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丹麦在丹麦,把孩子放在外面“置之不管”,是一件正常的事。丹麦的年轻父母们就经常把孩子搁”在住所外的院子里午睡,只是偶尔从楼上的户往下看看。丹麦是欧洲发达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的高福国家之一。在高税收政策支撑下的高福利给丹麦姓提供了免费教育、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多种惠,使得社会安定,百姓生活无后顾之忧。因此,麦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另外,同其他北欧的高福利国家相比,丹麦人思想比较“超前”,不少人认为,孩子“独自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可丹麦人的年轻父母们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题,那就是他们总是忘记带回…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02,(22)
在丹麦,随处可见周岁大的孩子独自一人在院落中玩耍。把孩子放在外面“置之不管”,在丹麦人看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丹麦的年轻父母就经常把孩子“搁”在住所外的院子里午睡,只是偶尔从楼上的窗户往下看看。丹麦是欧洲发达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高福利国家之一。在高税收政策支撑下的高福利给丹麦百姓提供了免费教育、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多种优惠,使得社会安宁稳定,百姓生活无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3.
焕童 《教书育人》2005,(1):10-10
在丹麦,把孩子放在外面“置之不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丹麦的年轻父母们就经常把孩子“搁”在住所外的院子里午睡,只是偶尔从楼上的窗户往下看看。  相似文献   

4.
让孩子融入“三人”世界。现在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忙于事业或工作,于是把孩子交给保姆或祖母们去照管,或者抛给孩子一堆玩具,由他一个人玩。殊不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目光交流、身体的接触以及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是培养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及诚实的重要途径。父母应当同孩子一块儿游戏,交谈,让孩子进入由爸爸、妈妈共同参与的三人世界,接受父母的直接教育。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有2亿左右,加上孩子的年轻父母约占总人口的一半,这是一个庞大的教育群体。我们这代年轻父母为培育优秀儿女付出了不少心血,但不少人期望值过高、要求过急,以至有的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弄成了“逼子成龙”、“压女成凤”,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天下第一难是做人,做人第一难是教子!”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个家庭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个孩子是一本难读的书。”如何让孩子们从现今沉重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精神负担的“过度紧张”状态下解脱出来,还他们童年的“快乐世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王伟 《成人教育》2011,31(8):123-124
“北欧模式”又称“斯堪的纳维亚模式”,是北欧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五个国家针对于社会保障所采取的“高福利、高消费、高税收”的社会保障模式。这种模式在近些年来不断地促进北欧五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其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地区。当然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在北欧也施行得相当的成功,其特点和经验也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期望值很高的投资,望子成龙的父母们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进修,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在新的环境下得到锻炼和学习的机会。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已成为众矢之的了,就连德国的桥也逐渐变窄了。是不是出国很难呢?许多人把留学目标锁定在北欧国家,因为那里生活安宁、社会环境好。丹麦是北欧留学的重点选择之一,因为其学费全免的优势,让人不得不思考起丹麦之行。  相似文献   

8.
丹麦是欧洲较小的国家之一.几十年前还是一个不甚发达的农业国.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然而近年来已发展成为经济高度发达的高税收、高福利国家.成为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吴威 《教书育人》2007,(11):65-65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国土只有不到5万平方公里,500多万人口却拥有发达的经济和久负盛名的高福利.在高税收的支持之下的高福利政策可令丹麦人即使失业也可领到相当于原工资的80%的失业救济金,丹麦人对此深以为傲,因为这样的高福利政策可以使他们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用惧怕失败,自然也不会有像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人一样有很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对生活在该国家是否感到幸福,丹麦的"幸福指数"名列前茅.丹麦建设福利制国家的理念是由丹麦历史上最著名的牧师兼诗人"格兰德维希"(N.F.S.Grundrig 1783~1872)提出的,即教育人民寻求精神解放,他描述了理想中的社会--没有人拥有太多,没有人一无所有.这种"平等"的理念也渗透到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始进入谈婚论嫁的黄金期,“80后”年轻父母也应运而生。作为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与终身老师,年轻的“80后”父母在实现“小皇帝”与现代父母的角色转换中会遇到怎样的困惑与难题呢?他们将以怎样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去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在“421”中国式家庭日益增多的现代社会,提高“80后”年轻父母的育子素养已成为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邢强  刘毅 《教师博览》2021,(5):70-72
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当许多中国家长为过度保护孩子而宠出脆弱的“温室花朵”自责时,西方国家的家长也在为同样的问题发愁. 帮孩子铲除一切障碍的“割草机父母” 据美国《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过去,美国人把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父母称为“直升机父母”,如今“割草机父母”(为孩子铲除可能面对的一切障碍的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普通社会人的生活节奏迅速加快.自我实现的意识增强,生存竞争的压力日益加剧.许多年轻的父母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在中国家庭体系中“催生”了众多“甩手妈妈”、“甩手爸爸”。不管是城市里的“白领族”.还是农村的“来城务工群体”.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祖辈带养。这样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4.
年轻父母可以做自己的梦,但万万不可让孩子或者别的什么人来圆自己的梦。父母一旦把孩子看做自己的梦,孩子便应该是完美无瑕,孩子便应该不折不扣地实现父母为其设计的目标,否则,父母便认为孩子回报自己的只是失望。事实上,父母的这个梦是很难实现的。尽管孩子都是好孩子,但由于潜能和后天环境等原因,孩子们的起跑点和终极目标不可能都在一条线上,而这并不妨碍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经过努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成就事业。遗憾的是,我们不少父母总在孩子身上做着自己的梦,幻想自己可以给孩子完美的一生,甚至把孩子的“最佳”发展看做是罩在父母头…  相似文献   

15.
父母深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不少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甚至包揽孩子的一切。马卡连柯把父母这种事无巨细的包办代替,甚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做法说成是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在生活中确有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在将这份“最可怕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孩子习惯了父母的“包办”,习惯了享受来自大人的照顾和关爱,一旦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  相似文献   

16.
爱在每一天     
爱自己、爱父母、爱伙伴、爱学习、爱生活,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让孩子——要在孩子心中播入爱的种子,这是每位父母都希望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呵护、支持、培养孩子的“爱心”呢?最重要的是将爱的音符融入每一天的生活细节之中,让孩子从本身做起,爱自己、爱父母……1.爱自己。孩子怎样“爱自己”,需要父母关心吗?如果父母过早地、苛刻地要求孩子“让梨”,却没有细心指导“把关心留给自己”,孩子甚至会误认为“爱自己”是不光彩的、自私的。其实,爱自己是人的天性与真本,也是爱他人、爱人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之一。父母…  相似文献   

17.
20年的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在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中,就有不少年轻父母。这些年轻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他们的孩子又表现出怎样的成长趋势?以下便是笔者的采访记录。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爱和教育爱,但对父母来说,有两种不可取的、势必遭到失败的爱,这就是溺爱和粗暴的爱。首先谈谈父母爱中的溺爱。父母之爱是一种无私的,高尚的情感。他们把一切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可惜的是有些父母爱得不当,爱得过分。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孩子每一言行击掌欢呼,笑逐颜开,但却从不考虑这是什么言行,会得到什么结果。常见有的父母在爷爷奶奶在场的情况下问孩子:“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给谁吃?”孩子答道:“给我吃。”对此有的父母并不介意,甚至还认为孩子“聪明”。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  相似文献   

19.
想象你是一位丹麦家长,在一个学期结束后会收到孩子怎样的成绩单?答案是:你会收到一份没有“成绩”的成绩单。丹麦的孩子交给父母的是一份“四格成绩单”,上面没有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的分数,也没有教师的评语,更没有排名。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的主要“老师”是父母。当父母的人,要做好这一“本职工作”,也并不容易。尽管现在多是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即一个“学生”两位“老师”,但严父、慈母的传统伦理在小家庭中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致父母并没有把孩子当作“学生”。孩子也没把父母看成“老师”。有的孩子,在学校里听从老师教导,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认真学习,乐于助人,回到家里却成了霸王,十分任性,乃至飞扬跋扈。做父母的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