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向自主创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自我评价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行为。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建立学生自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陈旧的评价观念,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自我评价提供参照标准;关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走向自主创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自我评价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行为.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建立学生自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陈旧的评价观念,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自我评价提供参照标准;关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学习评价,改革促进评价的功能由以往注重甄别、选拨转向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与个体差异。然而,在新课改的具体实践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学习评价呢?创建主观题作业在线评价系统,对信息技术新课程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功能。我们把以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的评价称为“发展性评价”,并把评价的综合功能称为“发展功能”。依据新课程的全新要求,教育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提出:“改革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语教学评价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子系统,必须要跟上改革的步伐才能保障、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下面.我结合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语教学实践.谈谈新时期语教学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将评价看做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的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革意见和,……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本次课改的最大亮点,即要求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在各地的中学历史课程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学习评价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思想。下面我就农村初中化学学习评价略谈拙见。一、农村初中化学学习评价的弊端现行农村初中化学学习评价方式相当单一,对学生的评价只注重测试分数和测试结果,突出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基本上没有考虑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解决问题技能的形成。这种评价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及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学生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评价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评价改革包括五个方面:学生评价理念的变革,日常学生评价实践的改革与研究,高利害学生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与挑战,大规模教育考试的改进与研究。为了真正澄清学生评价的价值追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日常学生评价改革应遵循四个原则: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特别重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相整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高利害学生评价改革的原则,一是尽量减少对青少年学生造成的伤害、压力,二是不让高利害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扭曲学校应然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中学生评价是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核心内容.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的发展,教师课堂评价行为逐渐从"以分论道"为主要目的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构建和谐学习氛围的功能转变。现阶段,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行为在课堂评价活动的反馈方式、评价工具的选择、评价步骤的遴选上都呈现多样化发展。本研究拟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以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评价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给新课程下的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就素质教育的宗旨来说,学生"自我评价"则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12.
李宁  张贤蓉 《教育探索》2005,(1):120-122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通过教师教学自我评价,分析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的水平,揭示了教师正由传统的“教书匠”角色向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参与和促进”角色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受教师的学历、教龄、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重构教育评价体系。因此.新课程改革把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学习新课标新理念,我们认为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生评价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论课堂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评价过多地关注对学生书本知识掌握的评价,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忽视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向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评价观念、评价方式上都应有根本性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超越。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不仅要做到“以教促学”,而且要做到“以评促学”。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课程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上,关键要促进“两个发展”;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重点要落实好“两个转变”。一、新课程评价关键在于促进“两个发展”1.促进学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的形成。其次,体现在…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评价目标、内容、方法、主体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但离新课程评价理念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传统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没有得到改变。新课程评价理念的实现需要从评价方法和技术的改进开始,具体包括开展学生知识、能力掌握模式诊断,挖掘学生深层次信息;开发考试成绩的诊断性报告,推进考试结果反馈方式的改进;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性评价,促进学校评价模式的转变;运用现代测评技术,促进考试评价功能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行为逐渐从以“诊断区分”为主要目的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构建和谐学习氛围转变。现阶段,教师课堂评价行为,在课堂活动的反馈方式、评价工具的选择、评价步骤的遴选上,都呈现多样化发展。通过对中西部六所样本中学长期的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访谈、课堂观察,总结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课堂教学评价行为特征及其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转变评价理念、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以及评价的实施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评价方法的沟通、协调,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先哲朱熹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分不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行为逐渐从以“诊断区分”为主要目的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构建和谐学习氛围转变。现阶段,教师课堂评价行为,在课堂活动的反馈方式、评价工具的选择、评价步骤的遴选上,都呈现多样化发展。通过对中西部六所样本中学长期的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访谈、课堂观察,总结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课堂教学评价行为特征及其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的课程理念需要一种新的评价方式与之相适应。从国外传来的档案袋评价以当前提倡的质性评价理论为依托,是一种以过程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它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能适应这次改革发展的需要,对新课程评价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