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耿银平 《云南教育》2007,(6X):36-37
今年高考作文因题目牵涉到“诗意话题”,比如全国卷:《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北京卷:《春夜细雨》;湖南卷:《诗意的生活》;江苏卷:《怀想天空》;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秋水》;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由此引来批评不断。  相似文献   

2.
一、指向“自我” 2004年有5份试卷直接提到了“自我”的题目: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重庆卷“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辽宁卷“自豪与平凡”,湖北卷“买镜”;2005年有4份试卷:全国卷“位置与价值”,重庆卷以“自嘲”为题写一篇议论,湖南卷“跑的体验”,福建卷“比较两幅图的联想或感悟”;2006年有6份试卷:全国卷Ⅰ“乌鸦仿学鹰的启示”,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湖北卷“‘三’字成语的启示”,江西卷“燕子减肥”,广东卷“雕刻心中的天使”,山东卷“《星星》寓言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写作,呼唤回归到生活本真;作文教学需要从生活的土壤中汲取提炼创作的元素。近几年高考作文也越来越关注地域文化。如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天津卷的“愿景”、山东卷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浙江卷的“行走在消逝中”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这也显示出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身边地域文化的导向。  相似文献   

4.
百灵 《教书育人》2009,(8):25-25
每年高考作文题目都会受到特别关注。不仅因为它占据了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而且这道题目还蕴涵着无数“鉴赏性”。不像数学、物理那样专业、枯燥,几乎人人都能动笔,人人都能享受“下笔如有神”“妙手偶得之”的佳境。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再次受到众多人士的特别关注,尤其是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江苏卷《品味时尚》;广东卷《对常识的认识》恐怕都难倒了一批考生,也让社会各界人士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5.
《哲学常识》在2005年的高考政治江苏卷和广东卷中大约占总分值的35%左右,在文科综合卷中一般占总分值的12%左右。笔者多年的经验体会是,要想扎扎实实学好《哲学常识》,提高复习实效,就必须做到:依据考点构建知识体系,遵循“四环式”思维规则,掌握基本关系,抓住“对子”,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6.
南宋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晁无咎”条下著录了一段论词之语,称“李易安云”。魏庆之《诗人玉宵》卷二一《诗余》条,在《晁无咎评》之后,亦引此文,题作《李易安评》,又另作《李易安云》,文字略有出入。清代《词苑丛谈》卷一《体制》转引此文,题作《李易安词评》。今人将之命名为《词论》。《词论》是李清照唯一的论词之作,也是词史上最早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篇词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考试》2004,(11):105-111
《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中学教学的指南,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2004年湖北卷,从考点到题型,从结构到权重.无一不是遵循“两纲”要求设计的。与2003年全国卷相比.2004年湖北卷减少了一道词语题,增加了一道标点符号题;减少了一道文言文的选择题,增加了一道文言翻译题;Ⅰ卷由45分减至42分,Ⅱ卷由105分增至108分。  相似文献   

8.
敦煌医卷“似”、“头”、“续”、“不经”、“戴面”等词面目普通,词义亦不晦涩,却因专业、时代阻隔,使一些词义未得发明,或释而不确。兹以释之。  相似文献   

9.
《点绛唇·蹴罢秋千》是否李清照作品,历来争论不断,难以定论。王学初先生在《李清照集校注》中说:“此首别作苏轼词,见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下又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续草堂诗余》卷上、《古今词统》卷四、《古今诗余醉》卷十二、《花镜隽声》卷七、《诃汇》卷七、《同情集诃选》卷四。别有误作周邦彦词。按一九五九年出版之北京大学学生编写之《中国学史》第五编第四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6月写成的《水调歌头.游泳》,在“自注”中就提到了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民谣中涉及到的“长沙沙水水无沙”,是指长沙白沙井的水则无沙。“常德德山山有德”,就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了。其实德山的“山有德”源于“人有德”。远古时代,德山原名“枉人山”或称“枉渚”。其山两面临水,有枉水汇流沅江。此山居住着一位与尧舜禹齐名的善卷先生。善卷是一位德高望重,隐居此山的得道圣贤。因其贤德而垂范后世。《中国名人辞典》记载:“善卷,有虞氏,武陵人,居枉渚。唐尧闻其得道,北面师…  相似文献   

11.
《诗经·大雅·卷阿》经解当中,毛传、郑笺虽然均遵从《卷阿》序“召康公戒成王也。言求贤用吉士也”进行解释,但是郑玄为了进一步深化“求贤”的诠解,改动毛传或加入自己的思想、阐释,从而形成毛、郑歧义。郑笺所释“求贤”之旨侧重以“德”为基础塑造贤人形象、功能,频繁强调得贤致贤的效果以劝诫君王,由此突出“贤人”在国家秩序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本人有幸参加了2008年湖北高考语文阅卷,我评的是第十四题诗歌鉴赏。2008年高考湖北卷鉴赏的是宋代词人侯蒙所作的《临江仙》一词。本题共两小题:一是指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词作出简析,二是比较分析本词和《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上阕中共同使用的意象“夕阳红”的象衙意的不同之处,分值各四分。  相似文献   

13.
向子湮为两宋之交具“宏才伟绩、精忠大节”(胡寅《斐然集》卷19《向芗林酒边集后序》)的爱国名臣,也是蜚声当代词坛的优秀作家,堪称南宋爱国词先驱。其事迹载诸《宋史》,然讹误颇多。今就其籍贯、生卒年及著述考辨如下。《宋史》卷377K《向子湮传》载:“向子湮字伯恭,临江人,敏中玄孙,钦圣宪肃皇后再从侄也。”称向子俚为临江人,此为“本传”中讹误最为特出者,其影响甚大,自清以降,陈陈相因,一误再误。如《四库全书总目》、《宋诗纪事》、《全宋词》、《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唐宋词鉴赏辞典》以及各种有关向于证的…  相似文献   

14.
一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一首中秋词,历来腾播人口,撼人心魄。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李冶《敬斋古今注》卷八云:“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异清  相似文献   

15.
2005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拟定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和要求。本文结合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卷(江西卷)第38题,解析这些能力考核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漫画这种题型在高考中并不少见。在作文方面,1983年的《挖井》,1996年的《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2007年的全国卷《摔了一跤》,都是要求学生审读漫画立意作文。另外,在语用题当中也经常出现,如2005年湖北卷、天津卷、浙江卷,2006年山东卷、重庆卷、辽宁卷,2007年四川卷都考查了漫画,涉及的题型多为说明漫画内容、归纳漫画寓意或者是给漫画拟标题。为什么这几年会连续考漫画呢?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2004年的江苏高考语文第一次独立命题体现了对全国卷“亦步亦趋”“不越雷池”的精神,那么,200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则体现出“继承中有创新”“平稳中求变化”的原则,在构建地方试卷独特模式的道路£迈出了沉稳又坚实的一步。阅完整张试卷,李清照《玉楼春》中的一句诗蓦然跃上心头——“不知蕴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相似文献   

18.
全展同志认为《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句中两“而”字不表示转折,而表示假设,译作“如果”(见《语文教学与研究》今年三期)。我们不同意这个意见,理由有二。 (一)“而”字表示假设这个用法古人的确早有论断。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而犹如也,”又:“而犹若也。”近人杨树达《词诠》卷十亦谓:“而,假设连词,用同如。”这个结论是根据异文、互文资料总结出来的。如: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江苏卷的文学作品阅读,选文为《上善若水》。原文刊于2008年9月《吉林日报》,约3700字,命题者根据命题需要将其压缩为1000余字。这样一篇充满着对现代文明的忧思、对“原始”“原生态”的呐喊、对“生命之泉”“绿洲”的企盼的“大气”之作,考生对其的阅读理解能力却“不及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卷)是一部质量很高的专科辞典,博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但正如俗语所谓“金无足赤”、“百密一疏”本辞典的个别条目也存在着解释不当的问题,如辞典第579页[统叶护可汗]条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