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近年来,在报业结合新媒体的众多尝试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二维码应用引人关注。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报业始于2005年,去年以来,报纸二维码在沉寂了数年后,重出江湖,热火朝天。一些报社和报业集团加快了尝试二维码的步伐,使其在报业的应用进入第二个高峰。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二维码技术受到报业热捧。本文作者提出对报纸二维码的质疑,他认为:对于报业而言,二维码似乎只是一种"看起来很美"的技术。读者看到二维码后,掏出手机来扫一扫,很快,阅读兴趣就转到了移动终端上,报纸就被扔到了一边,兴趣转移后,很快,报纸就被扔进了废纸篓。报纸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这一点值得每个报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正>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围追堵截"中的广电报如何求生存谋发展呢?广电报要突出重围,还得依靠新科技新技术。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移动终端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这为广电报的"突围"带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会。广电报突围平台:移动电商移动电商=移动的介质(报纸)+智能手机。它的作业模式是指在线下Offline渠道进行商品信息的描述和定义,并将这些线下渠道展示的商品信息以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信息的标准化打包,再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扫描二维码方式,建立起线下  相似文献   

4.
詹婉容 《新闻传播》2012,(4):201-202
通过介绍二维码这一移动互联技术在全国各大报纸的应用,总结二维码给报纸在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新闻时效性延伸和广告营销拓展等方面带来的增值效应,并分析在二维码和报业结合过程中,可能会在采编流程再造、新闻内容再造和经营模式再造三方面出现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王楠 《中国记者》2012,(7):114-115
后互联网时代,媒体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顺势而为成为必由之路。那么,在传媒科技从业者眼中,报业怎样触"网"更能提高成功率?复杂环境带来的挑战面对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许多报社已经进行了大量尝试。早期试水的包括:效仿互联网公司办门户网站,或者把传统的报纸做成电子报直接搬到互联网上,还有效仿短信公司办手机报,等等。为什么即使在线下十分强势的报纸,上了网之后反而发挥不出应有的影响力呢?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在于报业上"网"后面临的竞争环境过于纷繁复杂,而报业上述尝试都无法真正适应互联网的生态环境,无法在互联网阵地中树立起报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出版和云媒体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日益壮大的今天,传统报业面临着困境和数字化转型的多种尝试,"云端读报"与传统报纸的合作,其信息整合的新形式及推广方式是传统报业转型时需思考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等处于危机和困境中的欧美主流报纸,提出并正在实施“数字优先”战略.该战略促使欧美报业在内容生产与呈现、人才构成、组织架构、盈利模式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变化.文章认为,该战略虽存有争议,但不失为一种尝试和创新,对我国报业的融合变革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孔舟舰 《今传媒》2008,(6):31-33
专业报是我国报纸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专业报如何在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呢?本文尝试从分析我国专业报发展的现状入手,探讨我国专业报发展的一些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专业报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记者:缺乏创新技术的生产很难满足大家的需求。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移动新媒体市场的快速增长,传媒行业对于技术的需求也愈加强烈。您如何看待传统媒体的技术创新?有捷径吗?上海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杨俭俭: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报业的深入应用,报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了报业进一步转型发展的瓶颈,移动互联网和全媒体的应用需求和功能要求更复杂,报社很少有这类人才。技术外包太花钱,那应该找  相似文献   

10.
舒涛 《声屏世界》2016,(6):63-63
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就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凭借其方便、快捷、省时、低成本、覆盖广、内容丰富等众多优点,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与功效。在这个竞争过程中,许多报业纷纷开始转型,尝试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数字化报纸,甚至推出3D打印报纸,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探索互联网时代报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1.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报纸、杂志等媒体发展前景堪忧。为应对传统媒体"寒冬"危机,一些大型传媒集团相继尝试开办社区办、创办社区报,以期挽回报业日渐衰退的局面。然而,社区报是否能够拯救报业?其当下发展存在哪些弊端?未来转变和发展方向在何处?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初步探寻社区报发展机遇与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12.
任琦 《传媒》2012,(10):29-31
正编者:今天,中国报人已经听惯了衰亡的哀歌。但对他们来说,如何令传统报纸在多媒体、数字化的时代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创造自己的未来成为比担心更重要的事情。于是,我们看到国内的报业同仁纷纷把触角伸向不同的数字平台,而随着3G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这些数字平台将会拥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只是,这样的发展策略是否真的有效?全新的数字平台中,哪一种能够代表报业未来转型的方向?中国报纸媒体的尝试又进行到了哪一步?为了回答这些尚在争论中的问题,本期《报业观察》栏目策划了"报纸与新平台"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全国许多传统报业集团正向传媒集团方面稳步迈进,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2011年,全国推出新闻客户端的报纸占当时报纸总数的11%,到2014年,这一比例猛增至72%。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变革,新闻客户端越来越成为报业集团的标配。从"动向新闻"异军突起的过程不难看出,在发展新闻客户端这一新媒体时,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内部优势和外部资源。  相似文献   

14.
手机二维码手机广告的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手机二维码技术已开始逐步应用于电子票据、报纸、杂志等方面,这种手机应用技术对于手机广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从对现有手机广告模式的分析入手,通过对手机二维码技术在广告中的实际运用,探讨手机二维码对手机广告的改进并对其未来发展作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蔡雯 《新闻战线》2013,(1):86-88
"全媒体战略"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共识,有危机感的报界同仁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各种尝试。新产品层出不穷,从办新闻网站、数字报纸、手机报到做二维码、"云报纸",等等。但这些努力至今还没有真正使报业摆脱困境。或许,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的出现,传统报业遭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传统报业该如何定位和发展?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找准市场定位和受众群,在报纸内容和形式上增强针对性、创新性。其次,在办报方式方法、经营发行模式创新上,要向多种媒体介质并存的方向转变;强化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建设;强化责任感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7.
报纸,动起来     
《青年记者》2012,(10):8
今天,人们的信息接触行为已经变得移动化,满足受众的移动化信息需求是媒体竞争的新趋势,那么,报纸如何动起来以满足读者移动化的需要呢?十年前纸媒错过了互联网,十年后的今天不能再错过移动潮了。国内外的一些报纸已经开始了报纸与各种移动媒体嫁接的探索,有收获,也有困惑,仍面临着许多待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冲击了国内报业的发展,使其面临发行量萎缩,广告率下降,读者流失等诸多困境。报业界的"拐点论","报业消亡论"使报纸的生存问题急需关注。新媒体的崛起是否会使国内报业灭亡?新媒体时代国内报业如何生存?首先对新媒体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其次就美国和日本报业的发展做了分析并从中得出国内报业发展的启示。然后对国内报业的现状做了简要概括。最后对国内报业的生存法则做了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二维码作为一种先进的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而快速发展,在媒体、产品质量、仓储物流等各行各业都应用广泛,但是目前多数公司把其当成信息承载的工具,导致其商业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二维码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级应用,将成为大数据分析的前提,将成为"OTO"模式有效运营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穆刚 《出版广角》2016,(5):45-47
二维码即链接。本文对普通高校学报二维码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普通高校学报二维码生成软件的选用原则,并探讨普通高校学报应用二维码的策略。普通高校学报应把握互联网思维“链接”的实质,并将其作为与普通高校学报应用二维码的联结点,积极采用二维码,实现与读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链接,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拓展出版维度,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