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旭红 《成人教育》2018,(4):20-23
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在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迫使教育分化,学校教育逐渐发展成为精英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财富的分化,平民大众要求获得教育资源.经过精英群体和平民大众的博弈,远程教育这种折中教育形态得以诞生.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远程教育走向开放教育,而建立在"资源+服务"模式上的MOOCs体系,更是平民教育发展的高潮.中国的远程教育与世界远程教育类似,也经历了上述发展过程,目前正走向大众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析宋代商品经济对蒙学教材平民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蒙学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平民化,不论从普及程度,还是从文风、内容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并且,正是平民化的特点使得宋代的经典蒙学教材取代以往所有的蒙学教材,被使用数朝数代,甚至流传海外。我认为,当时繁荣的商品经济及由此带来的文化重心下移是造成蒙学教材平民化的重要原因,经济的发展为教材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平民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教材的内容及风格,而社会经济的需求则促进了蒙学教材在平民阶层的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   

3.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工作者,必须确立其新闻传播平民化视角.本文就如何确立新闻报道的平民视角进行了分析,以践行"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不辱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平民文化即大众文化,具有平民性的品格,平民的精神,平民的世俗现代性。娱乐的平民化催生了"快乐女生"等节目的红火。本文将从"快乐女生"入手,探讨其内涵,分析其平民文化的特征,从而揭示我国娱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两汉经学的盛行、通经入仕制度的实施,激发了平民百姓努力求学的热情;私学教育的发展、书籍的丰富与书肆的兴盛,为平民百姓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蒙学教材的平民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用字需求。这些都促使了汉代平民受教育人数的日益增多,识文断字的人的比率增加,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江西青阳腔流行剧目<红梅阁>与昆腔<红梅记>的比较来探求其平民因素的具体表现及其品格.青阳腔这些平民因素具体表现为:付丑等平民搞笑形象的增加;文人形象平民化;提升丫环等原有平民形象的作用;缩减一些与平民因素无关的情节四个方面.其平民性的品格表现为时平民自身主体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7.
裴斯泰洛齐与晏阳初分别是瑞士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和平民教育家,他们都对两国及世界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深深地影响了两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笔者分别从时代背景、平民教育目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教育实践的角度对裴斯泰洛齐与晏阳初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思想。即使在物质文化极其丰富的今天,老百姓已经摆脱了食不果腹、目不识丁的窘境,但依然存在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精准扶贫等难题。对二者平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剖析,不仅可以丰富平民教育理论,还可以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郭海燕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4):88-90, 108
汉代各级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与入仕的结合,既为平民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激发了平民积极学习的热情。平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劳动者整体素质得以提升,进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平民受教育者中的少数人晋身仕途,促使官僚机构成员不断更新,从而改善了汉代社会的吏治,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广大平民受教育者还以个人的品德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地方社会秩序,淳化着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9.
罗元 《文教资料》2009,(19):115-117
王艮儒学思想具有平民化视野的前瞻性和独创性,在明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本文从其平民生存观背景、传道对象、传道方式、政治愿景等方面剖析其传道中的平民视野.  相似文献   

10.
平民教育的流变和当代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轫的平民教育,在理论层面上与大众教育、普及教育、公民教育等同构;在操作层面上,主要面向农村、难民、贫民等弱势群体;在教育理论上,凭借的主要是进步主义教育资源,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1949年之后,在实现工业化和移植苏联模式的社会变迁中,毛泽东发起的教育革命对城市化取向的批评、对工农及其子弟教育权益的关注,仍隐含了这一价值.当代平民教育、"穷人教育学"实践,重新强调面向大多数人的价值,重视面向农村、农民工及其子女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倡导"平民化的教育",坚持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世界教育与发展的共识。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弱化了时空限制,利用移动学习技术可以构建出理想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全民学习、个性化学习、有效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还处于发展与完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移动学习的不足,利用移动学习技术更好的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型社会服务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互联网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流媒体技术创建的新型远程教学系统。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远程教学中信息传送系统是保证教学效果、实现教学信息可靠传送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自行开发的清华大学远程教学播出系统,对构建高效能的现代远程教学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简论分布式学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ICT的迅速发展、教育教学应用,以及人们对社会建构主义、分布认知等学习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分布式学习逐渐纳入远程教育学者的研究视野。本文系统地对分布式学习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与远程教育的区别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指出:从表面上看,远程教育与分布式学习都允许学习者在相互分散的物理位置上进行学习,似乎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实际上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并不能相互代替。  相似文献   

14.
以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两个维度为分类标准,可以将远程学习者分为自主学习者、潜在学习者、协作学习者和被动学习者。这四类学习者分别对应自主学习模式、激励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和引导学习模式。典型的远程教育资源包括文字教材、网上学习资源、视听教材和移动学习资源。不同种类的资源因其独特性而能够较好地契合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求。远程教育机构和研究者应该深入研究各种媒体资源的优势,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动机和能力,为他们设计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多维资源组合,以期达到"适用、实用、够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取向,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然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在国内部分地区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建立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责任,明确依托主体,发挥电大这个重要载体的作用,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无线互联网:支撑远程教育的新平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文阐述了无线互联网的概念、发展及特点,指出其对远程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揭示基于无线互联网技术的第四代远程教育已初露端倪,真正的学习型社会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17.
面向MOOC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是近年来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兴在线学习模式。它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网络课程内容固定、结构化的特征,使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从简单线性转向复杂化、网络化。学习管理系统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媒介,当前大多数学习管理系统框架主要面向传统网络课程,仅支持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单方面访问,对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具有更多交互性的MOOC课程模式支持不够充分,因而有必要对当前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进行改进。面向MOOC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在已有的LTSA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交互代理和知识代理两个元件,使学习资源数据库的知识可以随课程的进展不断更新,学习者之间可以构建学习网络,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8.
参加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的学员主要来自于在职人员。他们之所以选择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媒体和途径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克服工作、家庭与学习之间的矛盾,达到工作、学习两不误的目的。因此,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是现代远程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电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学习理论浅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冬雪 《现代教育技术》2004,14(1):32-33,40
分布式学习是未来学习的发展趋势。该文在对分布式学习的定义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学习模式的结构与分布式学习的特征,论述了分布式学习与远程教育及传统教育的关系,最后对分布式学习与网络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构筑知识经济社会人们知识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建设开放大学的背景下,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残疾人教育大有可为。就内蒙古而言,残疾人远程教育的发展具备良好的外部宏观条件,残疾人远程教育的办学实践经验,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可能。推进内蒙古地区残疾人远程教育的科学发展,需要我们抓住机遇,破解发展中的障碍和难题,对残疾人远程教育科学定位,在管理和服务模式、教学方式方法、非学历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