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杨晓玲 《青年记者》2009,(14):109-110
现代社会成为一个以消费为核心的社会,人们对消费品的占有小再以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消费把人的欲望与炫耀商品的附加值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商品的形象塑造和意义赋值来完成它的符号化过程。在这种千变万化的符号系统中,广告是其中最有体现性、最丰富的模本。广义的广告是“广而告之,广泛地告知公众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狭义的广告是“为一个商品或劳务经由媒体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所作销售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刘亚萍 《新闻世界》2009,(10):150-151
在消费社会中,广告连接着消费者和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广告所建构的理念开始分离,消费者通过对商品符号的消费构建了自己生活方式,强化着人的生存尊严和荣耀与物品相关,但是,人们对使用价值的消费是满足“需要”的消费,而人们追求消费品的社会意义的消费则是满足“欲求”的消费。  相似文献   

3.
《新闻导刊》2009,(4):30-30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等于居民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商业统计中的指标,按销售对象划分为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包括对企业、事业和行政等各种类型单位的零售额。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讲。它们购买的各种商品,除了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的形式支付给本单位职工和其他个人的部分外,  相似文献   

4.
指城乡居民购买支付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  相似文献   

5.
季靖 《新闻界》2006,(4):82-83
“符号消费”作为消费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由社会学家让·波得里亚(1996)首先提出,波得里亚认为商品不仅具有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还有符号价值。所谓符号价值(波得里亚,1996),是指物或消费品在被作为一种符号进行消费时,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以及其他因素来计价的,而不是根据该物所包含的劳动价值来计价的。这就是同样的商品,品牌产品价格总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理由。符号消费(周晓虹,2005)就是一种主要消费商品符号价值的社会行为,它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以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  相似文献   

6.
解读当代大学生的符号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消费"作为消费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由社会学家让·波得里亚(1996)首先提出,波得里亚认为商品不仅具有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还有符号价值.所谓符号价值(波得里亚,1996),是指物或消费品在被作为一种符号进行消费时,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以及其他因素来计价的,而不是根据该物所包含的劳动价值来计价的.这就是同样的商品,品牌产品价格总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理由.符号消费(周晓虹,2005)就是一种主要消费商品符号价值的社会行为,它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以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唐英 《当代传播》2006,(6):66-68
马克思不曾系统论述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消费,因为那个时代美的生产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社会化。随着文化成为社会商品和消费品,社会精神财富生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生产。而美和美的生产根本上属于人类生活和生存的物质性和文化性领域。在这个消费时代,作为社会精神生产组成部分的美的生产已空前的专业化了,与之相应,我们的生活也空前的“审美化”起来。和其他任何社会化生产一样,美的生产也有生产和消费两大基本环节。生产是创造,消费是对已有成果的占有和享用。由此,我们可以把美的生产二分为消费式和生产式两种。  相似文献   

8.
戴维·莫利是英国大学歌德史密斯学院传播学首席教授.其电视消费研究可以称得上是媒介文化研究的经典。莫利的电视消费与一般商品的消费不同.电视消费是电视符号社会化的过程,意义是在消费的过程中生产出来.电视讯息不是意义的消亡.而是意义二次生产的过程:而作为消费品的商品是实现了其使用价值.满足消费主体的心理需求.不存在意义的再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9.
宏观     
新华网商务部日前发布的《2004年消费品市场发展趋势报告》预计,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200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5万亿元大关,增长9%以上。农民消费增长将进一步加快,农村与城市消费增长差距将有所减小。报告预计,2004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将增长8%,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6%。农村和城镇消费增长差距由2003年的3.5个百分点缩小为2.6个百分点。餐饮等服务性消费将快速增长,占总消费的比重将不断扩大。由于2003年餐饮业市场增长基数较低,2004年全年餐饮业零售额有望出现高水平增长将大大超过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幅。报告预计20…  相似文献   

10.
消费时代以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以寻求差异化为主要目的。品牌符号因其能给消费者带来有益联想,且是差异化的源泉,而成为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独特优势。其中,品牌的个性又是消费社会中品牌制胜的关键:从自我概念来看,品牌个性具有自我表达作用;从社会认同来看,品牌个性具有入际交往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把电视广告片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时.我们可以用新的视角来研究广告、商品和消费。现代社会商品原本的价值意义被剥离了,广告符号成为消费的潮流,电视广告符号以它特有的语言结构重构商品的意义,又以意义转移重构的方式推销商品。  相似文献   

12.
解读广告背后的消费文化——以台湾中兴百货广告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告作为商品促销的手段,在把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同时,也在构建着商品的符号意义,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引领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制造着我们的消费欲望,为社会消费文化的形成推波助澜.本文以台湾中兴百货广告为例,通过研究其广告语境,进而透视其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3.
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广告文化批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 :消费社会角度批判 ,广告文化在功能上是一种促进销售的消费文化 ,在生产方式上是一种文化工业商品 ,在文本内涵上是一种次生平面文化 ,在传播方式上是一种大众文化 ,它受到商品逻辑的深刻制约 ,反过来以商品逻辑瓦解社会价值的正常结构和秩序 ,并在与媒介的恶意同谋中 ,持续而广泛地干扰媒介传播 ,刺激消费社会以及社会文化负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全国主要消费品市场占有率调查──主宰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名优品牌本刊讯本刊记者从“全国第二次商品市场占有率调查信息发布会”上获悉:为了促进各企业名优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销路和知名度,沟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商品社会评价中心与...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人们不仅消费商品,而且消费审美,即消费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此过程中消费社会意义,消费自我的身份认同,消费自己的欲望满足。其审美特性具有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内涵,并且建构起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一体化。因此,审美是在与消费的互动中体现其特性。本文试图通过电视广告的基本特点来阐释审美与消费的互动关系,认为广告的美被消费是商品被消费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作为20世纪在西方出现的生活方式,是以推销商品为动力,无形中使现代社会普通大众都被卷进去的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系统地阐释了消费主义,认为消费主义主要有两大特征:(1)观念上为消费而消费,意指消费者不再倾向于关心消费的结果,也不再仅为了生存而消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消费社会的崛起,文化产品也与物质产品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当新闻事件成为"文化工业"下的消费对象,新闻人物作为消费对象的主体和灵魂,自然成了新闻  相似文献   

18.
对信息商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时刻都与信息的生产和消费紧紧相伴,社会各行各业的重大决策都以及时准确的信息为依据,对信息商品、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认识,是本文的出发点,就开发信息商品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张慷 《新闻爱好者》2010,(11):81-82
广告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广告所创造的价值,物化在了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品牌之中为大众所享用。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自从人类社会诞生后,所有商品的消费都不再仅仅是其使用价值的消费,商品价值中还包含了意义的消费,也就是商品背后所隐藏的符号价值的消费。  相似文献   

20.
消费社会的美丽神话——车展中的女性符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也是一个符号世界.放眼望去,各种商品、广告、促销、行为无不包含着符号的意义.消费社会中,消费的核心在于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此主导意识背景下,女性尤其是美丽的女性--作为视觉的焦点,俨然成为一种符号商品,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本文通过探究车展中的女性形象,从消费社会外部语境、大众心理及女性自身特点等方面剖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