊!母亲你给了我的一切无私奉献,让我拥有你是条默默航行的船母爱就是那无形的帆载着我驶向成熟的彼岸母亲@马波宁$陕西扶风县揉谷中学二年级6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