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翻译的主体间性对于翻译的质量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包含了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与交往。体现翻译的主体间性是现代翻译的重--求,也是翻译达到信达雅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通道。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就多年的翻译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将主体间性体现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广大有意进行翻译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多的了解和欣赏中西方影视作品。同时影视翻译作为一种特定的翻译形式不仅为人们所需要,也逐渐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影视作品的翻译无论是片名还是字幕的翻译都有其特点应予以分析并采用相应的翻译手段,以达到合理合情翻译、文化交流,甚至知识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归化被认为是在英美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翻译策略,它导致了英美文化和其它文化间的不平等关系,使英美文化具有霸权地位。为了打破这种霸权地位,同时体现出原文与译文的差别,韦努蒂提倡另一种翻译策略——异化,即阻抗式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汽车使用说明书的翻译,不仅能完全体现科技英语翻译的一般特点,而且能体现不同地区、不同语种的文化特点和表达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特殊的科技英语翻译。  相似文献   

5.
歇后语是汉语中最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色彩的一种习语,它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并且有着独特的语言特点.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歇后语的词汇特征、语音体系和句法结构以及它们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翻译过程是一个综合能和的应用过程,它体现了译者双语的转换技能、译语的水平及译语的驾驭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学科、交叉学科的兴起,这对英语翻译教学、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它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入手,分析了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因素,以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及对翻译的影响。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作为文化基石的语言,反应了各自民族的特征和文化,所以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必定在语言中有所反应。各民族各文化之间的的交流促使了翻译的诞生和发展,但由于各民族文化语言的不同,增加了翻译工作的难度,译者进行翻译实践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差异,并进行恰当的处理,尽可能的达到“信,达,雅”。  相似文献   

8.
语境是语用学的重要概念,在它的多种功能中,对翻译影响最大的是其制约功能.由于构成语境的因素是多样的,因此这些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作用也体现在翻译的不同层面.其中较为显著的是原语物理语境对原文文本语义的制约,译文读者认知语境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制约,及译入语社会语言语境对译文文本译语的制约等.充分认识语境的制约作用对于成功翻译具...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的翻译研究领域,翻译活动已由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发展为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本文从全新角度把女性性别结合后殖民的社会背景,用女性主义翻译视角对王蕾和一蕾的翻译文本从语言和心理角度都进行了对比,探讨男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性别差异所体现出不同的翻译角度,同时也有助于中国读者对莱辛作品阅读品鉴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文化的交流 ,译者的职责不是机械地替换语言 ,而是有效地沟通文化。本文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阐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翻译事业的积极提倡者和理论创建者,他的翻译理念——对翻译的认识、理解与要求,直接影响了一个时代的革命文艺翻译成绩,他关于翻译作品的批评意见及翻译理念相关的讨论积累无疑是今天我们的一份宝贵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2.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lorful languagesfull of figurative expressions.Figurative usage isintended to achieve rhetorical effect and frequentlyoccurs in literary works and daily speech.On theother hand,the two languages have a lot ofdifferences in l…  相似文献   

13.
武术用语的英译存在多种问题,英译用词杂乱无章、一词多译、生搬硬套、错译误译等现象屡见不鲜。针对目前武术用语英译存在的问题,根据武术运动的特点,提出了构建标准化武术用语英译体系的方法、原则和途径,旨在提高武术用语的英译质量,为今后武术用语标准化英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目的论的观照下,翻译中的诸多因素,如译者的作用,接受者的角色以及原语文本的地位等都在这一新的理论视角中出现了新的意义,这些理论参数为我们重新思考、评价严复的"把翻译当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冰释我们心中诸多的疑团。  相似文献   

15.
基于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以翻译过程的四个阶段逐一分析保定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功能不对等现象,探究在公示语翻译实践活动中可以规避的翻译谬误,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提高景区公示语翻译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助力保定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中要想对原文有忠实而准确的理解,译者除了要考虑原文的语言因素语境以外,还必须需考虑到非语言因素语境对于话语含义的制约,这样才能更好的译出原语的语用意义.本文旨在通过一些翻译的实例,来具体分析一下非语言因素语境之一的情景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情景语境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美国小说《老人与海》,在中国有很多种译本,这些译本各有特点。现代翻译界在长期翻译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翻译理论,关联理论就是其中一种。关联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基于语言符号下人们交际与认知之间的辩证关系。文章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就张爱玲和吴劳的英汉译本,对其翻译风格进行比较,从而找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翻译研究呈现出多元的形态,各色各样的理论观点相继出场,以期对翻译这项人类特殊复杂的活动提供更为合理的解释。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试图超越语法学对翻译所作的静态的观照和规定,指出并分析了翻译中制约语意的种种因素,认为翻译的语用观对翻译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完全可能为翻译研究打开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阐述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和模因论在外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并根据Chesterman的翻译模因论原理就外语翻译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翻译水平是检测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许多学者建议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开设翻译课的问题,笔者通过实验进行了调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开设翻译课持肯定的态度,翻译理论与技巧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