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飞机在人工降雨时,向云层喷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之降雨.在这个过程中,干冰升华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相似文献   

2.
1 例题选析例 1 在舞台上喷洒干冰 (固态CO2 )可以产生雾 ,形成舞台上所需的效果 ,这种雾气是A .CO2 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C .干冰迅速升华形成的气体。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 干冰是温度极低而易升华的固体 ,当在舞台上喷洒干冰时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汽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 ,小水珠继续放热便凝固成小冰晶。故本题正确答案 :B。例 2 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确 ,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 ,示数是 - 4℃ ,将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 ,示数是 …  相似文献   

3.
物念变化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看以下实例.1.人工降雨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送入高空冷云层之中,干冰很快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刷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直接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  相似文献   

4.
1.在舞台上用干冰使演员置身于白雾中,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解析:常温下干冰很快升华成气态,并且在升华过程中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  相似文献   

5.
2加2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中,有趣的热学题很多,下面精选几例,供赏析. 1.(北京海淀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暖气供暖、汽车发动机冷却,常用水作为工作物质,这是利用水的_较大的特点. 2.(武汉市)去年,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为缓解早情,我省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破),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贵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拉.这些小冰拉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为雨.汽降落到地面上. 3.(黄冈市)“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  相似文献   

6.
一、深度低温的获取和四个有趣的低温实验低温获得的原理:将干冰溶于乙醚制成溶液。由于二氧化碳和乙醚蒸发过程中吸热,可使溶液温度降至-110℃;如果在减压情况下,使之蒸发,溶液温度可降至-140℃。低温获得的具体做法:1.制取干冰,用一口小帆布袋(比一般米口袋小些即可),套在二氧化碳灭火机的喷嘴上,打开灭火机的喷气开关,液态二氧化碳即喷入帆布口袋内,由于部分二氧化碳挥发而吸热,使得一部分液态二氧化碳凝固成干冰。2.深度低温的获得,取干冰约一大烧杯,溶于盛有约400毫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题1.去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为雨点落到地面上.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完全燃烧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kg的焦炭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约为8.7×107J/m3,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3.火柴既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利用方…  相似文献   

8.
谁都知道,冰是由水凝固成的。可是,有那么一种冰,与水毫无关系,它是由二氧化碳凝固成的。它融化以后,不能得到潮湿的水,因此人们把它叫“干冰”。不过,普通的冰是块状,而“干冰”通常是雪花状。  相似文献   

9.
干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用途广泛,如用干冰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现象更直观生动;用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测定其在水中的溶解性也更为方便;降温结晶时,使用干冰作制冷剂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1.同一房间里的甲、乙、丙三支温度计显示的湿度完全相同.温度计甲悬吊在空中,乙插入开口的水瓶内的水里,丙插入密闭的酒精瓶内的酒精中.据此判定,其中不准确的温度计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定.2.炒菜时,不慎溅一滴水在滚烫的油锅里,立即会发出劈啪响声、并四处溅油.这是因为:()A.溅入水滴使油温上升;B.浅入水滴使油温下降;C.水的沸点比油低;D.水的沸点比油高.3.用飞机向天空中的云层里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造雨,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主要是:()A.干冰升华;B.干冰熔化;C.水…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第五章介绍了碳的重要氧化物———二氧化碳的性质,其中对“干冰”作了介绍,在高中化学介绍碳族元素时,将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作了比较。由于干冰的熔沸点太低,所以在实验室一般不易得到干冰,因此学生一直难以看到干冰的“尊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里介绍一种制作干冰的简易方法,可以迅速制得干冰。原理很简单,当液体二氧化碳蒸发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样,若使液体二氧化碳在一个相对绝热的小环境中蒸发,会使小环境的温度降得很低,从而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冷凝为雪华状的固态二氧化碳。因此,只要实验室中…  相似文献   

12.
一、源自冰箱的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是由一个叫沙佛的美国人偶然间发现的。1946年的一天,纽约的斯切涅克塔迪电气实验站成员沙佛在低温箱中做过冷云试验。当时,他急着想把低温箱内的温度降下来,就随手向箱内掷了一粒干冰球。他看到在干冰球划过的地方,立刻出现了小冰晶。沙佛很快认识到,那是干冰附近的低温(-78℃)使它所经过的地方的小水滴结冰而成的。低温将空气中大量的悬浮微粒激发起来形成了低凝核,并使其周围的小水滴凝聚成冰。这是一个使过冷云结冰的偶然发现。1946年11月13日,沙佛驾驶一架轻型飞机在一片山区进行试验。他在积云层中撒了1500克干冰(固体二氧化碳),5分钟后,积云竟然全都变成了雪片,纷纷飘落下来,由于空气干燥,雪片在飘落600米之后,又全部升华为水汽。这一试验给人类控制气候增添了新的手段。二、现代的人工降雨人工降雨主要是依据自然降雨原理,通过飞机播撒或利用高炮、火箭从地面上发射催化剂,如碘化银、干冰、液氮等,从而降低云层温度,形成过饱和水汽;或者向含有过饱和水汽的云层中撒播凝结核,增加云中的冰晶数量,进而增加雨滴的数量和直径,提高云降水的转化率,从而达到增加局地自然降水的目的。人工降雨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要实施人工降雨作业,首要条件是天空中必须有云,这种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2,(16)
卡罗利用了干冰的特性。他用纸质包装箱作为上吊的垫脚物,不过,他在箱子里放了一块干冰。干冰非常坚硬,可以放心地当凳子用。由于干冰的升华现象,当尸体被发现时,干冰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箱子和地板也不会湿。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第89页、第90页、第116页三处在叙述干冰可用作致冷剂及人造云雾、人工降雨原理时是这样说的:“干冰蒸发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第46页在叙述升华现象时有这样一段话:“例如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吸热,来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从上面的两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二者叙述的不同点在于干冰吸热是蒸发?还是升华?物理教材中对蒸发和升华分别是这样叙述的:“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物质从…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23日左右,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天降中雨,解决了农业的干旱问题。这次降雨是人工降雨,人工降雨的功臣就是“干冰”。那么什么是“干冰”呢?二氧化碳能在加压降温(达到73大气压、31℃)条件下,由气态变成液态。如果再加压降温,可由液态变成雪状固态,俗称“干冰”。“干冰”在1标准大气压,温度在-78℃以上时,不经液化而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这就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在1大气压下,1克“干冰”升华要吸收热量419焦耳。在实验室里,要取得“干冰”通常是将一只布袋套在盛有压缩二氧化碳气的瓶口,打开阀门,二氧化碳气可直接变…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一些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现     
火星上发现“干冰喷泉”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火星上发现了“干冰喷泉”,能把干冰喷到数百英尺的高空。通过一个安装在火星探测器“奥德赛”号上的照相机拍摄的照片,科学家们发现火星的南极有干冰像喷泉一样喷出,速度达到每小时100英里。照片显示,从火星内部喷出的干冰带起大量尘土,在冰盖上留下了各种黑色痕迹。科学家们解释说,火星表面受到太阳照  相似文献   

19.
刘勇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6):42-4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一些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  相似文献   

20.
《小学自然教学》2005,(9):57-57
传统的人工降雨方法通常是通过向云内播撒碘化银或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等方法,使水滴凝结长大,最终成为雨水降落地面。而南非科学家最近发明的一种新方法比传统技术便宜高效,已经获得世界气象组织的大奖,正在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