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  相似文献   

2.
21世纪需要敢探索、会创新的人才。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主动探究开始,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理念,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探究能力。强调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方面。可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为此,新的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这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体现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4.
天黑黑     
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一个难点。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作为课改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意识,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本文就在物理课堂的实验探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研究体会。  相似文献   

7.
物理新课程积极倡导探究性教育,其目的“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进一步构建师与师、生与生、师与生的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好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掌握科学探究理论、理解其内涵是实施探究性教与学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中。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有明确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数学探究有助于学生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时常给学生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感受研究性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劳技课是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价值取向,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使学生不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学校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把知识通过综合性、  相似文献   

10.
王惠莉 《现代教学》2009,(12):48-49
探究型课程是伴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课程,其强调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强调学生以探究方式进行学习,并在探究活动中学习探究方法,提高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型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探究活动是让学生主动获得生物知识.发展能力.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的方式.探究活动能否顺利完成.依赖学生的探究能力水平的高低.但是传统的书面水平测试不足以对学生这一能力做出全面的正确评价.所以.对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的评价应结合课程的实际,进行发展性评价。本文从新课程对探究能力的要求.探讨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评价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化学作为高中主要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化学课程来说,探究能力是学科的主要素养之一,因此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文章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入手,以“盐类的水解”这一课程为例,举例说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学生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更失去了研究的动力。“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探究的机会。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和研究问题。”因此,科学课不应以下课作为教学的终点.而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科学课堂,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课外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后续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增长探究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这恰是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课程背景。它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出发走向物理,使物理学成为学生对其生活经验的提炼与升华。它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宗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实验、调查、探究的机会与空间。新课程的许多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探究方法是连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康靖 《甘肃教育》2010,(15):62-6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小学至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信息技术教育。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大胆探索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有效的。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人为割裂开。  相似文献   

17.
隐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和重视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勇于探究、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本校师生在几年的实践中,积极探索生物与环境系列探究活动课程形式。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可谓终身受用。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本身,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多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激发和爱护学生的探究热情,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探究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画图及看图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科学探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教研员认识到:科学探究活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科学概念的抽象性、科学知识的实践性以及解决方法的灵活性,也要求我们广大科学课教师勤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