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古代不仅把诚信视为伦理道德本源性的一种规范,也是维系家庭和睦的根本纽带,更是为人之道、修身养性的崇高境界:“诚,王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孝而不诚则无孝,弟而不诚则无弟”,“诚,天之道也。诚之.人之道也”。然而,诚信缺失却成为当今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政府失信,企业作假.个人信用缺失等现象比比皆是,“诚信”一词已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俗话说得好,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诚信会计”是打造诚信企业的前提和基础.但我们也必须知道.企业资本固有的本性就是追求其利润的最大化,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失信之所以“失信”,无非为了“利”。利之所诱,利之所惑,所以置道德良知不顾,甚至国家法律、法规不顾而造假,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只要存在适宜造假的土壤与条件,做假帐的行为就必然存在。同时,它也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和谐逐渐成为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主题词、中心词、关键词,以和谐为内容的活动已涵盖了整个社会生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重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既是一种治国理想,一种治国目标,又是一种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它写进现行宪法,作为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这表明我国社会的法治化进程正逐步加快。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具有独立人格和规则意识的普通社会成员,并由此构筑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司法体系,这也给普法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启蒙公民的现代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法制的逐步健全、竞争的逐步加剧,使“诚信”逐渐成为人们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初期,企业失信行为严重,给企业的经济运行带来了恶劣的后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设置了障碍,同时为社会诚信体系的确立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社会各界均在呼吁企业诚信,本文就是就企业诚信的一系列问题加以分析,以便找到企业诚信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诚信,诚实守信的缩略语。“信”,信用之谓也。因此,社会诚信体系是一个信用管理制度的系统。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现代文明社会是信用社会,都在以诚信为本。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需要制度与行为的良性互动。经济秩序和运行规范是整个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显得尤其迫切。  相似文献   

7.
诚信最初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诚信更是至高无上。目前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领域及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此问题并非最近才产生。从世界范围来说,美国早在1929年就有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导致股市泡沫,引发纽约证券交易所崩盘和随即产生的大萧条。从我国来说,有早期的“深圳原野”、“琼  相似文献   

8.
文章指出了图书馆读者失信现象,分析了读者失信的原因,并提出了健全社会诚信网络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诚信与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CPA行业系列舞弊丑闻频频曝光,使注册会计师——这个高尚职业的公信力受到严峻挑战。“重塑诚信”便成了CPA行业的当务之急。如何重塑诚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人们普遍把失信归咎于利益驱动,那么CPA要重塑诚信,是否意味着摒充利益,拒绝金钱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高校科研诚信相关研究缺少实证数据支持的问题,基于学术生态视角,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生态主体、校内生态环境、校外生态环境3个维度对影响高校科研诚信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科研人员的性别、身份对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性别与科研诚信行为呈正相关,身份与科研诚信行为呈负相关;科研人员对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学校查处科研失信行为的透明度、整体科研环境以及学术规范程度与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从高校层面来讲,应当保证科研评价体系的合理公正、处置科研不端行为过程的公开透明以及及时向社会通报有关信息;从社会层面来讲,应当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整体科研环境,共同促进高校科研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1.
会计诚信是目前被广泛关注的焦点这一。如何重塑会计诚信是会计界人士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就会计失信的原因、危害及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作初浅论述。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诚信的内涵变得更为广泛和深远,诚信已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意义的诚信是在中国传统信义原则的基础上并借鉴西方管理制度的一些经验形成的全新的理念.有了诚信,企业就有力量,就有巨大的吸引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郑圣 《科技创业月刊》2004,(12):234-235
会计诚信是目前被广泛关注的焦点这一.如何重塑会计诚信是会计界人士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就会计失信的原因、危害及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作初浅论述.  相似文献   

14.
罗劲 《科学中国》2007,(3):38-39
青原惟信禅师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青原惟信所说的“山”与“水”,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被称为“组块”(chunk),它代表一种模块化、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正经历着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巨大转变。会计法制要实现现代化,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整个会计工作领域严格贯彻法治原则。从两部分进行了阐述:一是新《会计法》的权威性;二是如何实现法治应具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生肖的故事     
十二种动物,被华夏先民组合在一起,便成了十二生肖。人们用它来记忆时间,如今年是虎年、明年是兔年:也用它来标识一个人的属相,此后每历十二年便是所谓的“本命年”;更用它来钩连人事,如所谓“鸡狗不到头,白马犯青牛”的合庚之信等等。古老的生肖文化传承至今,要想客观地认识这一文化,有必要从生肖源头上找寻答案。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但是,近年来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却频发失信问题,这让高校贫困生认定出现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以贫困生认定与管理中的诚信问题为研究对象,从贫困生失信的表现、失信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贫困生认定与管理中的诚信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对外开放、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失信现象日益突出,其产生缘由错综复杂,因此有必要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根据宁德师范学院大学生诚信调查现状,结合国内外高校现有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提出符合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策略。该诚信教育体系的建设对创建"诚信校园"、"诚信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俭红 《今日科苑》2007,(16):60-60
面对社会接连出现的会计失信案件,会计诚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提供诚信、可靠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为人们关注。本文试从影响会计诚信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旨在寻求治理会计不诚信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安然、世通公司会计丑闻被披露,国内也相继出现银广厦、深圳原野、郑百文等案件接连曝光。这些严重问题说明了现在会计界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那就是“会计诚信危机”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场诚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讲会计诚信。做诚信会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